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太原市杏花岭区城中村改造:“村变城”步入快车道

admin 2011-09-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村。不过,仔细划分,目前太原市的城中村基本属于三种类型:类似前北屯、后北屯那样完全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类似东、西山脚下城乡接合部的城边村;类似小店区南部遥望城区的城外村。
  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村。不过,仔细划分,目前太原市的城中村基本属于三种类型:类似前北屯、后北屯那样完全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类似东、西山脚下城乡接合部的城边村;类似小店区南部遥望城区的城外村。

  杏花岭区剪子湾、耙儿沟是较为典型的城边村。虽然已改为社区,但它们还尚未完全融入这个城市。8月3日,剪子湾、耙儿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8月8日,两社区领取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干部村民额手相庆,“这下能正式动工了”。“旧村改造时也拆了一批旧平房,2009年府东街东延又动迁了不少居民。”耙儿沟65岁的老党员张新志说,“95%以上的居民在村建小区里,已经享受到一套平价福利楼房。”剪子湾社区在迎春街打通工程中就开始了拆迁安置和旧村改造建设,整体情况基本相似。

  2011年,我市加大了城中村改造的步伐,杏花岭区把剪子湾、耙儿沟改造列入全区十大重点项目,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实行区级领导包项目的工作机制。目前,两个村的动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耙儿沟村的5栋回迁楼正在建设中。对他们来说,城市化改造正在进入“快车道”:更快速、更全面、更规范。而涉及范围更广的好消息是,杏花岭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5年内将15个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成。

  “把土地高效利用起来,让小区变得更漂亮”

  剪子湾社区原来的办公楼也在此次拆迁范围内。临时办公场所的门厅里挂着片区的平面图,无论东西南北,每个地块都十分规整,少有人们印象中城中村的犬牙交错。

  “整村拆除后要把土地高效利用起来,让小区变得更漂亮一些。”剪子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永胜说,“今年的整村拆除,需拆迁159户,7.94万平方米,其中村民住宅6.86万平方米。“把路边的拆了,再起几栋高层,我们就与城市完全接轨了。”

  但城中村改造并不是一帆风顺。耙儿沟村有222处(394户)11.6万平方米的建筑需拆迁。目前已拆除69处(120户)5.96万平方米的建筑,完成了拆迁任务的51.4%,还剩余153处274户5.64万平方米建筑的拆迁任务。拆迁的同时,耙儿沟的回迁房就开始动工,但各种手续一直办不下来,工程进展缓慢,群众观望情绪越来越浓。耙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冬说:“不管拆了的还是没拆的,都盯着回迁房的进度,看见房子起来了,人心才能踏实。”

  今年以来,市、区两级沛然发力,土地、规划等部门专门到村里开了协调会。专家们对剪子湾、耙儿沟的修建性详规方案和所在片区控制用地规划调整方案进行了专门研究,还提了不少进一步优化的意见。改善之后,两个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通过了论证,领取了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以前都不知道该找谁,现在区里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有人帮我们规划设计、办理手续,带着我们一步步去办,有了政策的支持,村民们心里就踏实了,拆迁和建设的速度就快多了。”耙儿沟社区主任李海玉说。

  “伤筋动骨,是为了脱胎换骨”

  耙儿沟村民冀二旦对未来充满憧憬:“盼了多少年,终于要住上配套齐全的楼房了。”拆了眼前的自建房,住到崭新的楼房是多数村民的心愿。

  在城边村,租房同样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不过,这里的租客大多是搞废品回收、装修和房屋建筑的外来务工人员,租金也比城中村便宜一大截。“大家都知道这一带有个‘破烂村’,说的就是我们村。”张冬说,每天早晚两个时段,回收废品的平板车排成长长一行穿行在旧村的街巷里,成为耙儿沟的一道奇特“景观”。

  “改造肯定好啊,你看现在的环境,脏、乱、差,一下雨更是臭烘烘的。”村民康玉锁家里4口人,有两辆出租车,俩孩子都在市里上班,经济上宽裕一些,改善环境的向往也就写在了脸上。党龄有44年的张新志,年轻时当过村干部,说起话来很有“大局观”:“城乡接合部改造,是城市发展、失地农民谋业的大趋势,总得有人先尝试,而且还给了我们拆迁过渡费呢。”他家的平房年前就全拆了。他感慨道:“我们前几届班子就迈开了改造步伐,但比起周边的村子,发展还是慢三五年。这下好了,以前是按部就班地改,现在是跨越发展,一定会很快赶上。”

  “有些村民还感受不到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改善的吸引力,真正住进花园式小区后,他们才会有更深体会。”张冬说:“看起来现在是伤筋动骨,可咱将来一定是脱胎换骨啊。”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城中村改造关系到个人的实际利益,即便在基层干部眼中,村民们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也是自然。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房的面积和建设进度、拆迁后土地开发的自主权、回迁后经济收入怎么样,这些问题大家都会反复思量。

  耙儿沟和剪子湾的干部们坐在一起,谈起工作来有着同样的感受:既要加快改造的进度,又要满足村民的利益诉求,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白天各自忙工作,晚上入户讲政策。”剪子湾社区副主任王俊斌说,“拆迁的工作重点在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宣传、解释、协调,几乎没有闲的时候。”耙儿沟甚至为此在办公的大院里开了食堂。“反正没时间回家,还不如就在这里凑合一下,能多做点工作。”李海玉前一天晚上到3户居民家里做了工作,“有点小分歧,但问题不大。”

  让基层干部们欣慰的是,区领导对城中村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协助街办、社区处理难题;市直有关部门的人员也常下基层实地指导,工作的进度大大加快了。目前,两地的集体经济组织都已转制,按照转入户籍的时间、年龄以及置换房屋等条件相应地折股量化,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股民。尽管累得够呛,可社区干部们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有上级支持、政策助力、群众信任,任务一定能够完成!”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市域城镇化、建设宜居和谐城区的必由之路。杏花岭区委书记魏民说:“我们要始终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城中村建成布局合理、商业服务繁荣、配套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良的新型社区,让辖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人居环境、生活质量都有一个质的提升。”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