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记中国湿地保护“西溪模式”

admin 2007-02-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编者按:今天是世界湿地日。“百湖之市”武汉,近期提交首个《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江城之肾”功能,列为政府大事。如何保护城市中的湿地?湿地保护怎
  编者按:今天是世界湿地日。“百湖之市”武汉,近期提交首个《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江城之肾”功能,列为政府大事。如何保护城市中的湿地?湿地保护怎样 
  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兴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的杭州,被国家管理部门推为城市湿地保护典范。上月底,市林业部门和本报联合组队,前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采访。 

  红尘净土城中画 

  距杭州市中心西湖仅5公里的西溪,是10多平方公里的河网港汊。首期建成的湿地公园3.46平方公里。乘一叶轻舟穿行河道,绿水弯环,垂柳夹岸。芦苇荡中时有惊鸿飞起,柿子林里掩映布瓦农家。虽是严冬,入眼处仍杂树缤纷。洲渚小径,繁花织锦;梅园枝头,悄然含苞。溪回路转,每一瞥间,都是江南田园诗画。 

  公园管委会负责人梁进介绍,位于京杭大运河端点的西溪,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绝”,是世界大都市中罕见湿地。宋时两浙词人在此笔会,现代诗人徐志摩等流连忘返。近几十年城市化、工业化加速,西溪农户由数百户剧增至3400余户,大量无序建筑侵占水域,湿地面积从60平方公里锐减到10余平方公里。以养猪为主的传统农业,将清溪污染成臭水。 

  西溪湿地必须保护。但如何保护,曾有分歧。兴建公园倡议者之一——杭州市林水局干部汤惠明回忆,迁出区内所有居民鲜有争议,分歧主要在于是保持原生态,还是修宾馆、建游乐设施“直接赚钱”。 

  杭州市政府综合不同意见,创立中国湿地保护“西溪模式”:兴建湿地公园,在保护和开发中寻求平衡点,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 

  2003年8月,国内城市最大手笔的湿地保护工程在西溪启动,规划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3.46平方公里,2005年5月1日建成开放。 

  一期工程迁走农户624户,拆除各类建筑14.74万平方米,清淤18.14公里。保护西溪网格状水乡河泽资源,水生、陆生植物资源,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资源,重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清雅秀美的自然景观。发掘文化遗存,再现历史上著名的“曲水八景”、“秋雪八景”等人文景观。兴建湿地科普馆,寓教于乐,强化湿地保护的社会意识。 

  公园开放后,成为杭州旅游胜地。园方每天严格限制入游人数,去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门票和服务业收入3000多万元,全部用于湿地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公园运行1年多,生态效果已显。最近调查显示,西溪大部分水质已由劣五类上升为三类,初步恢复保持水源、调节气候、清新大气的湿地功能。园内已有白鹭、针尾雨燕等112种野生鸟类和320余种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明显改善。 

  保护西溪,杭州一期投资近20亿元。这笔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文化品位的投资,又从环境和品位的提升中“赚”了回来。 

  梁进算了1笔“小账”:兴建湿地公园消息传出,周边房价飙升。公园一期投资,主体来自周边地块土地出让金。现在,公园所在的西湖区,地价堪称杭州“地王”。公园后续投资,已有坚实保障。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算“大账”,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结合城乡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交通路网改善,保护和利用“双赢”。其效益归结4方面: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 

  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盛赞“西溪模式”。中国地理杂志将西溪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国际休闲组织授予西溪湿地工程“休闲创新奖”。 

  去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开工。全部建成后,生态和经济效益辐射范围可达50公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