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低碳城市”与“成都机遇”

admin 2010-04-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人民网主办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成都)论坛13日上午在蓉闭幕。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就会发现,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有效路径,同时,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目标也正是低碳发展的动力。
  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人民网主办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成都)论坛13日上午在蓉闭幕。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从观念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迎接低碳时代;共同研究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和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等重大问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

  未来的30年将是成都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成都市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都将同时面临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的挑战。这些发达国家上百年间依次出现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将会以集中型、压缩型的形式摆到我们的面前。

  在低碳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到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弄清低碳是什么?低碳与发展的关系,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系,与城市管理的关系,与你我他的关系。为此,我们刊登部分作者的观点以供参考。

  田园城市是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今

  时至今日,低碳发展之路,已经不是要不要走,而是非走不可,关键是如何走,路径如何选择的问题。全国范围内,许多城市都制定了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低碳城市路径,然而,我们还应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仅仅把低碳经济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拉动的话,那么,一旦低碳经济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来维持发展低碳城市的积极性?如何保证低碳之路的可持续?

  因而,必须解决一个动力问题。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就会发现,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有效路径,同时,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目标也正是低碳发展的动力。

  成都有一座都江堰,都江堰是成都的骄傲,也是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有机构成的一个范本。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正是遵从了都江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要义,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成都市近二十年来对城市河道的治理,是在建构一种河流伦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同样,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也是遵循了这样一种思路,意在建构一种自然伦理。因此,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提出,不仅是对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这其中还包含了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已经有专家提出:建设低碳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学问。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顶层规划”,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上了一个战略高度,以市域生态本底作为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把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在城市功能划分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依据,又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这在本质上是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低碳城市,因而,从内在逻辑而言,这样的思路是抓住了低碳发展的本质。

  在这样一种高度下,实现低碳发展的一应节能减排措施,就不仅仅是国家大政之下的按部就班,也不仅仅是对市场利润的单纯追求,更是对世界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建构。

  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正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是成都市的一个长远目标,成都市的低碳之路也还非常漫长。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也是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并非所有问题都一遇“田园城市”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如同一句老话,战略要有高度,战术要有精度,成都发展中的矛盾必须一一厘清,认认真真解决,踏踏实实进步。

  低碳:提高能效是关键

  闻涛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了庄严承诺:到2020年减排40%-45%。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费和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必相应增长,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减排目标?

  显然,我们不可能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让经济社会的发展停滞,也不可能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顾全球环境的承载力。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以更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此,笔者以为,发展新能源固然是一个方向,比如风能、太阳能、氢能、海藻生物能……但在当下,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似乎更为重要,更为现实,也更为有效;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应当成为目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主战场”。

  一方面,尽管新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等先天优势,但取代传统能源尚需时日。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的比重仅为10%左右;而据透露,“十二五”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对新能源比重“加码”后,其目标也仅为12%-13%。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不对传统能源加以高效利用,仍然是粗放型的话,那么,即使新能源按照既定目标发展,这对我们的节能减排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

  而另一方面,我们对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一个有力的依据是,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近6倍、美国的2.5倍,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单位GDP能耗也高近1倍。这是多么大的减排空间啊!试想,如果我们的能源利用率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美国、日本的水平,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不说40%-45%的减排,甚至更高的目标都可能达到。

  当然,在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背后,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技术支持,以及广大群众的配合等。比如,对参与节能减排技改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比如,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保意识,等等。一个形象的例子是,如果全国三分之一的人使用节能灯,那节约的电量将相当于一个三峡电站。换算下来,这又是多少的碳排放量?

  总之,其实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了现有能源,在节能减排上,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就已经可以有很大的作为了。正如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丹麦丹佛斯公司首席运营官所介绍的那样,“20年来丹麦的GDP增加了60%,但能源消费一点没增加,靠的就是能效提高。”

  “低碳”的普世诠释

  九木

  “低碳”英文原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催生出的新的经济形态。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建设低碳城市,把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现代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已成为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和世界潮流。所以,低碳,对成都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低碳是机遇。高质量的生活必须以低碳来保证,而低碳目标的实现,企业首挑大梁。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产业的发展,抓住了低碳,就抓往了制胜之术。用生产清洁能源来提高能效的能源技术将是下一个巨大的全球性产业。太阳能、风能、核能和其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技术,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可喜的是,成都已为此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并取得了喜人业绩,受到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与课题研究学者的首肯。成都还荣获了2009年度“低碳中国贡献城市”、“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等荣誉称号,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举办了“地球一小时・2010”主题活动中,成都成为此次活动的亚洲代表城市。

  低碳更是挑战。低碳经济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意义重大;盛会让成都来承载,说明成都低碳经济建设可圈可点。作为宜居成都的一分子,我们一直享受着低碳生活带给我们的健康和快乐。成都从2004年开始一直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崇尚低碳生活,在发展工业、追求富有、崇尚现代中避免了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弊端。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大气污染是环流的,温室效应是一体的。同样,“高碳”也在威胁着成都的绿水青山,成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低碳是潮流。乐活一族、绿色出行、阳光动力……与低碳相关的“绿色行动”逐渐走俏;碳交易、碳金融、国际排放权交易……由低碳衍生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低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关系着国家的责任担当,关系着人类的未来。对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来说,投身到低碳经济建设中去,是时尚,是潮流。为此,成都将全面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公众参与、统筹推进原则,不断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先行示范区。
[NextPage]
  低碳还是目标和理想。“高碳”笼罩下的地球将无宁日,未来的战争,也许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碳”之间的博弈。发达国家的公民,已自觉把每次出行、吸一支烟或养一只宠物一天的排泄物等所排放的碳进行量化。我们应立即行动,从小事做起,开展如选择公交出行、少开空调、随手关灯、抑制物欲等“绿色行动”。毕竟,为低碳地球村添砖加瓦,就是为自己谋健康,为子孙后代谋幸福。建设低碳城市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科学内涵,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重要途径。成都正按照《建设低碳城市工作方案》,实施统筹规划、推进五项措施,全面推进低碳成都建设。

  低碳不等于回归原始

  白石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地球,低碳经济正逐步成为国际共识。确实,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是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善举。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我们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也存在一些误区,有的甚至已经走到错误的反面,必须厘清。

  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历史;人类社会要生存、维系,要发展、进步,就必然面临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对能源的使用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而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其目的就是要以更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说:其一,低碳经济不等于回归原始。确实,在原始状态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现代消费;“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有的只是原始状态下自给自足。这样的状态下,温室气体的排放当然是最小的,也能大幅降低乃至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是以历史的倒退为代价的,显然不符合为广大群众谋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初衷。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以这样的代价来换取这样的减排。

  其二,低碳经济也不等于停滞发展。停滞发展,让整个经济社会保持现状,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碳排放量不再增加。但这样的状态下,一方面,姑且不说我们将难以实现减排40%-45%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停滞。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以群众生活质量的降低来换取碳排放的不再增加,这,并不比为了节能减排而让人们回归到原始状态好多少。

  其实,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我们安守现状,甚至安于贫困,而是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让广大群众走向富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正如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所指出的那样:“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也不是低碳经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更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才是低碳经济的本义。

  生存在低碳的境界里

  江南

  近日去一所大型商场购物,看到不管是家电还是生活用品,甚至连瓜果蔬菜都贴上了“低碳”标签。搞得我眼花缭乱,不知该相信哪一家产品是低碳环保的。低碳经济已成为时下的潮流,引领了人们对环保生活的进一步的关注。但它不是个筐,不能把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就生产厂家而言,不能仅仅把低碳作为一个卖点“忽悠”,而应脚踏实地落实节能减排,落实保护环境的措施,并通过技术创新占领新形势下的制高点。

  践行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需要全社会都有一种情怀,要求每个人把目光从自身、自家扩展到他人、社会乃至全球,而不是厂家随随便便就贴个标签那么简单。这样的倡导,不靠强制,不靠奖励,更不靠惩罚,靠的是一种自觉――一种情怀下绵延滋生的觉悟。

  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可做的事情很多,企业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事,而不是跟风赶时髦或空喊口号,造成市场消费环境的混乱。监管部门也应实事求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别让不良产品欺骗消费者,让低碳生活真正走进平常百姓家。我们离低碳生活很远也很近。很远,是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合理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我们实行真正的低碳生活的根本性保障,而且那种绵延滋生的情怀也不是一天就能有的,需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化,包括切身感受。很近,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都跟我们的低碳生活有关,我们每个人举手投足之处就可以为低碳生活做些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注这个事情,做好这个事情。

  我们生活的地球需要我们爱护,环境需要我们保养,因为每一立方米的氧气都是我们自己的财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我们每个自然人都应该去关注的问题。所以政府有责任把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淘汰掉,市民有责任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要向低碳生活转变,这是一种革命,而且这种革命只能成,不能败。成,人类继续生存;败,人类无法生存。政府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来发展经济,老百姓和企业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了,以欧盟为例,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灯后将减排3200万吨二氧化碳。在英国,剩饭菜的处理也成为减碳的重要一环,政府有关部门给每个家庭配备了专门处理剩饭菜的垃圾桶,这样做等于减少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另外,日本发起了“碳中和”行动,在挑选住房时会选择有保温层、双层玻璃、防风装置的减碳型住房,而且还倡导国民计算自己的排碳量,并为此埋单。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