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景观设计学》“能效景观”

admin 2014-06-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多数景观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生态、生产、审美、启智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因其在水、电、燃料、阳光和风等资源的消耗上成为了城市的“负担”。从大尺度的规划层面,到小尺度的细部设计层面;从城市的能源消耗模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本期中我们关注于在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中如何真正地将能源集约意识转化为低碳、可持续的落实手段,从而创造高能效的景观、高能效的城市,乃至一种高能效的生活方式。



 

  多数景观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生态、生产、审美、启智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因其在水、电、燃料、阳光和风等资源的消耗上成为了城市的“负担”。从大尺度的规划层面,到小尺度的细部设计层面;从城市的能源消耗模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本期中我们关注于在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中如何真正地将能源集约意识转化为低碳、可持续的落实手段,从而创造高能效的景观、高能效的城市,乃至一种高能效的生活方式。

  本期的“观点与评论”栏目从多个角度对“能效”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江亿院士对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的主张;《通过城市规划改变人类行为迈向节能》一书作者Petra Stieninger倡导“从能效城市对能效者”,并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参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编制的ATKINS对于低碳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铁汉生态围绕如何使低碳和生态技术渗透到景观建造中的诸多具体环节进行的探讨;中国南方首个被动式住宅的设计师Peter Ruge对于被动式房屋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展望;常志刚教授对于我国景观照明的现状与能耗的辩证思考。

  “原创实践”栏目收录了包括东莞市万科建研中心生态园区、纽约绿色循环堆肥中心、荷兰海牙A4能源森林景观在内的多个最新国际景观/建筑设计实践。


  “探索与过程”栏目中的两个项目,在常规的生态及社会认知框架下被定义为“非常规能源景观”,并通过对产权划分及非正规经济这两方面细致入微的理解而塑造,尤其是“重叠城市”这一项目,其重新划定了休斯敦的城市边界并重置基础设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巧妙区别于现有城市系统的策略,其中能源效率将为城市带来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详细内容欢迎参看《景观设计学》2014年第3期“能效景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