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2011深港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建筑是城市的生命基石

admin 2011-12-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5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首次举办,由张永和策划,以“城市开门”为主题,初步构建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2007年马清运策划的“城市再生”主题首次与香港联手,创造出“双城双年展”的互动模式;2009年欧宁以“城市动员”为出发点,探讨了当代城市的多方面可能性;2011年,第四届双年展,中方终于忍不住选用外国人了!被认为过于空泛的“城市创造”主题及难脱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身影的质疑在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看来都算不上“问题”,因为“失控是正常的”,一个成功的主题无需赘言。他坚信,“城市是建筑发展的实验室,而
OCT展馆“街道”展品。
OCT展馆“街道”展品。
双年展市民中心展馆展品。
双年展市民中心展馆展品。
OCT展馆“发展第一世界”展品。
OCT展馆“发展第一世界”展品。


  2005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首次举办,由张永和策划,以“城市开门”为主题,初步构建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2007年马清运策划的“城市再生”主题首次与香港联手,创造出“双城双年展”的互动模式;2009年欧宁以“城市动员”为出发点,探讨了当代城市的多方面可能性;2011年,第四届双年展,中方终于忍不住选用外国人了!被认为过于空泛的“城市创造”主题及难脱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身影的质疑在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看来都算不上“问题”,因为“失控是正常的”,一个成功的主题无需赘言。他坚信,“城市是建筑发展的实验室,而建筑也一直是城市获得生命力的基石”。

  外国策展人也能改变观众对城市看法

  为什么选择泰伦斯·瑞莱作总策展人?瑞莱说,“世界上最早的双年展是威尼斯双年展,这也成为现在很多双年展模仿的对象。但是威尼斯双年展没有一次选用本国人作总策展人,邀请国际策展人已成为常态。”

  对于外来人不够本地化的质疑,瑞莱说:“任何策展人在信息了解上总有灰色区域,所以我邀请了许多优秀人士加入团队。”他认为,若本次策展人仅来自深圳或广州,可能他们对深圳的了解多一些,但对美国或其他地方的了解就没那么多。策展人的任务并不是对主办城市有多么深入专业的了解,而是要改变观众对这座城市的看法,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双年展展馆的特色灯。
双年展展馆的特色灯。
双年展OCT展馆“彩绘都市”中的展品。
双年展OCT展馆“彩绘都市”中的展品。

  地震应急展 水杯床垫展示基本生存

  对于本届双年展主题“城市创造”,瑞莱说,“我认为本届双年展的主题突出显示了在建筑和城市非常明确、重要的关系。城市过去一直是,未来也将继续是建筑发展的实验室,建筑也一直是城市获得生命力的基石。本届双年展就是想反映全球不同的城市文化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有时这些文化互相矛盾,有时又具有出乎意料的兼容性和互补性。”

  记者跟随瑞莱一起探过国家馆。在智利馆的“给我避难所”展览现场,床垫、饮水机、枕头、水杯等地震应急元素都可以找到。策展人Sebastián Irarrázaval说,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0年智利康塞普西翁市里氏8.8级大地震都造成重大伤亡。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强调并告诉人们在灾难发生时要注意的基础求生元素。该展览使用了建筑作品、视觉物件和技术创新,都是对不安全语境中的“基本”及“创新”概念的实验。参观者可以自由休憩,或坐或躺,还可以喝水。

  紧临智利馆的是奥地利馆。参展的奥地利建筑师Sandra Manninger说,奥地利政府每年会邀请地产商参加一些保障房的竞赛,以提高他们对民众居住的关注度,也逐渐让建设普通住宅成为一门艺术。她认为能在这么大的空间里看到这么多展览和同行的作品,还能与本土的大学和来访者分享交流,不枉此行。

  是否每个展览都能回应总主题“城市创造”?瑞莱毫不讳言,这个展形式上有些像威尼斯建筑展,似一个同心圆的概念。主展是中心,其次是外围的国家馆,它们与主题对话并升华主题,且符合总主题。他强调,城市最需要的不仅是“建筑”,还有“家”。荷兰和奥地利花了很多时间提升住房的质量。

智利馆的“给我避难所”展,以水桶为灯。
智利馆的“给我避难所”展,以水桶为灯。
芬兰馆展品。
芬兰馆展品。

  巴林王国“渔村升级”启示录

  开幕当天,记者在市民广场看到瑞莱策展的“超轻村”项目,一些轻便小木条搭建的小木房让记者想起中国建筑师王澍在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专业展特别荣誉奖的“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瑞莱说,这就是这位建筑师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创作的。因为在广场上既不能挖地基,建造物也不能直接接地,挑战设计师构想出建造物需使用的最轻材质,并发挥最大效用。而使用轻型材质也引出其他建筑本质问题,尤其是永久性与暂时性建筑的差异及这些概念怎样影响城市。在超轻型村庄这一实例中,每组建造物都将在城市的各个部分重新安置,由此,它将在中途不断“游牧”,并贯穿整个双年展。

  将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搬到本届双年展的还有在OCT主馆展出的“再生,巴林王国”。这个作品曾获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国家馆金狮奖。瑞莱说,30年前巴林也是小渔村,与深圳有些相似。随着巴林的开发,海岸线上的小渔屋几乎全被房地产商瓜分殆尽,稀有的几间房屋在艺术家的坚持下保存下来。将这些渔屋搬来深圳,在瑞莱看来是一种诗意的行为。他说,“在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从这些屋子身上可以回望历史,或许会找到一种共鸣。怎样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既能维护历史,又能保留历史,这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超轻村”项目展品。
“超轻村”项目展品。
“6小于60”展览一部分,市民可边乘坐公交车边观看6个城市的纪录片。
“6小于60”展览一部分,市民可边乘坐公交车边观看6个城市的纪录片。

  失控是正常的 税是最头痛的

  20年前,瑞莱做MOMA的策展人时,想控制每件事和细节。后来他意识到这不可能,因为展览失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尽量避免不可控的因素发生。

  瑞莱说,“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策划双年展,之前在MOMA,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了14年,我感觉展览在全球化方面做得越来越多,成为新常态,也是一种文化交融的现象。”

  在世界各地举办双年展,最大的挑战通常来自物流。国际双年展展示来自各国的空间概念,展品都要远涉重洋地运来。瑞莱笑言,“我最大的挑战是熟悉与中国相关的关税等法律法规,之前没想到做完这个展览后我会对中国的税制和法律法规这么熟悉。”虽然瑞莱在双年展开幕致辞中感谢深圳市政府的慷慨支持,但也表示再大的预算都不够用,因为有许多脑力劳动无法用金钱衡量。据组委会介绍,此次双年展含展览的所有费用共花费1900万元人民币。

2011深港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建筑是城市的生命基石

  荷兰建筑协会会长Ole Bouman专访

  中荷建筑师为“蚁族”设计

  晶报记者 李海若/文

  荷兰建筑协会(NAi)会长欧雷·波曼(Ole Bouman)说:“几百年来荷兰一直在与海争地,以获得足够的空间满足荷兰人对城市梦的追寻。”也许正是这不懈的追求,才有了今年深港双城双年展上荷兰建筑协会主导的“住宅的使命”展。这个展的风格不似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的央视大楼“大裤衩”那般乖张犀利,最大的空间也不超过30平方米,却倾注着强烈的现实情怀。这些专为中国“蚁族”设计的房子,将于明年在北京回龙观正式实施。

  为百万毕业生设计优质住宅

  Ole Bouman说,建筑双年展今年已经做到第四届,这对深圳而言是一个重大城市事件。他很高兴能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做这个保障房的展览。这个项目,是由荷兰建筑协会(NAi)牵头,位于华侨城的创意中心的主馆。NAi带领了五个荷兰建筑事务所,包括荷兰NL建筑事务所、Arons& Gelauff建筑事务所、NEXT建筑事务所、Barcode建筑事务所和KCAP事务所,以及五个中国的建筑事务所,包括都市实践、标准建筑事务所、NODE、O-Office和中央美术学院。

  为什么会选择“住宅的使命,荷兰与中国建筑师为蚁族而设计”为主题?Bouman解释说,因为在中国一些大城市有上百万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居住,他们付不起昂贵的房租,居住条件恶劣,被称为“蚁族”,他希望能为一些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大学生设计他们住得起的优质住宅。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投资。Bouman表示,虽然一个项目不可能解决所有“蚊族”的居住问题,但是可以先做一些实验和探讨,之后再继续为其他人群,如从事工作多年买不起房的外来城市人口建造他们能住得起的优质保障房。

  中荷交流保障房设计

  事实上,荷兰的保障房建设早有历史。Bouman说:“10年前,荷兰有36%的房屋都是社会保障住房,也就是公租房,这个比例居欧洲第一。”

  Bouman说,一些著名的设计师不遗余力地为改善普通人的居住环境做贡献。20世纪初,很多荷兰建筑师都在尝试,希望能为普通人提供很好的建筑设计。二战后,荷兰房屋损坏严重,带来了新一轮的房屋建造潮,但更多的是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再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有了全新的趋势,开始关注建筑的人情味。建筑师不仅想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还要创造一种城市的或者公共的空间,让大家可以互动,真正地享受城市生活。

  “深圳是一个很有活力、很整洁的城市。通过双年展,我们看到了深圳对大型事件有很好的执行力,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我希望这个展览能继续办下去,更希望它不仅让大家聚在一起,看展览,还能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更多一些互动。双年展开幕式给我的是从A到B,点对点的比较静态的感觉。我觉得以后可以往多点对多点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在更加开放、活跃的空间里,增加一些互动和交流。通过这个展览,城市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传达怎样信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Bouman说。

  荷兰建筑经验分享

  在过去100年里,荷兰一直都在跟大海争空间,建筑师也一直努力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Bouman说有五大方面见证了荷兰建筑的发展,希望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是这些年里荷兰注重加强合作,如资本和劳动力以及上中下级之间的合作,比如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等。

  二是很好的管理。愿意接受专业人士的批评和公众的职责。

  三是建筑设计界长期的努力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四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带动了住房需求的增长,是荷兰住房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中国也已经知道了改善住房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五是住房市场上需要一个租房市场,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6小于60”策展人David van der leer:

  “不到60岁”的6城启示录

Rochelle Steiner和David(右)
Rochelle Steiner和David(右)

  晶报记者 李海若 实习生 谢心遥/文

  “6小于60”是本届双城双年展最富创意和吸引眼球的策划之一。全球6座小于60岁的城市成了“一座城”,汇集在一个展厅,展示了各自历史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2月8日,来自美国的主策划人David van der leer和团队成员Rochelle Steiner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跨学科团队 跨越几大洲

  David van der Leer策划过多次成功的展览。2011年5月他和旧金山团体“未来农夫”合作的“间歇”展在博物馆和纽约市向公众开放,曾在鹿特丹010出版社、OMA、纽约史蒂芬·霍尔工作室担任编辑和策划。

  在本次双城双年展上,David和他的团队成员Rochelle Steiner又为深圳带来了力作:6小于60。David 介绍,“6小于60”是由南加州大学(USC)建筑学院、电影艺术学院和Roski艺术学院共同策划主办的一个合作研究实验及互动多媒体展览。它由科研教学人员、研究伙伴以及建筑、设计、展览策划和交互媒体领域组成跨学科团队,研究分析了6个仅仅在过去60年间出现并急剧变化的城市,包括昌迪加尔(印度,1953)、巴西利亚(巴西,1960)、哈博罗内(博茨瓦纳,1964)、拉斯维加斯(美国,20世纪60年代)、阿尔梅勒(荷兰,1976)及深圳(中国,1979)。David再三强调,这个项目覆盖了世界几大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一个跨学科团队的成果。

  流动大巴播放6城启示录

  David说,此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将6座未满60岁的城市汇聚在一起,研究这6座城市的意图、目标、催生因素以及整体规划,让参观者能够了解新市镇的建设过程是如何展开的,什么样的发展让它们有了今天的样子。展览包括与每一座城市有关的人口增长、生活质量、工业发展、文化特点和经济成果的数据,涵盖60年来发展的地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情况,这些相关条件对这6座城市的景观、位置以及它们对全球的发展的影响。

  此次展览采用触屏方式,以图表化、视觉化展示6座城市的信息和数据,让参观者置身其中,感受每一个城市的故事,分享不同城市之间的相关对比。

  David还将通过一系列的影像艺术作品,以及自12月11日起、为期3周的每日流动巴士穿行于深圳各地,向深圳人播放6城纪录片。他们试图通过视觉印象诠释发展中的城市和已经规划好的城市之间的区别,在不同的地理和政治条件下出现并成长的6座城市有何不同,以及6座城市给未来新城市提供了怎样的范式。

  中西文化差异中共荣

  David说,他和他的团队非常喜欢深圳,因为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城市。把深圳列为6座城市之一,也是看到了深圳的快速发展模式,对其他城市有示范作用。

  深圳的发展与其他5座城市有什么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哪里?David说,总体而言,西方文化有更严谨的逻辑思维,东方文化更崇尚结构、融合方面的模糊判断。中国人对建筑更关心的是居住,西方则倾向于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体现,不存在孰好孰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在差异化中呈现共荣共生,彼此借鉴和融合。

  对深圳的交通、城中村、绿化,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增长,David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深圳地交通有待改善,城中村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瓶颈,要合理开发建设。不过,David说,自古以来城市化的发展都会存在问题,无论是预期内的还是预期外的。只要打开思路,向其他城市学习,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解决。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