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年“产”3亿多吨 建筑垃圾或将“围城”

admin 2010-12-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最近,有4艘船只先后在宁波港甬江航道搁浅,原因是违规倾倒的建筑垃圾占据航道。宁波边检站检查员李冬晨介绍,在船只搁浅后,相关部门对航道进行了疏浚,发现挖出来的都是水泥柱、钢筋等建筑垃圾,“有些运输建筑垃圾的船舶,为节省开支把船开出甬江口不远地方就倒了,所以导致航道变浅,埋下船只搁浅的隐患。”
  最近,有4艘船只先后在宁波港甬江航道搁浅,原因是违规倾倒的建筑垃圾占据航道。宁波边检站检查员李冬晨介绍,在船只搁浅后,相关部门对航道进行了疏浚,发现挖出来的都是水泥柱、钢筋等建筑垃圾,“有些运输建筑垃圾的船舶,为节省开支把船开出甬江口不远地方就倒了,所以导致航道变浅,埋下船只搁浅的隐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无处安置,而再生利用率仅5%左右,这几乎成了国内所有大中城市发展的难题。 

  年均建筑垃圾逾3亿吨 

  宁波市渣土办严主任介绍说,把垃圾倒到海里实在是无奈之举——这几年宁波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垃圾急剧攀升,今年将超过3000万吨。陆上没有空地可堆放,只能把垃圾倒到海里去。据悉,宁波市为此还特意向国家海洋局申报了一个海域,专门用于倾倒建筑垃圾,无奈这个海域只允许每年倾倒540万吨垃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并逐年上升。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系王栋民教授指出,我国每年因拆除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达2亿吨以上,新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约1亿吨。而且当前很多地方城市建设规划常常变更,刚建成不久的房子就要拆除,因此今后我国建筑废弃物年均产量将大于6亿吨。陈家珑教授不无忧虑地说,目前我国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既占地又污染环境,形成垃圾围村、围城的现象。 

  建筑废弃物危害大 

  我国城市化进程比较晚,建筑垃圾导致的很多问题尚未完全暴露,因此建筑垃圾妥善处理的重要性没有获得足够重视。 

  长期研究建筑垃圾处理课题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赵由才教授介绍说,1980年代以前,我国建筑业废弃物主要是无毒无害的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等,废电池、废灯管、涂料、重金属废物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比较少;而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废弃物所包含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越来越多,当中的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含量很高。“如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建筑垃圾堆放场,建筑垃圾一般需要经过数十年才可趋于稳定。” 

  为避免在陆地上造成危害,将建筑垃圾填埋入海,但危险性依然存在。宁波港股份镇海港埠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升说,如果重载剧毒、易燃易爆化学液体的船舶发生搁浅,后果将不堪设想。 

  呼唤加快“变废为宝” 

  根据上海市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估算,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可创造1万亿元价值。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柴晓利博士介绍,建筑垃圾经分选、破碎、筛分加工后,大多可作为再生骨料,完全可替代现用的天然砂石及普通砖类墙体材料。事实上,建筑垃圾的某些处理利用技术,我国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设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已有一套成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果,将建筑垃圾制成道路结构层材料、墙体材料、市政设施等新型环保节能产品用于城市建设中,并已在四川地震灾区重建中成功应用。山东潍坊金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已开发出用混凝土废弃物加工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杜绝墙体保温材料的火灾隐患。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没有专管部门,这些先进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业内人士表示,建筑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涉及建设、环保、工业与信息化、发改委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废物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废物的再生利用。目前,这些环节间实际是孤立的,建筑废物的处理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难以实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