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香港维修历史建筑 传出失去“灵魂”质疑声

admin 2010-04-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香港近年得到维修活化的历史建筑物日渐增多,但建筑物内一些具保留价值部分,往往要符合现代建筑规格而遭“牺牲”。
  香港近年得到维修活化的历史建筑物日渐增多,但建筑物内一些具保留价值部分,往往要符合现代建筑规格而遭“牺牲”。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近年得到维修活化的历史建筑物日渐增多,但建筑物内一些具保留价值部分,往往要符合现代建筑规格而遭“牺牲”,湾仔和昌大押曾被抨击活化后“走样”,早前被拆走木楼梯的湾仔蓝屋也被质疑失去“灵魂”。  

  香港屋宇署参考境外七个地区经验后,今年中将向业界公布活化历史建筑实用手册,为如何符合《建筑物条例》提出设计指引。

  现时活化历史建筑物时在展开改动、加建或更改用途工程时,必须符合《建筑物条例》之下的安全及卫生标准,但有关工作并不容易,早年曾经作为平衡古迹保育和建筑发展试点的湾仔和昌大押,情况最为显著,一些具保留价值部分因迎合现代建筑规格而遭“牺牲”,尤以骑楼栏杆以透明玻璃加高至符合标准的高度,但被指因而令建筑失去“原汁原味”。

  另一典型例子是,已纳入活化计划的湾仔蓝屋建筑群,屋内“招牌”建筑元素之一的木楼梯,早前在政府基于安全考虑之下遭到清拆,换上全新楼梯。虽然当局称已保留木板,日后可在别处重组楼梯用作观赏,但有意见认为做法有违保育原意。

  为减少争议,屋宇署过去一年着手制订文物建筑如何符合《建筑物条例》的设计指引,去年6月已率先公布实用手册的暂行本,为业界活化历史建筑时,如何符合建筑物结构安全、防火安全,防护栏障及无障碍通道等的安全规定,提供多项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