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甲午海战110周年 广州将建邓世昌广场

admin 2004-05-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年是甲午海战爆发110周年,广州将建邓世昌广场,激励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center][img]/upload/news/200451411713875.jpg[/img]邓世昌遗像 [/center
今年是甲午海战爆发110周年,广州将建邓世昌广场,激励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center][img]/upload/news/200451411713875.jpg[/img]邓世昌遗像 [/center]   历史翻回1894年9月17日,在中国黄海爆发震惊中外的“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出生于广东番禺龙导尾乡(现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的青年军官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   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铸军魂示民族风骨,抒浩气壮祖国山河”的浩然正气,永远激励中华民族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继承遗志   六位后人投笔从戎抗日   在甲午海战110年后的今天,记者来到邓世昌的出生地———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当年邓氏家族的数幢青砖楼房历经岁月的洗刷,仍屹立在都市高楼的环抱当中,唯独邓世昌出生的小砖房由于城市开发,现已拆剩外墙和一扇“趟栊”。在邓氏宗祠即邓世昌纪念馆前,邓世昌的侄孙、86岁的邓权民老人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追述邓氏家族满门忠义的一宗宗往事:   邓世昌殉国后不久,他的家人曾专门将邓世昌曾用过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朝服和上朝时戴在手指上的“斑子”送给邓权民的祖母,以资纪念。邓权民的祖母常拿出这些遗物教育邓权民兄弟,要他们继承叔公的遗志,精忠报国。可惜这些遗物在抗日战争时期散失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次年日寇侵华,邓权民被派到军政部第23补充兵训练处,专门训练新兵。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国民党掉转枪头打共产党时,他毅然辞职回乡。后又拒绝国民党2万银元券的“迁家费”,坚决不到台湾去。   投身抗日的邓氏后人何止一个邓权民!就在抗日战争时期,邓权民的哥哥邓尧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另一哥哥邓渭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4期;妹妹邓婉华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是广东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女学生之一;弟弟邓光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而小堂弟邓焱民则在1942年参加了抗日谍报工作,先后投身抗日战争。邓权民屈指一算,抗战期间在广州的7位邓氏后人中,就有6位投笔从戎抗日。邓权民感慨地说:“我们邓氏祖辈真是侵华日寇的世代死对头啊!”   邓氏宗祠   浩然正气令日寇丧胆   邓权民告诉记者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唯独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却有一些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当时在广州搞抗日谍报工作的邓焱民向日寇军官打听内幕,一个日寇军官透露: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记者随同邓权民瞻仰邓世昌纪念馆,但见这座占地4700平方米的百年庭院内古木森森,建筑雕梁画栋,极具岭南特色。该馆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广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和广州市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到这里参观、学习、瞻仰的中外来客络绎不绝。   在右花园内,我们见到一棵苹婆老树枯木逢春。这棵邓世昌当年亲手种植的苹婆树,树干在1991年曾被台风刮断,眼看回生无望,却又在树头部分抽出了两处新芽来,现已长至胸径近   20厘米粗。更奇异的是,树干的枯木,又长出一只冠径30多厘米的大灵芝。当地的群众称,这寓意着这里人杰地灵,寓意着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永远激励我们振兴中华。   海珠区文化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今年9月17日是邓世昌殉国110周年。为弘扬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中华民族气节,该区准备以邓氏宗祠为核心,将其拓建成23400平方米的邓世昌广场,集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区博物馆、书画家协会等于一体,将其办成广州市的文化亮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浴血御侮精神中华民族丰碑   海军某两栖装甲团团长陈昌锋:   甲午海战的失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伤痛点,但也是中华儿女向帝国主义列强进行顽强抗争的一个冲锋号角,千千万万优秀的炎黄子孙正是在这一号角的激励下奋起反击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而吹响这一号角的正是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将领。多少年来,邓世昌那“国亡我耻不偷生,血洒海疆卫国魂”的英雄形象,一直是中国军人的楷模,是中国军人心中的偶像!   现在我海军越来越强大,装备也越来越现代化,战斗力正在突飞猛进地增强,英雄的故事和强大的国力、军备是我们保家卫国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陆战猛虎连指导员宋海蛟:   邓世昌的英雄故事在部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每年新兵入营的时候,部队都要放映《甲午风云》等一系列爱国主义影片,而每次看到邓世昌指挥清军在黄海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后为国捐躯的情景时,官兵都是一片肃静,那种悲痛深埋在每个官兵心底,英雄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甲午风云》我看了不下8遍,每看一遍就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中国军人是看着邓世昌的英雄故事长大的,他那种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为了祖国甘洒热血的大无畏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新一代陆战猛虎连的官兵们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征程中勇往直前,猛打猛冲,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革命军人!海军十佳陆战队员、优秀班长向阳天:   邓世昌是我们战士心中的偶像,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我们战士来说,是一部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教科书,教育和引导我们在迎接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勇立潮头,刻苦训练,苦练杀敌硬功,时刻准备为祖国利益而战。   近代中国首批优秀海军将领   1867年,左宗棠在福建设立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船政学堂,年仅18岁的邓世昌毅然辞别父母入福州船政学堂攻读,毕业后被派到建威舰。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年底回国。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驶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斗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甲午海战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光绪皇帝为之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