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工业文化遗产:还原旧日时光

admin 2007-07-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沈阳市铁西区复原中国最大工人聚集区50年前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自6月18日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其中近一半的参观者是曾经在工人村居住过的老工人。他
  沈阳市铁西区复原中国最大工人聚集区50年前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自6月18日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其中近一半的参观者是曾经在工人村居住过的老工人。他们经常“回家”,寻找50年前生活的痕迹。 

  厚厚的七本留言薄足以证明我国首个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原生态博物馆恰逢其时,一位退休干部在留言薄上写道:“浓缩过去,展望未来,生活馆真实见证了东北工业发展历史及发展进程中产业工人的酸甜苦辣,传承工业遗产就是给明天留下历史”。 

  工业遗存,一座待挖掘的富矿  

  3年前3月的一个清晨,当居住在铁西区的市民刚从睡梦中醒来,只听“轰隆隆”三声巨响,原沈阳冶炼厂3根见证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史的百米大烟囱,在爆破中轰然倒下。现场许多老工人哭了。一位在铁西生活大半辈子的“工人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一首《惜别的遐想》诗歌,献给“68岁高龄”的老工业基地象征性建筑。 

  围绕3根百米以上大烟囱的拆与留,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以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为代表的主留派建议修建一个以烟囱为主题的纪念馆,因为3根大烟囱中,最高的一座烟囱高122.68米;最老的一座烟囱高120米,有“68岁高龄”;最年轻的一座为制酸系统烟囱,虽然高度只有102.5米,但底部直径却达9米,顶部直径也接近6米。 

  主张拆除的呼声似乎更为强烈:拆除派虽然强调拆除大烟囱表明沈阳彻底告别高污染、高耗能老工业时代的决心,但其实难舍对处于北二路市中心位置的冶炼厂原址寸土寸金的商业价值。 

  沈阳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而铁西区则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它曾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我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压缩机等令人难忘,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东方鲁尔”之美称。 

  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将他们的情感、追求和梦想一起融入物质创造中。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批老企业与它代表的工业遗存却在大规模搬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没能以纪念馆的形式予以保留的3根大烟囱,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化学者们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中国工业发展史,这是非常可悲的事。 

  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说,工业遗产是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符号,我们不应抹煞和遗弃。要加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因此,区委、区政府决定保留位于该区北一马路的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在老住宅、老企业基础上筹建4个博物馆,复原50年前工人生产、生活原貌。 

  工人村情结:弥足珍贵的永久记忆 

  筹建工业、生活博物馆,征集老旧物品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许多退休老干部、老劳模、老党员的密切关注,他们参与的热情,完全出乎筹建工业、生活馆工作人员的意外。 

  据了解,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9月,当时根据毛主席“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阳市投资1200万元开始了工人村住宅的建设。1952年12月,第一期79栋三层红砖闷顶楼房竣工。1954年续建13栋,1957年又续建51栋,共建成143栋起脊闷顶式苏式风格建筑,形成了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是共和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聚集区。 

  20世纪70年代,这里成为沈阳市首批向外国人开放的地区。那时,提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工人村,工人们一脸自豪。在工人村的街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道,路旁柳成荫,庭院花枝俏”。 

  进入新世纪后,按照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从2003年开始区政府对“工人村”险、危房居住区进行大面积拆迁改造,建设政府补贴式新型住宅小区,“工人村”原住户分期分批搬进了一路之隔的“工人新村”。 

  据铁西区档案局局长刘放介绍,“工人村生活馆”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由7栋三层苏式红砖建筑围合而成。馆内恢复了当时的“大合社”、粮站、邮局、抗大小学、幼儿园等原貌,特别是复原了不同年代13户典型家庭真实的生活场景,其中5000余件老摆设、老物件、老照片、老票据等都是老退休干部、老工人捐赠的。 

  退休人员魏润生,从小是在“工人村”里长大的,有着很深的工人村情结。他一步一步测量工人村住宅,绘制了工人村五十年代4个建筑群的平面图,并从古玩市场上买到1961年出版的《铁西区报》,捐献了自己保存的1957年工人村派出所发放的第一代户口簿。 

  工人村幼儿园第一任园长、工人村第14居委会第一任主任、工人村粮站第二任主任、曾在工人邮局工作过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乃莹等30余位当事人,纷纷为恢复大合社、粮站、邮局、小学、幼儿园当参谋,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在筛选13个典型家庭复原五、六十年代生活场景时,许多工人村老住户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咱家啊?”和工人村难舍这份情的退休工人杨连广幸运地成为原生态家庭之一。他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在布展的日子里,就像装修家中新房一样,每隔几天就要跑过来看看,哪样东西放错地方都不行。她90岁的婆婆用小布头拼的床单、缝纫机“蒙子”摆放在非常抢眼的位置。 

  据工人村住户杨松云讲,当年沈阳冶炼厂分房政策,得够330分(合工资280元)才有资格申请住房,且每月要交房费、水费、电费合计4元多钱,是只有企业干部、劳模、先进工作者才能住的“贵族小区”。曾在沈阳第一机床厂担任过车间副主任、副厂长、副总工程师的叶选平就曾在此居住过。 

  张玉金、陆德仁夫妇为叶选平旧居的布展提供了大量参考性意见,并无偿捐赠了叶选平用过的皮箱等实物。在馆藏第一批“工人村”住户黄禄昶的“家”中,摆放着工厂配给的双人木床、米箱、三屉桌、椅子等生活用品,他家六口人于1953年入住在74栋5-1-1号。 

  而在另一家住户记者看到,由于房间狭小,在床边用折页固定一块可活动木板当床使用,是当时较为普遍的做法。这里有镶着镜框的老照片、“炕琴”、收音机、洗脸架、肥皂盒、脸盆、布包、水壶、小人书,更有难得一见粮票、布票、糖票、购货票和企业饭票等。 

  工人村生活馆开馆场面十分感人,铁西区上千名曾在这里居住过的退休干部、老工人早早排在外面等候,盼望早点“回家”看看。一位领着外孙女的老工人对记者说,带孩子看看自己原来的家,看看吃的、住的、用的,和现在做个比较,受受教育好啊! 

  反响不同寻常 

  沈阳市原作家协会主席周永诗说,工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铁西老工业基地创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永久记忆,对后代具有激励和教育意义。 

  原铸造厂副总机械师,全国劳动模范张成哲说,铁西能给我们工人留点念想,让我们看到年轻时工作的状态,就像见到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看到自己父亲的资料介绍,全国劳动模范董朗泉之女董秀英十分激动,她一家兄妹5个都在企业工作,让她倍感铁西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意义。“这段历史不能丢啊,产业工人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要代代相传下去。”董秀英说。 

  对于搬进“工人新村”的居民赵咏梅来说,经常回家看看,唤起了许多对生活遗忘东西的回忆。“通过旧式的合作社,旧式粮站,点点滴滴生活的对比,说明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变化”。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说,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这里应当成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应受到文化层面上的高度重视和全面保护。他希望这里成为活的中国工业历史的教科书。 

  培英中学学生李学思说,产业工人打下了共和国的地基,同时创造了共和国的辉煌,他们的无私奉献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敬仰,博物馆将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存,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源泉。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