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东:扩建大佛寺拆老洋楼 业主专家呼吁保留

admin 2009-09-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临近繁华的北京路有一排近代欧式建筑,这些五层楼高的“老洋房”位于惠新东街,因其做工精细、图案鲜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而出名。日前,这里贴出了一份拆迁通告,表示因为大佛寺扩建广场需要而将它们列入了拆迁范围。面对这些即将消失的上世纪30年代最好的建筑,业主和专家都呼吁尽量能保留下来

  

  即将消失的多栋近代欧式建筑历史价值甚高,业主和专家呼吁尽量能保留。

  临近繁华的北京路有一排近代欧式建筑,这些五层楼高的“老洋房”位于惠新东街,因其做工精细、图案鲜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而出名。日前,这里贴出了一份拆迁通告,表示因为大佛寺扩建广场需要而将它们列入了拆迁范围。面对这些即将消失的上世纪30年代最好的建筑,业主和专家都呼吁尽量能保留下来。

  根据拆迁公告,惠新东街1-19号、24-28号,惠新中街1-21号、2号、2号之一、4号,惠新西街2-22号都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公告显示的拆迁人是广州市大佛寺;拆迁期限延期至11月15日。

  也就是说,北侧大佛寺的扩建工程需要拆掉地块上多栋洋楼,如果进度理想,拆迁不再度延长的话,老楼两个月内会被动迁完毕,很快将被拆除。

  昨天,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惠新东街1-5号的业主之一、70多岁的赵伯,他摸着门口厚实的“意大利批荡”跟记者证实,大洋楼正被动迁。拆迁人已经多次跟他谈判,目前惠新东街5号,也就是赵伯堂姐所有的一栋已经谈妥,或下月就要搬清。

  赵伯更拿出以前的屋契告诉记者,1936年落成的这几栋大洋房是爱群大厦的设计建造者陈氏兄弟所建,它们和周边不同时段落成的华侨房承载着清末广东人打工赚钱的辛酸历史,也显示了民国年代建筑特色的不可替代性。

  据惠新东街的街坊介绍,惠福东路1—15号共有八栋“老洋房”,其中双号一排与北京路连成一片,不在拆迁范围,却都“穿衣戴帽”了,此次拆除的是保留着原建筑特色的单号一排,也就是说,北京路街坊所熟悉的“老洋房”将消失了。

  老洋楼凝聚两代老华侨心血
  苦当劳工数十年,赚了万块大洋回国建楼

  昨天,记者走进了其中几间老洋房,欣赏了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据介绍,这些洋房还是用当时赴外劳工辛苦积累的一万块大洋建起来的,见证了当时华侨一段段艰辛的历史。

  ●记者探访
 
  高门大屋布设精致

  记者看到,洗水石、铁窗雕花、空中花架以及底层4米高的拱形大门,流畅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对比,这一切使惠新东街两排欧式建筑显得很大气。步入赵伯的洋房,记者发现其设计非常考究,厅与房之间的拱形门各突出一个石凳,据说以前还围着一圈木料,用来作为盆花的摆设;厅与房的地板釉面砖花式各异、非常漂亮;房子明亮通风。门上、房顶的石膏线至今仍很明晰。赵伯陶醉地忆起:“那时,这里就摆着留声机,我的儿子和他那班同学仔经常在这里跳舞呢。”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