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十年申遗 土楼“围城”困境

admin 2008-07-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土楼如一座围城——外面的游客充满好奇心想来看个究竟,而里面的土楼人却向往着现代化的生活,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在申遗成功后,如何避免过度旅游开发与保持土楼活的人文状
  土楼如一座围城——外面的游客充满好奇心想来看个究竟,而里面的土楼人却向往着现代化的生活,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在申遗成功后,如何避免过度旅游开发与保持土楼活的人文状态,对于土楼的保护无疑也是困境所在。 

  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历经十年漫漫申遗之路,终于感动了世界,成为中国新的世界遗产。作为最早发现和推荐福建土楼巨大建筑文化价值的中国文物专家组组长、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昨天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对此感慨不已,他认为,土楼的价值迟早是要被世界认识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土楼的保护工作,福建土楼的保护必须要有活的人文状态在其中,绝不可让土楼成为一座“空巣”,随着申遗的成功,如何真正保护土楼依然任重道远。

  土楼的传说与文化交融

  土楼最初出名据说源于一个传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卫星发现中国福建的西部布满了无数个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当时猜想是中国核反应堆或导弹发射基地,由于规模庞大,数量惊人,遂派遣特工人员以旅游者身份前来探个究竟,结果却发现是一座座土楼民居建筑。虽然虚惊了一场,但是却为土楼的扬名起到了作用——且不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一个事实是,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永定客家土楼率先声名鹊起,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罗哲文就是在1990年代开始造访土楼的,他告诉早报记者,其实土楼给他最早的印象是在1972年,时值“文革”中期,当时他从湖南、江西再到福建长汀、漳州,考察革命文物途中曾被闽西南土楼所吸引,但由于当时专为革命文物之事,不能加以详细考察,而在20多年后重新参观土楼后,他认为这一建筑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并写了一系列文章进行推荐。

  罗哲文认为,福建土楼的价值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独特的建筑造型,二是独有的文化内涵。土楼的建筑布局以及村落的布局是非常合乎建筑理论的,这种建筑可以融合到自然环境里,成为“天人合一”的典范;土楼在建筑上属于特殊类型,既非汉族风格,也非当地风格,但又非常符合建筑美学上“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原则,冬暖夏凉,而它的成因则与西晋时的战局有关,“当时著名的历史事件是‘五胡乱华’,中国出现了大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士大夫纷纷南迁,集中至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地带,利用当地的地形建筑土楼,以后历朝历代遇动乱则南迁,都纷纷形成土楼群,同时也形成特殊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里面有一种民族交融,也有一种文化交融。”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

  福建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丽华对早报记者说,其实漳州早在1998年就想到了把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时觉得完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我们当时也知道申报世界遗产绝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城市拍拍脑袋就可完成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而且,虽然漳州拥有数量巨大的土楼,但当时海外华人谈起土楼,最先想起来的其实是永定土楼,但漳州的土楼与永定的土楼有着众多不同点,漳州不少土楼与客家文化关系并不大。”

  在国家文物局以及罗哲文、郑孝燮等文物专家的力荐下,2000年4月,福建省决定把永定土楼与漳州下属的南靖、华安三县土楼联合起来,以福建土楼的名义申报世遗。2002年,联合国出台申报“世遗”新规,限制一国一年仅能申报一个项目,其时,中国共有100多个项目排队等候,福建土楼申报受到影响;此后,福建土楼申报世遗一直处于为其他项目“让路”的状态,但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的专家们始终高度重视福建土楼。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将福建土楼确定为我国2008年文化遗产唯一申报项目。2007年7月,福建土楼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的模拟验收,2007年8月,又通过了联合国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的现场评估。

  从2000年决定申遗以来,福建土楼所在的县市投入数亿元,对土楼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整治,完善了相关道路改建等配套设施,展现了土楼的历史风貌,改善土楼区域的人居环境。南靖县投资3亿元对全长53公里的山梅公路按照三级和四级标准进行改建,和贵楼和怀远楼所在的梅林镇则拆除不协调建筑664平方米。大地土楼所在的华安县则开展土楼及核心区、控制区的绿化,退茶还林等工作。

  申遗成功是“沉沉的担子”

  对于土楼的申遗成功,正在加拿大申遗现场的漳州市副市长黄浦江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沉甸甸的担子,因为这意味着保护的力度要求更大。

  杨丽华告诉早报记者,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客流量是申遗前的30倍,而对于福建土楼来说,客流量不要说增加30倍,增加10倍都是难以想象的,“很多土楼都有上百年历史,楼梯狭窄,不可能接受那么多游客。”她表示,漳州相关部门已就限制人流、规范游客行为等方面制定了一定系规定,“我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她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不在世遗名录之列的土楼也已进入了地方政府重点保护名录,如华安县建于1371年的齐云楼就是一个例子。

  土楼研究专家、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此前曾不断呼吁土楼申遗成功后要加强保护,如今他更感到了紧迫性,“要警惕‘开发性’破坏。不少世遗景点过度旅游开发和过度商业化造成恶果的前车之鉴我们一定要吸取。保护与开发,保护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 ”黄汉民说。

  社会的发展,让居住在土楼的年轻人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然而,而当有一天所有的土楼人都告别土楼时,土楼也就成为空楼,即便里面的设施一样不缺,即使它仍然被学者不断研究,土楼的生命也同样走到了尽头。对此罗哲文认为,土楼是土楼人家生活的空间,如何在增加现代生活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同时不造成土楼破坏,仍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过去有的土楼所住的居民太多,环境需要改善,居民也需要迁出一部分,有的土楼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楼里以老人与小孩居多,甚至出现‘空巣化’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要避免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