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雨洪设施将成“标配”

admin 2012-08-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雨洪管理利用的原则,是通过巧妙而自然的设计或强制规定,让更多的雨水以自然的方式(下渗、蒸发)顺利进入大自然水循环系统,而不是在暴雨时段冲击市政管道。

  雨洪管理利用的原则,是通过巧妙而自然的设计或强制规定,让更多的雨水以自然的方式(下渗、蒸发)顺利进入大自然水循环系统,而不是在暴雨时段冲击市政管道。

  近日,北京市水务部门透露,他们正与北京市规划部门协商制订相关规定,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建蓄水池等雨洪管理利用设施,否则项目不予审批通过。

  北京“7•21”暴雨灾害过后,部分建筑和社区的排水设计与管理因存在严重问题而被淹,随即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开始积极出台或着手制定相关政策。

  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对此均表示,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雨洪的排、蓄、利用问题重视程度已由当初的指导性意见上升到法规层面;另一方面,相关规定由之前的指导、引导到现在的强制,能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开发商在建筑和社区排水设计与管理问题上的行为。

  “雨洪的管理利用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通过巧妙而自然的设计或强制规定,让更多的雨水以自然的方式(下渗、蒸发)顺利进入大自然水循环系统,而不是在暴雨时段冲击市政管道,这才是最重要的。”ECOLAND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唐艳红对此表示,此外,对既有老社区建筑和道路的雨洪管理改造措施,也应加强优化。

  从指导、引导到强制

  记者通过查阅最新出台的相关政府文件发现,今年4月27日正式出台并于7月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节水标准和规范进行节水设施设计。节水设施其中包括再生水回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从中可以看出,其中只有“应当”为关键词,并不具备强制性。

  在此之前更早的相关文件中,记者进一步查证后同样发现,上述规定也并没有强制性。

  自2000年12月20日起开始施行的《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称:“绿地、道路应当建设低草坪、渗水地面,使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关键词依然是“应当”。

  200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中,也有过安排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要求,但关于收集利用系统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设计标准都不明确,更多地是起指导作用。对操作人如何落实、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及之后的审批监督怎么办,也都没有详细说明。

  2007年,北京市规划委还曾出台过一份指南,但仍然偏重于在技术上如何做好规划设计指导。

  对此,北京市规划设计院总体所副所长鞠鹏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0年到现在,尤其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北京市以市政府文件名义开始执行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其实是提高了这些年来在雨洪管理利用问题上相关规定的地位。“之前只是规划委、水务局等部门在提此事,一是没有立法;二是没有上升到市政府的文件要求。所以,部门出台的暂行规定、指南,它的法律效力以及强制执行度都不是很高。”

  北京“7•21”暴雨灾害过后,多处新旧建筑和社区因雨洪利用设施规划设计与管理缺失,造成严重灾情(详见本报8月1日报道)。因此,为加强全市雨洪利用设施的推广,北京市水务部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正在与市规划部门联合制订相关政策,其中拟规定,新建建筑在提交规划方案时,必须规划蓄水池等雨洪利用设施,否则不予审批通过。

  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主任李会安介绍说,此前媒体报道的封闭式雨水收集池每立方米奖励500元,是过去北京市曾经用过的一个标准。目前,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正在制订新的奖励办法。

  “政策层面对雨洪管理的重视程度已经由原来的指导、引导转化为现在的强制。”鞠鹏艳对此表示。

  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

  据记者了解,今年北京市将新建蓄雨池、人工湖、下凹式绿地等集雨工程230处。再加上目前已有的800余处,年内全市将拥有蓄水池等雨洪利用设施上千处。主要的集雨方式包括铺设透水路面砖、建下凹式绿地、修建蓄水池等。

  李会安表示,建筑物建蓄水池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设标准,并不是单纯按建筑物占地大小决定,而是根据其降雨时产生的径流来决定:“有的小区很大,但是绿地很多,下雨的时候很多雨水都下渗到了地下,从地面流到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很少,这样的小区就不用建设很大的蓄水池;如果相反,小区地面硬化很多,下雨时路面就会产生很大的径流,那就需要建设比较大的蓄水池。”

  “这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因地制宜的选择。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上有很大进步。”鞠鹏艳说。

  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张播却对记者表示,其实新建建筑没有必要建蓄水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来解决雨洪调蓄问题,设计上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调节雨洪。“把日常的雨水利用做好最重要。”

  据唐艳红介绍,雨洪管理,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对雨水的综合利用,而在此问题上,其实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雨水利用仅局限于收集水来浇花草、洗菜等。而实际上,雨洪管理是更广泛的一个生态循环规划设计概念。自然地表通常的降雨总量中,约一半的雨水会下渗涵养地下水,其余近30%自然蒸发,而仅有不到20%的水属于地表径流。“事实上每个新建筑都在加重旱涝隐患,当这些地表逐渐被建设的屋顶、地面和过多的硬质铺装代替,可能九成以上的雨水都成了地表径流,仅靠单一的建设硬化的蓄水池等雨洪管理设施,难以解决雨水的综合问题。”

  根据ECOLAND易兰公司多年的国外景观设计实践经验,唐艳红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解决雨洪管理利用难题一定要做好地上、地下两方面的综合规划设计和法规管理。

  首先是地表层面。在国外先进国家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例如:地面规划报建时需要对可渗透地面的百分比进行强制性规定,实质上与绿化率是不同的;还要科学计算百年暴雨时地表径流在建设用地范围内消化的时间,以减缓市政管道排水高峰期的压力;另外建设前与建设后的地表径流一般要求达到一致,不能过度破坏自然生态。

  其次是地下层面。规划设计与市政建设还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各部门对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的量化标准还不够严谨;监管部门还需要定期检查、清理管道工程,提高接收处理瞬时暴雨能力;新建筑首层平面也要高于百年暴雨等高线,不适于居住的低洼地带可作为人工湖、休息活动区、水上公园等娱乐场所,作为洪水的缓冲区。

  中铁建设集团总工程师贾洪、中国中冶(601618,股吧)相关负责人等多位开发商代表均对记者表示,在此之前,开发商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的确很少有人详细考虑过雨洪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正在制定的上述强制性政策,对开发商和业主其实都是件好事,费用上不会增加多少,主要是在土地利用率上稍微有所改变。”贾洪说。

  除此之外,据记者了解,北京“7•21”暴雨灾害中被淹情况最多的其实不是老建筑和老社区,反倒是新建筑和新社区,但老建筑、老社区的雨洪管理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对此,唐艳红表示,这些老社区建筑可以通过市政工程把更多硬质地面软化,局部可以开挖旱井蓄水,以减少雨水高峰值时排入市政的雨水量,“同时也需要提高新建工程的规范设计,对其衔接的市政管道进行一定的改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