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委员建言十二五减排:指标应体现改善环境质量

admin 2010-03-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今年“两会”上,10%的政协提案都涉及节能减排,很多政协委员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建言献策,纷纷表示要抓紧节能减排不放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今年“两会”上,10%的政协提案都涉及节能减排,很多政协委员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建言献策,纷纷表示要抓紧节能减排不放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任务仍然艰巨,要坚持节能减排不放松

  2009年,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指出,这表明“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十二五”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这些节能减排政策,并且不断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告诉记者,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任务,与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产业水平有关,也和整个社会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关。节能减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首先是由于节能减排本身难度很大,其次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较低,加上群众和一些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未来“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很艰巨,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抓紧节能减排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马培华发言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以前,我国能源消费和新增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加上我国人口预期将达到14.6亿、经济总量将至少翻一番,按照现在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测算,污染负荷将增加2~3倍,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将对污染减排造成长期的巨大压力。要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认为,目前中国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总体环境质量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十二五”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

  增加新指标,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另一方面,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针对这种现状,很多政协委员都建议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考虑增加体现环境质量状况的大气氮氧化物、水体氨氮两项新的减排指标,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潘碧灵表示,“十二五”阶段应该把改善环境质量提上日程,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环境质量改善。大气氮氧化物和水体氨氮两项指标,就是体现环境质量好坏的两项指标。他建议,应该严格汽车准入,采用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检测工作应该由环保部门负责,而目前这项工作归属交通部门,缺乏监管。在水体方面,主要是保证大江大湖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十二五”阶段水体环境治理应该着重抓住农村面源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环境治理情况却差距较大。潘碧灵认为,除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外,要加强乡镇一级环保队伍建设,解决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问题。其次,要确保环保资金使用到位,将农村环境治理列为农村建设重要内容。

  从统计结果看,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农工党中央提出《关于建立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试点区的建议》,建议在太湖、巢湖、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建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系统研究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努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完善淡水养殖污染防治机制,研究推广农业节水。

  建立减排目标考核体系

  如何确保“十二五”减排工作落实?政协委员们认为还应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体系。马培华建议,把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郑惠强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议》中,也提出应该从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角度,反映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状况,定性指标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等;定量指标包括万元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削减率,环保投入相当于GDP比例等。

  党政领导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十二五”阶段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重要保证。潘碧灵建议,要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与领导干部提拔挂钩。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