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对青格达湖湿地保护的思考

admin 2008-02-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青湖湿地首府之肾   青格达湖湿地毗邻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等城市,是兵团首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首府之肺”、“首府之肾”。置身湿地,有花有草,有鸟有鱼,有水
  青湖湿地首府之肾

  青格达湖湿地毗邻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等城市,是兵团首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首府之肺”、“首府之肾”。置身湿地,有花有草,有鸟有鱼,有水有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诗人们吟咏森林大海,却很少赞美湿地。湿地泛指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和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湿地仅占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在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湿地与森林、海洋并列。

  青格达湖是上世纪中叶修建的猛进水库。作为水库,它为农六师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它独特的生态功能,直到1999年才被人们认识。2002年,青格达湖被确定为兵团首家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也随之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成为提升青格达湖旅游品位的招牌。在这片湿地举办的观鸟节,使成千上万的人们认识了湿地,亲近了鸟儿,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青湖之胜,独得于水。水是青格达湖的灵魂,湿地内70%的面积被水面覆盖,整个湿地被6条河道所分割,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这里是泉水溢出带,据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到处都是泉眼,经常有牛羊掉进泉眼的事发生。现在每到冬季,涌泉仍随处可见。

  青湖之景,在于观鸟。鸟是湿地的精灵,是衡量湿地自然生态平衡和环境好坏的标尺。青格达湖湿地拥有众多植被和野生动物,是鸟儿们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据观测,约180种鸟在此栖息或繁衍后代,春秋季节候鸟迁徙途经此处时,最多可达五、六万只,出现万鸟齐飞,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青格达湖旅游区作了多种安排,游客可借助游船、快艇或在观鸟台上观赏群鸟纷飞的美景。

  青湖之美,尽在于花。“欧洲的春天、荷兰的花后,尽在青格达湖湿地”,这几句宣传标语真实地反映了青格达湖秀美的景色。以往青湖的春天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给游客看的。自从有了郁金香,使原本清静、萧条的青湖在春季一下热闹起来,人们奔花而来,旅游因花而兴。于是郁金香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去年达到60万株。能够看的不止郁金香,猛进水库管理处还成功引进国花牡丹,为青格达湖锦上添花。现在这里已有2000株牡丹,这些来自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的贵客,已能够安全越冬,花开如初。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青格达湖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美景,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青湖污染亟待治理

  青格达湖位于五家渠市以南5公里,距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东临米泉,西接昌吉,是乌昌地区城市圈中一块较大的湿地,对拦截来自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风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首府之肾”。青格达湖湿地面积有36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驿站和水鸟栖息繁衍以及越冬地。

  据自治区鸟类专家王传波介绍,目前在青格达湖湿地生活的鸟类达到179种,每年在这里举办的观鸟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看,很多学校已经将青格达湖定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青格达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可供鸟儿栖息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少。从近两年观测情况看,青格达湖鸟类数量有减少的趋势,而在乌拉泊水库越冬鸟儿数量不断增多。这也证明了鸟类对环境质量的变化十分敏感。

  据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副站长夏玉东介绍,青格达湖环境质量下降一方面由于自然灾害,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为的破坏。夏玉东说,由于上游头屯河泥沙含量增大,使青格达湖的湖床抬高,水库蓄水量已从上世纪中叶的6500万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3256万立方米。同时工业污染、围垦造田、纵火、放牧等现象屡禁不止,使青格达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前些年青格达湖每年冬季被动接收工业污水5000多万立方米,致使水库水质一度下降到劣五类,每年都发生大量死鱼事件。

  青格达湖周边有12个村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原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村民们采取水退地进的方式,把原有的湿地植被大片烧毁或挖掉,将湿地变为鱼塘、耕地。为了防止湖水倒灌,村民们在湖中筑坝堵水。截至目前,村民们在湖区淹没线范围内占有的土地和鱼塘达6000多亩,不仅减少了湿地面积,也加速了水库淤积,这种非法破坏湿地行为每年都在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破坏活动,在村民们“要生存、要吃饭”等理由面前,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者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为了遏止破坏活动,农六师、五家渠市明确了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的编制,给予了管护经费。资金有了,编制有了,关键还是落实。要保护好青格达湖湿地,首先必须提高当地村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把破坏保护区的违法人员绳之以法。其次要理顺管理体制,依法赋予管护者管护的权力,明确管护范围和职责。第三要加大投入,把保护区的管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第四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对湿地的观测和研究。只有这样,青格达湖湿地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青湖治污重拳出击

  1月16日,笔者来到青格达湖上游老龙河入库处的测水点,看到以往入库的工业污水如今已从新修的排污通道排出。猛进水库管理处水情观测员秦革新介绍,自从去年排污通道疏通后,猛进水库再也没有从这里引进过污水,污水全部通过新修的渠道从库外排入沙漠。监测数据显示,自去年入秋以来,已经排出污水4000多万立方米。

  居住在猛进水库附近的退休职工付双田告诉笔者,今年水库的水比往年清多了。往年根本不敢开窗户,水库污水臭气熏天,水面漂浮着大量的白沫。

  老龙河是猛进水库的主要污染源,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排水量约5000多万立方米,造成猛进水库严重污染,给水库的渔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每年春季冰雪融化后,大量死鱼漂浮水面,水质恶化到劣五类,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了治理污染,猛进水库管理处曾将上游污染企业告上法庭。管理处虽然赢了官司,但赔偿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而污染仍在加剧。此事引起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更是高度重视。2005年初,自治区“两会”召开,人大代表提出了“尽快解决青格达湖工业废水污染问题”的提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对该提案进行重点督办。随后,自治区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老龙河等河流两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治理青格达湖污染的6项措施。

  为了加快治理步伐,2007年5月1日,乌鲁木齐市委领导赴青格达湖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对青格达湖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成立了青格达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去年10月,青格达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乌鲁木齐市环境监察支队、水磨沟区环保局,共同对水磨河上游污染企业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检查发现,经过前期的治理整顿,多数企业都已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了整改,有4家塑料加工厂已停止生产。

  据青格达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信息显示,经过5个月的集中治理,青格达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三地环保部门开展打击非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共清理整顿了94家违法排污企业。

  考虑到上游地表水污染后变清需要一个过程,农六师、五家渠市果断采取措施,于去年投入资金210万元,在老龙河测水点等地分别疏通和开挖了两条排污通道,可满足正常情况下老龙河污水分流需要。

  为了使水库蓄满清洁水,保证今年农业用水不受影响,去年8月,农六师、五家渠市下发了《关于禁止猛进水库蓄污的通知》,由师、市财政每年补贴300万元,从青湖水源地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以满足冬季水库蓄水需要。为提高青湖水源地机井抽水能力,近两年来,猛进水库新打机井12眼,更新改造了原有机井设备,安装了电子防盗系统,使机井数量达到55眼,保证了机井设备完好率。同时,他们对渠道全部进行了防渗处理,提高了井水入库率。

  据猛进水库管理处灌溉科袁科长介绍,截至目前,猛进水库已经拦蓄清洁水2400多万立方米,预计春季冰雪融水和机井抽出的水可将水库蓄满。

  库外疏导、机井补水使青格达湖的水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猛进水库的污染问题将成为历史。相信不久后,一个天蓝、水清、景美的青格达湖将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