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

admin 2006-08-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   □ 本报驻巴黎记者 陈志萱   ● 治河先治水   ● 兴建防洪工程考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   ●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河
  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 

  □  本报驻巴黎记者  陈志萱 

  ●  治河先治水 

  ●  兴建防洪工程考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 

  ●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河流治理 

  塞纳河发源于法国东北部的德朗格勒高原,穿越首都巴黎,流经法国13个省,注入英吉利海峡,全长776公里。 

  塞纳河犹如一条长长的玉带,把巴黎市区分隔成左右两岸,将左岸的索邦大学、埃菲尔铁塔,右岸的卢浮宫、协和广场,以及被塞纳河怀抱的巴黎圣母院等法兰西的文化瑰宝串连在一起。如果你在清澈的塞纳河上泛舟一游,无限风情尽收眼底,无尽的诗情画意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然而,塞纳河的今天来之不易,是自1830年以来坚持不懈治理的结果。塞纳河也曾给法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1910年,持续不断的大雨使塞纳河水面上涨,水位达8.62米,塞纳河水冲破堤防,巴黎被水淹没了两周,居民被迫离乡背井,公路、铁路被阻断,食品短缺,并严重威胁着卢浮宫雕像陈列室的展品。1924年,塞纳河又发生洪涝。惨痛的教训,使法国加快了治理塞纳河的步伐。 

  法国治河,首先从治水下手。在巴黎上游先后兴建了4座大型储水湖,蓄水容量达8亿立方米,调节上游来水,有效地控制了水害。同时,兴建了19个双重水闸和船闸,使塞纳河巴黎段从原先每年有半年水位不足1米深,变成水深3.4米(民族桥区域)至5.7米(米拉博桥区域),河水平稳,也使整个塞纳河的航运里程达到了535公里。 

  为使塞纳河远离污染,法国政府规定,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才准排入河中。巴黎的供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个系统,非饮用水(即塞纳河水)主要用于冲洗街道和浇花浇草。下水道收集的工业、街头和居民污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如今,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度达2400多公里,相当于从巴黎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距离,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现有的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 

  塞纳河巴黎段长12.78公里,最宽处200米,最狭处30米。河上建有36座桥,平均400米就有一座桥,其中31座公路桥,3座人行桥和2座地铁桥。桥的风格各异,最古老的新桥建于1578年,最豪华的桥当属亚历山大三世大桥。19世纪,巴黎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建设。1870年,横跨两岸的桥梁增至15座,河岸也整治成适于停泊船只的港湾,塞纳河的航运空前繁荣。 

  治理河流不能忽视河岸治理。20世纪,巴黎开始治理河岸道路,着手“人水和谐相处”的努力,用石块砌成的河岸能够经受起常年河水的冲刷,避免泥沙流入堵塞河道。河堤一般分为二级,一旦发生洪涝,可以有效地抵御河水侵入巴黎市区。沿河的一级路面铺上沥青,植上树木,兴建了沿河快车道。1961年至1967年间,右岸无红绿灯的蓬皮杜快车道修通,左岸也修建了2公里长的快车道。周日从早到晚,市中心的快车道封闭,供行人、骑车人和轮滑者通行,健身或欣赏河岸两边的景观。岸边原来的纤道现已成为人行道,夏季,每当夜晚来临,人们来到河边纳凉、跳舞、野餐。有的河岸还有大片绿地,游人可在此散步、小憩。一级河堤之上是市内的路面,沿河而行的巴黎大区快速铁路网C线则建在交通路面地下。 

  通过治理,塞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大大改观,人们都愿意住在河边,与水为伴。沿塞纳河而上至出海口,两岸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市镇和居民区,处处绿色葱茏,风光秀美。 

  从巴黎段看,河沿岸的植物多为梧桐、意大利杨树和欧洲山杨,垂杨飘动给河岸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苔藓植物、唇形科植物、桃叶蓼、蕨类植物等遍布两岸。从秋天至春天,海鸥纷至沓来在巴黎过冬,翠鸟也在米拉博桥下筑巢避寒。绿头鸭、野鸭、白头鸟、黑水鸡日渐增多。 

  塞纳河水清了,鱼类也多了起来。50多年前,塞纳河内只有4至5种鱼类,如今已增至20来种,其中包括鳟鱼、鲈鱼、白斑狗鱼和河鳗等,还有红眼鱼、冬穴鱼等较为稀有的鱼种,1980年引进了六须鲇等外来品种。 

  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发展经济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要素,景观的依托。法国治理塞纳河正是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按各河段的主要功能,实行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持之以恒,将防洪、治污、治岸、交通与景观融为一体,流域各省市镇综合协调,协同出力。也就是说,兴建防洪工程必须考虑景观,修建桥梁要考虑周边生态环境,治污、河道保护与治理同步,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是治理河流的重要保证。法国制定法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比如,2001年5月重新修订的国家卫生法规定,工业污水要排入下水道必须事先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对于污染环境和有毒的污水,企业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并实行自我监测,准许排放的污水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一旦出现违规现象,则追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对于洪涝,巴黎市政府也制定了预案。 

  据有关规定,河水上涨3米,河边一级道路关闭(每年都会出现几天);上涨4.3米,河内禁止船只通行;上涨6米,对地势较低的城区采取保护措施;上涨7米,将对巴黎生活造成不良后果(1955年为7.14米,1924年达7.3米);上涨8米,某些城区将被淹,一些居民将被疏散;超过8米则为重大水灾。 

  为了加强对塞纳河段的管理,巴黎市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市政府的做法是:一是政府预算拨款;二是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利用土地直接建设使用或租赁,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该局的正常开支和对塞纳河的管理;三是沿河收取管理费,如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以弥补资金来源的不足。 

  游船在塞纳河上往来穿梭。 

  本报记者    陈志萱摄 


  瑞士莱茵河:保护源头严防水质污染 

  □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赵剑英 

  ●  环保立法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  尽最大努力恢复源头地表自然地貌 

  ●  遵守国际协定,自觉护养境内河段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区圣哥达山脉,向西北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9国,全长1320多公里,其中通航里程833公里,是欧洲最繁忙、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为确保莱茵河中下游流域的水质不因源头污染而受影响,瑞士各级联邦政府除了刻意保护好大河源头水系外,专业环保部门还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谨防河流上游水质被污染。 

  记者在采访瑞士联邦政府环境、森林、土地保护局,以及能源、水利地质部门官员西普斯里和塞罗德时了解到,由于瑞士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环境优雅,空气新鲜,旅游业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夏季则是一年中旅游的旺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点的深入开发,以及外来旅游人员的不断增多,高山畜牧业的调整和森林的砍伐,阿尔卑斯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的程度加剧,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莱茵河上游夏季汛期的水质。为了保护莱茵河上游水质,维护环境的原始地貌,瑞士各级政府和专业职能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环保立法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由于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和过度开发旅游景点导致莱茵河源头山区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许多原始地貌被改变,引起瑞士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担忧。瑞士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特殊垃圾回收与运输规定》、《水资源保护法》、《环保法》、《水体资源免遭污染和空气保洁法》等数10部涉及保护水体的法律法规。瑞士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大江大河源头沿途企业和居民严禁直接或间接将有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任何物质排放或渗入水体,对有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运输与储存也有相应的立法。同时,对沿江河的企业以及居住国民的水资源分配,水的使用量,对过度浪费水资源的惩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瑞士联邦政府和相关各州级政府部门除了不断将新颁布的各类环保法随时公布在网上外,还将环保教育内容纳入全国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并专门开设“人与环境”课程,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莱茵河沿岸企业共同参与保护水系十分重要。瑞士法律规定,企业不准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入附近的任何水体,就连濒河建筑物上的雨水也必须经屋檐排水槽引入地下,再经过处理后才准排入水体。由于实施了严格的水体环境保护法,不仅莱茵河源头,包括整个瑞士的数十条河流,上千个湖泊的水体至今常年清澈透明,所有水质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 

  二、努力恢复源头地表自然地貌。瑞士从19世纪中叶起就开始在阿尔卑斯山区雪线以下有利地形区筑坝拦水,兴建水库和蓄水池,然后通过地下隧道把其他山谷的水一并引入进行水力发电。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深入人心,瑞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电力支付额外电价,联邦政府对此设计出一套按生态协调模式进行水力发电的指导原则,并先后拆除了各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大片湿地和恢复森林植被,上游河道两岸因水土流失严重而修筑的水泥护坡被重新以草木替代,部分曾被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又被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政府把消费者所支付的额外电费用来改善和提高已经退化的莱茵河上游河流生态系统。 

  三、遵守国际协定,自觉护养境内河段。莱茵河流域的9个国家制定了一个莱茵河日常养护“国际公约”,并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成员国部长轮流担任。不过“委员会”只是个民间组织,“国际公约”则是民间行为,多年来,莱茵河流域国家基本上是在自觉地护养各自的河段。瑞士总结的经验是,首先,互不转嫁污染源。严格控制河流流经断面水面,避免上游污染中游,中游污染下游,下游污染河口,河口再污染海洋的恶性循环;其次,谁污染谁受罚。第三,整个流域被视为完整生态系统。在管理上,相关各国注重护养决策会议力求少而精,分工执行会议实而具体。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磋商防污重大问题的部长级会议每年最多召开一次,而且会议费用各自承担,然而讨论具体治理措施的各个执行部门的会议却每周必须开一次,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第四,建立大河流域通报员制度。据悉,莱茵河流域现有通报检测站点数十个,设立的在册通报员上百个。这些设立在沿河自来水公司、矿泉水公司、食品加工厂等“用水敏感企业”的通报员,随时都在密切监测莱茵河水质的变化情况,这批常年活动在水质监测第一线的“报警员”遇到水质稍不符合规格就会立即报告相关监测部门,以便迅速检查引起污染的原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伦敦泰晤士河: 艰难整治终又焕发生机 

  □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芝年 

  ●  严格规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  立法改革河流治理管理体制 

  横贯英国、蜿蜒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被称为英国的“母亲河”,在英国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商业开发经理安结尔·莫里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水中鱼虾游弋,河面禽鸟翱翔。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泰晤士河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20世纪50年代末,泰唔士河的污染进一步加重,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除少数鳝鱼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死河。肮脏的河水还成为沿岸疾病流行的祸首。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痛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数百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污水近43万立方米。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首先要集中到污水处理厂,经过沉淀、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根据英国相关法律,工业废水必须由企业自行处理,并在达标后才能排进河里。没有能力处理废水的企业可将废水排入河水管理局的污水处理厂,并要交纳排污费。检查人员还不定期到工厂检查,那些废水排放不达标又不服从监督的工厂将被起诉,受到罚款甚至停业处罚。 

  为了解决大气中烟尘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并限期达标,一些污染严重又不认真治理的工厂被关闭。伦敦地方当局还逐步禁止居民烧煤或烧木柴。以前,泰晤士河沿岸的20多个发电厂直接将冷却用水排放到河里,使夏季河水的平均温度由17、18摄氏度上升到22摄氏度,偏高的水温加速了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水草生长,加剧了水质恶化。如今,发电厂都采用了冷却循环塔,以避免向泰晤士河排放大量热水。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已有118种鱼类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到河里繁衍生息,每年还有众多的垂钓者和游船船主在此休闲娱乐。 

  英国政府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收效明显,通过推进立法对治理体制进行改革,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分散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从地方行政分割的局面走向对整个流域实行统一管理,对水量的采用分配、水污染防治、航运防洪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全方位筹划与整治。为了对河段进行统一管理,将全河流域划分成10个区域,合并了200多个管水单位,建立了新的水业管理局(实行私有化后成为泰晤士河水业管理公司)。泰晤士河水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与保护。水管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环境、农业、渔业、粮食大臣各任命2—4名熟悉业务,并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另一部分是流域内的地方代表。其中,国家任命的代表数额不得超过地方代表的数额。这样,成立一个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建立的组织对河流进行管理,摆脱了单纯来自地方行政的束缚,尽可能公平地对水资源进行全流域的分配。 

  泰晤士河为伦敦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饮水和工业用水,水资源的分配和水的质量尤显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英国对泰晤士河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和水的污染防治进行综合治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分散管理阶段。在1963年的《水资源法》颁布之前,用水各自为政,自行其是。通常从河流或含水层取水并不需要许可证,在地上打井作为新的水源供给也不被禁止,尤其在河流被污染的情况下,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成了开辟水源的普遍做法。2.协调管理阶段。依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在水资源协调概念指导下,实施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的许可证制度。过去,按每年申请的需用量收费,导致申请较小量而实际上超量采水的现象。现在,每一份许可证只能在指定地区采用许可水量。3.综合管理阶段。以1973年新颁布的《水资源法》为起点,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流域管理的模式。大约1600个独立的与水资源有关的机构联合划分为10个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此举被欧洲誉为“水业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处理所有与水有关的事宜,包括供水,废水处理和河流整治,此外还承担取水许可证和污水排放协议调整的责任。有关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职权的变化或更新,则要由英国环境部根据其提出的建议来作出决定。 

  泰晤士河商业开发经理莫里斯指出,河流管理的重要目标是确保既不侵犯用水者的权益,也不破坏周围的环境。目前,英国已完成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模拟模型的大规模考察,首次对水资源的可靠性,包括再利用作出了综合评估,在反复试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污水处理厂为了达到泰晤士河规定的水质标准而允许的排放标准,指定排放地点和排放量,并对适应河流稀释、径向弥散、自然再氧化过程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德国莱茵河:60多种鱼类河中重现 

  □  本报驻柏林记者  魏爱苗 

  ●  制定行动计划,明确三大目标,分阶段治理 

  ●  各级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投入资金,共同落 

  实整治措施 

  莱茵河、易北河是德国境内两条最大的河流,犹如中国的长江、黄河。莱茵河在德国境内的长度约为600多公里,可以说是德国的“母亲河”。 

  20世纪50年代,位于莱茵河流域的鲁尔工业区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始迅猛发展,无数矿山、能源、化工和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不仅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还将大量用过的工业废水排入莱茵河。莱茵河作为繁忙的水上交通线,还承受了水上交通带来的污染。同时,德国工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将许多农业人口吸收到莱茵河附近的城市中来。众多的城市人口直接导致生活污水的增加,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污水同时向莱茵河倾泄。莱茵河简直就成了“欧洲下水道”。到20世纪70年代,莱茵河已经不堪重负。河流中的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河水散发阵阵臭味。有的河段,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即使个别鱼种还能够生存,但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鱼类,由于有害物质超标,早已不能食用。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民间环保组织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莱茵河的治理也开始出现转机。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救火时喷出的水柱将20吨含有剧毒的农药冲进莱茵河,数百公里河段遭剧毒污染,鱼和其他生物全部死亡。沿岸国家负责管理莱茵河的部长们在事故发生后,连续在苏黎世和鹿特丹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委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一个彻底根治莱茵河的方案。198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环保会议上,沿岸国家的环境部长一致通过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此,莱茵河的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 

  莱茵河行动计划确定的三大目标是:一、消失的物种,比如三文鱼等,要重新回归莱茵河。二、莱茵河水要始终适合作为饮用水使用。三、河底的沉积物基本不含有害物质。治理分为三个阶段。1987年至1989年,将危害莱茵河的主要物质登记注册,搞清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及排泄量,向主管部门和污染单位提出减排的建议和意见。第二阶段是到1995年,主要有害物质的排泄量要在1985年的基础上减少50%—70%。第三阶段是到2000年,根据第二阶段治理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我们可从三个方面评价莱茵河治理的成果。第一个是化学的角度,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量化分析和检测,目的是改善莱茵河水的质量,这包括4方面的内容:1、定点管理和减排。定点管理也可称之为目标管理。造成水系污染的数十种物质、来源、各个工厂的排泄种类及排泄量,减排的量化指标,包括沿岸国家各大城市和居民点生活污水的减排指标,在登记表上一目了然。2、地面溢出的排泄物对河水表层的污染。比如洪涝灾害、泥石流等对河水的伤害,酸雨或雨水携带的田间农药对水面的侵蚀,含有农药的灌溉用水对莱茵河的渗透等,通通登记入册,并规划出相应的治理措施。3、设立监控点,随时监控水质变化。4、研究和观察影响水质的其他物质。 

  第二个是技术角度,目的在于减少莱茵河两岸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事故的预防与减少慢性污染。2、建立预警和警报系统。采取的措施包括,生产和排水系统的技术装备必须达到国际标准,特别是纸浆生产、有机化工、表面处理、造纸和生产纸板的行业更要达标。危险物质必须封存或建立专门的库房,消防用水必须建立回收池等。 

  第三个是生态环境。1988年夏天,北海又发生了一起由于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生态灾难。为了保护北海,莱茵河沿岸国家的环保部长们于1989年在布鲁塞尔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对《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的目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扩大了“危害莱茵河主要物质”的清单。部长会议的另一项成果是,委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一个“莱茵河生态综合治理方案”。方案涉及河床、河岸、河滩、河汊和支流的整治,以及以三文鱼为代表的水生动物重返莱茵河。沿岸工厂采纳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建议,危害河流的事故大大下降。河流的生态环境已经基本恢复,原有的63种鱼类,除软骨硬鳞类外,已全部重现莱茵河。2001年通过的莱茵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莱茵河2020》,计划向原有的莱茵河古道重新放水,以恢复古老河谷的原始生态,并在那里形成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具备防洪功效。 

  治理莱茵河的成功经验不可忽视:一是联邦、州、乡镇和企业齐心协力,共同落实整治措施。二是资金的投入。在1975年至2000年的25年间,仅是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就高达500多亿欧元。 

  维也纳多瑙河:生态平衡造就“明珠”河段

  □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王宝锟

  ●治理将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系统相结合。

  ●改建“生态河堤”,恢复河流沿岸储水湿润带和河岸水边植物群落。

  在全长2850公里的欧洲第二长河流多瑙河的流域中,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正好处在多瑙河中游的起点位置,在这里,汹涌澎湃的多瑙河流出地势陡峭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进入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带。

  维也纳人对多瑙河的综合治理开发延续了几个世纪,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现代化的生态河流综合治理开发体系。6月29日在维也纳结束的“多瑙河日”上,维也纳被作为多瑙河治理的“明珠”城市介绍给了来自多瑙河流域各个国家的青年一代。

  经过近几个世纪的改造,多瑙河在维也纳城市范围内被分为四段,即主河道、作为支流的老多瑙河、新多瑙河及多瑙运河。这既是基于防洪、生态和经济开发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也是维也纳人上百年河流治理经验的结晶。正是这套系统使维也纳经受住了2002年欧洲百年大洪水的考验,也使今天的维也纳人可以尽情享受河流生态开发的硕果。近年来,在传统河流治理理念的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成为维也纳城市河流治理的一大特点,并贯穿到防洪,经济开发和治污等各个领域。

  维也纳上游的多瑙河流经阿尔卑斯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再加上山区的季节性融雪,历史上维也纳经常遭受季节性洪水的危害。维也纳专门负责水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市政45局的专家告诉记者,防洪永远是临河城市河流治理的核心。聪明的维也纳人在与洪水的不断斗争中总结经验,选择给予河流更多空间的治理方案。截至1986年,完成了以应对洪水为主要目的的四条河道规划方案,规划出的支流增加了河道的数量和弯曲程度,延长了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减低了主河道的洪峰量。

  在维也纳,由联邦、州和市政府三个专项拨款组成了洪水防治资金,每年数额上百万欧元,主要用于完善洪水预报体系、拓宽河道、规划建造蓄洪区,在一些滨河居民区修建或加固防洪堤坝。近年来,根据奥地利环境和农业部的全国临河市镇“洪水危险区域规划”,维也纳针对居民区的洪水预防体系,给每一个滨河区域都制定了相应的洪水风险评估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与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和实施。

  1997年,维也纳市政府选择在多瑙河流出维也纳的弗奥德瑙地区修建水电站。它的主要作用并非是发电,而是调控维也纳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速,降低洪灾风险,同时方便多瑙河的生态保护与开发。洪水来临时,洪水防治体系发挥了作用,水电站和四条河道充分发挥了疏导功能。

  从维也纳开始,多瑙河河面变宽,流速放缓,深度增加,非常有利于航运。历史上,维也纳曾经就是多瑙河的一个著名港口城市,从维也纳沿多瑙河顺流而下可以到达东南欧的许多国家。凭借地理优势开发河运经济,维也纳人将今天的维也纳港变成了集旅游和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港。

  对维也纳四条河道和一座水电站规划的生态考虑在于扩大城市的滨水空间,将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系统相结合,使多瑙河成为维也纳普通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疏导河水的功能外,主河道是主要的航运通道,大型客运和货运船只都需要经此穿过维也纳;新多瑙河水流较为平稳,主要还是发挥分流的作用;老多瑙河非常弯曲,水流更加平稳,几乎相当于一个内湖,这里被用来开发了许多水上项目和天然浴场,成为维也纳人日常休闲的胜地;多瑙运河沿岸有许多绿地和林荫道,是维也纳人日常锻炼和散步的最佳场所。运河直接穿过维也纳市区,两岸的餐饮和商贸非常发达,起到了活跃经济的作用。此外,将主河道和新多瑙河隔开的是著名的多瑙岛,这座几公里长的人造岛是维也纳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6月份的“多瑙岛艺术节”都能吸引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新、老多瑙河之间则是十几平方公里的多瑙公园,滋养了大片绿地。

  近年来,改建“生态河堤”,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和河岸水边植物群落,成为维也纳多瑙河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修建生态河堤这项工程基于现代的“亲近自然河流”的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用无混凝土护岸或钢筋混凝土外覆盖植被。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的护堤。

  依靠维也纳附近水资源丰富的山地和森林,维也纳城市的水供应99%来自地下水和泉水,这样就避免了城市废水和多瑙河水的直接循环,也使多瑙河得以保持了原始生态。目前在维也纳,除了约50台左右的小型净水设备外,工业和居民生活废水主要由设在维也纳郊区,濒临多瑙河的布鲁门塔尔和希莫凌的两座大型综合废水处理中心负责。在净化水的质量达到环保标准后,大部分净化水被排入多瑙河,少部分则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政府立法严禁将废水直接排入多瑙河,严格审批在多瑙河两岸设立的工业企业数量,对审批后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老多瑙河水面平静,犹如维也纳的“内湖”,夏日吸引市民在水上休闲。

  本报记者  王宝锟摄

  华盛顿波托马克河:志愿者为保护生态献力量

  □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李正信

  ●根据河流监管计划,组织热心的志愿者,监管沿岸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

  波托马克河从北由马里兰州向南,从哥伦比亚特区西端流向大海。从大华盛顿地区中心穿过的波托马克河,东岸有举世闻名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水门饭店、乔治敦大学,西岸有美国国防部、阿灵顿公墓等,河中心有罗斯福岛。波托马克河上有6座桥把弗吉尼亚北部和哥伦比亚特区连接在一起。波托马克河河水清澈,两岸草坪绿意盎然。每逢美国国庆等重大节日,华盛顿地区的民众会聚集在波托马克河西岸,观赏晚上绽放在华盛顿纪念碑上空的焰火。

  多年来,波托马克河能够为大华府地区的民众提供不可替代的美丽休闲场所,有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也有民众的积极参与。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波托马克河的生态平衡始终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如河两边发生违章砍伐,就可能诱发水土流失;任何污染水源流入波托马克河,就可能导致水中的生物大面积死亡,造成生态失衡;即使是灌溉等用水过量,也会给河流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这类危害发生,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制定了一个“河流监管计划”,组织热心维护河流健康的志愿者,监管两岸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这些志愿者不但要有热情,还需对监管工作认真负责。生态维护协会有专门的志愿者报名网站,有意者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协会报名当志愿者,协会经过一定的审查程序就可安排申请者成为波托马克河的志愿监管员。

  这些志愿者经过培训后,被安排轮班监督河流两岸的违法行为。志愿者们每周都要分批定期步行或驾舟到河流的各个区域,仔细进行巡查,监管的主要方面是防止污染,发现并举报非法向波托马克河倾泻有害物质,大面积扑杀鱼蟹,砍伐树木,以及对河流健康有潜在影响的开发项目和行为等。这些志愿者一旦发现违法迹象,一般都要立即展开调查,并向协会提出报告,协会再把问题反映给市政府相关机构,敦促政府及时处理。

  由于这些志愿者都有很强的责任心,且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或自学,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因而他们的报告大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有利于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策划河流清理、植树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生态维护协会的负责人称,志愿者们在维持波托马克河生态平衡和活力方面功不可没。他们的长期参与和认真工作,不但已经成为河流监管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已对非法活动形成了明显的威慑作用。由于这些不取分文报酬的志愿者的辛勤工作,波托马克河的生态维护工作已经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首尔清溪川:加强河川维护造福城市居民

  □  本报驻首尔记者  曹世功

  ●保持水质优良和环境清洁是河川维护第一要务。

  ●配备专职警卫人员,昼夜维护秩序,保护设施和游人安全,并负责卫生监督。

  2005年9月,耗资巨大的“复原工程”让曾流经首尔市中心的清溪川死而复生,这条河流重又成为首尔市民的“宝贝河”。

  历经社会变迁,清溪川沿岸曾经民屋林立,河床成了城市污水倾倒之地。从1958年5月起历时3年半,清溪川被用钢筋水泥覆盖住了。1971年8月,在昔日的清溪川上又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作为“现代化”象征,一度曾被引为自豪。但是,高架桥横跨城市中心,使历史古城的风韵荡然无存;汽车噪音、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让人望而却步。不了解首尔地理变迁历史的人们只能从城市街道的地名上知道“清溪川”的名字,因为这条城中之河早就失去了踪迹,被从地图上彻底抹掉了。

  2003年7月,首尔市开始了“清溪川复原”的历史性工程,决心以此恢复城市环境生态和古城历史风貌,建设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都市”。2005年9月,历时26个月、总投资39亿韩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全面竣工。拆除了耸立的高架桥,搬走了河道上厚重的水泥盖,清除了河床里常年淤积的污泥浊水。从汉江取水,净化后通过泵站注入全长5.8公里的清溪川河道,注水量日均9.8万吨,再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铁的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能够让河川保持40厘米的水深。干涸数十年、沦为地下暗沟的清溪川终于恢复了“清溪”的本貌。

  修复清溪川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自然生态恢复。修复前,河川下游地区的动植物仅有98种,许多物种早已绝迹,修复后,迅速上升为314种,其中清溪川水中和两岸能观察到的鸟类即达32种,还有鱼类15种、植物156种,形成了新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位于市中心的河川上游的水中,发现了尖头、小鲤等多种只有在一级水中才能存活的鱼类。高架桥拆除后,进入市中心的汽车流量减少了2.3%,利用公共交通手段的人口增加5.7%,加之在河两岸植树种草,构建绿化带,河川流域的空气、噪音污染程度明显下降。由于河水流淌,机动车减少,高架桥拆除减少了水泥地面热辐射,并形成自然风道,清溪川流域夏季平均气温下降10%—13%。炎热的夏季中午,这里的气温比市内其他地区要低3到5摄氏度。

  清溪川复原并非简单地回到原来自然天成的状态,而是进行创造性构建,让人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历史,享受现代,向往未来。

  镶嵌在河岸立壁上的文化墙,横跨河上的22座风格各异的桥梁,还有沿岸修建的广场、绿地、喷泉和林荫街,把清溪川打造成一条文化长廊,变成人们离不开的休闲场所。位于市中心清溪川源头处的清溪广场和分布在两岸的“水边舞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广阔天地,民间团体、企业也在这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不到一年时间这里举行的各种演出活动即达595次,清溪川又成为广大市民喜欢的文化活动场所。

  清晨,沿清溪川散步的人络绎不绝,市民们还自发组织了“市民行走大会”,每个月第二、四个星期六,从清溪川上游走到下游,不管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参加,走完全程者还发给纪念奖品。白天和晚上,清溪川成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相游览的观光名所。据统计,自去年10月1日清溪川正式开通到今年5月15日,访客总数达205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日平均游客超过9万人次。

  为搞好清溪川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清溪川管理中心,由经营管理组负责经营策划、事业运行、广告宣传和场所使用管理及各种演出、文化活动的招揽、组织等;设施管理组负责设施巡察、维护管理、防灾除雪及各种安全检查及安全评估;生态管理组则负责清溪川水质、环境检测、环境影响评估、生态保护及绿地维护管理等。3个部门明确分工,有机合作,共同护好、管好、用好清溪川,齐心合力让这条生态河保持最佳状态。

  清溪川历史上死于污染,因此,保持水质优良和环境清洁是河川维护的第一要务。清溪川管理中心确定的目标是保证优质水供应,高标准地维护河川的自然生态环境。河川水质要求达到首尔市民饮用水源汉江上水源的一级水质标准,但实际上经过药品沉淀处理,水的透明度明显优于上水源。他们的口号是:让孩子们能够放心在河中戏耍,让更多的鱼种在水中栖息。为此,管理中心设立了“清溪川综合情况室”,严密监控取水送水泵站运行状态及供水情况,对净水场及河道的水质变化严格进行监测;要求记录观察、监测结果,及时向综合情况室和有关部门报告,发现异常或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处理。

  清溪川流域特别是主要设施所在地均配备了专职警卫人员,昼夜维护秩序,保护设施和游人安全,并负责卫生监督。清扫人员按河道区间定时和随时进行卫生巡察和集中清扫,每天凌晨游人到来之前清扫第一遍,处理完前一天到凌晨之间的垃圾,午后1点至傍晚,对绿地、岸边舞台、长椅等设施进行重点清扫。清溪川管理者们在发挥专业部门职能作用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志愿服务者”参与对河川的保护。他们在大批报名者中优先挑选那些积极热情、责任心强又有条件能定期参加活动的人员,经过培训后,按地段和场所排出执勤日程。除引导游客、维持秩序外,重点是宣传环境保护,对有损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劝阻。

  渥太华里多运河:精心呵护永葆青春活力

  □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李正信

  ●始终坚持综合考虑运河的生态保护、人文环境、经济效益。

  在北美大地上,长达8公里的里多运河应该算得上是一条古老的运河了。

  多少年来,这条古河道始终青春常在,充满活力。运河两岸风景如画。这里一年四季都是人们向往的去处。夏天,喜欢运动的人们在河上泛舟,在河中游泳,在河边跑步;冬天,不但为喜欢冰上运动的渥太华人提供了锻炼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更是以举世闻名的“冬庆节”,每年吸引着全世界几十万游客和冬季运动爱好者。今天,围绕着里多运河形成的旅游业,对推动加拿大东部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里多运河能够保持活力,当然要归功于加拿大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归功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运河管理的措施,归功于各方人士对运河精心呵护的自觉行动和不遗余力的努力。加拿大是世界上对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所以里多运河能够受到加拿大民众长期的精心呵护。凡是到过加拿大的人,都对加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有着深刻的印象。这种意识绝不仅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省,而是深入全国上上下下;也不仅仅停留在某时某刻,而是时时保持,处处体现。

  如果只有环保意识,是无法让古老的里多运河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加拿大政府的各项政策是落实环保战略的保障。这些政策以对运河的环保治理战略为指导,其内涵一是要保持运河及沿岸的生态健康,二是要保持和弘扬运河周边文化,三是要给运河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加拿大相关政府机构看来,保持生态健康是里多运河未来命运的基础,没有生态健康,运河就会成为一条臭水沟,成为一条死河。为此,加拿大政府始终坚持综合考虑运河的生态保护、人文环境、经济效益等。

  根据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运河维护治理的战略指导原则,渥太华市政府与运河维护治理相关的7个机构,制定出了非常详细的实施规则,细到了对在运河里泛舟的最高时速都做出不得超过10英里的严格限制。相关机构根据科学试验得出结论,如果行船速度超过每小时10英里,形成的波浪就会冲击岸边生物,从而破坏沿岸水底的生态平衡,不利于运河的永久治理和维护。

  对里多运河的维护与治理,也有赖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很多人自愿为游人做导游,甚至不要任何报酬。在接受记者跨国电话采访时,加拿大里多运河古迹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布朗说,里多运河在人们的呵护下,环境和生态保护得越来越好。

  新加坡河:十年清河旧貌终换新颜

  □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李  满

  ●沿河治理处处体现人性化规划设计。

  ●推行“水道认管计划”,认管机构各管一段,各负其责。

  新加坡境内有两条主要的河流,一条是新加坡河,一条是加冷河,新加坡河被称为“生活之河”。来新加坡旅游的人一定会去新加坡河畔参观。望着眼前的潺潺流水,游人很难想象得出,这里曾经是“臭味难闻、路人纷纷避而远之的死河”,是新加坡环境部的10年治污工程和新加坡人民的爱护,让这里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作为当地临海的主要运输河道,自1918年开埠以来各种驳船就在新加坡河上川流不息,船上人员在河上烹饪、洗澡。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河畔已经成为诸多工厂、商铺、仓库聚集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到河里,河水臭气熏天。    1977年,时任总理的李光耀提出了“十年清河,十年河清”的河流治理工程,提出“要把鱼儿引回来”的宏伟目标。政府下令要求新加坡河上所有船只一律停驶,两岸货仓和船厂强行搬迁,在全岛铺设地下水道,将沿岸的近3000户家庭小工业作坊集中迁入可控制排污的中心工业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的新加坡河已变得清澈美丽,河上开辟了游船,供游人观光休闲;沿河两岸汇聚了各国的美食佳肴,成为游人如织的地方;河岸上鳞次栉比的建筑大都保留着旧货仓和商栈的原始外貌,成为新加坡著名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久违的水生动物,也重新回到清澈的河水中安家落户。

  新加坡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海宾认为,新加坡河沿河的处理体现了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内涵,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新加坡规定,所有沿河的15米范围内都不能用做汽车通道,河两岸铺设的道路是供人们散步,旧店铺和旧仓库也因地制宜地改造成了餐馆或咖啡厅,充分利用了原有设施。

  1987年,新加坡对主要河流的清河工程大功告成。虽然干净的河水再次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新加坡人保护河流的观念并没有松懈。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将“维护河流免受污染、保护河流环境”视为主要任务。2001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出台的“河流发展蓝图”指出,河流是新加坡珍贵的蓝色地带,未来保护河流环境的主要方向是保护河岸与河流上空,河流可适当开发成休闲与交通用途。

  2006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在全国推出了美化水道新计划,即把新加坡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由环境工程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组成各区的水源管理专家组,为各区规划水道总蓝图,专家们将按各河流、水沟与蓄水池的环境与特色,设计合适的休闲环境;将岛上的河流与水沟建造成河滨公园与休闲设施,让原本单调的水道,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这项计划又被称为“活跃、优美、清洁Ac-tive,Beautiful,Clean,简称ABC)全民共享水源计划”,预计将在未来两三年里实施完成。

  据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官员介绍,这项计划将耗资约250万新元,不仅将在加冷河口建立滨海堤坝,以确保水位不受涨潮或退潮的影响,而且还将在加冷河两岸种植更多花草树木,取代原来那些单调的石墙河岸,增设的低平台和木板走道,使公众可以近距离接触河水,开展划独木舟和赛龙舟等体育休闲活动。其中河边巨型水轮的设计理念比较新颖别致,并兼具教育意义:不停旋转的水轮将把被公众丢进水里的垃圾拾起,让公众及时看到水道遭污染的结果,更加爱护河流。

  新加坡环境与水源部属下的公用事业局是专门负责计划、管理和保护新加坡水源的部门,它的宗旨是确保人们有足够的、可靠的和付得起的水源供应。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在河流“保卫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投资处,公用事业局也积极与非政府机构,如民间的水道监察协会合作,通过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维护河流和蓄水池的洁净。

  2005年8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推出了“水道认管计划”。计划规定,认管机构负有保持所认管蓄水池或水道的水源清洁的责任,如应该定期清除水中垃圾,巡逻水道以确保没有人乱丢垃圾,展开水质研究工作,并举办水上康乐活动等。计划出台后,反响热烈,至今已经获得20个团体、机构和学校的认管参与。新加坡的警察部队情报局是最新加入“水道认管计划”的机构。他们自去年5月起,每两个月会在麦里芝蓄水池举行一次跑步活动,每次活动前,必先清理那里的垃圾,同时还定期监测水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