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故宫缓冲区内平房可以修缮 新建筑近期不会拆

admin 2004-09-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主要采取“微循环”和“有机更新”方式,缓冲区内新建筑近期不会拆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缓冲区内并不是不可以搞建设,划入缓冲区内的条件
  主要采取“微循环”和“有机更新”方式,缓冲区内新建筑近期不会拆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缓冲区内并不是不可以搞建设,划入缓冲区内的条件简陋的平房,仍可通过“微循环”和“有机更新”的方式来改造。      缓冲区内不是不可以搞建设      9月4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文物局初步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保护缓冲区的两个备选草案,并开始在网上征求市民意见。据了解,缓冲区的划定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故宫周围的历史原貌,同时还考虑到这一区域内建筑的高度、尺度和街巷格局应与故宫的传统风貌相协调。    [img]/upload/news/200491510514289.jpg[/img]      ▲缓冲区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故宫周围的历史原貌。IC供图      很多市民对缓冲区内如何保护也提出了建议。有些居民认为缓冲区内就不能再动,住在缓冲区内的居民担心住房条件的改善会受到影响,难以解决。      梅宁华昨天表示,这一点请市民放心,缓冲区内并不是不可以搞建设。据调查,缓冲区内绝大多数是历史文化街区,旧城的30片历史文化街区有14片在皇城。缓冲区第二方案中包括的什刹海、锣鼓巷都是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保护的原则,这些街区也是要逐步改善建设,只是要符合与故宫风貌相协调的原则,保持现有风貌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住房改善。缓冲区内的建筑高度限制为9米。划入缓冲区内的条件简陋的平房,主要是采取“微循环”和“有机更新”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也就是不会成片拆除改造,而是逐院逐屋地修缮。      市文物局将进一步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而对于划入缓冲区内,与原有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如何处理。是否必须立即拆除,梅宁华说原则上划入缓冲区内,与原有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经过逐年的改造,要使之逐步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协调。考虑到实际情况,近期不会对新建筑马上进行拆除。      据了解,郑孝燮、谢辰生、王世仁等专家也一直赞成第二方案,并希望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使现已划入缓冲区的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和控制。市文物局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网上投票      八成投票者赞成较大范围划缓冲区      第二方案暂时领先,市文物局局长透露曾有包括王府井在内的第三方案  [img]/upload/news/2004915105221417.jpg[/img]       方案一:缓冲区范围为皇城范围。缓冲区面积597公顷。即北京皇城的保护范围。东至东黄(皇)城根,南至东、西长安街,西至西黄(皇)城根、灵境胡同、府右街,北至平安大街。      方案二:东起安定门内大街、东黄(皇)城根、规划历史博物馆东侧路,南至正阳门,西至规划人民大会堂西侧路、西黄(皇)城根、鼓楼内大街,北至北二环路。      本报讯(记者秦文)      从9月4日开始,故宫缓冲区的两套方案在网上征求市民意见,截至时间是9月30日。      截至昨天上午10点,登录市文物局网站参与投票的市民共有1638人次,其中1420票赞成第二方案,即更大范围保护故宫周边的风貌。占到了参与者的86.6%.      据市文物局方称,在第二天出现过投票人数突然增加,开始没有对投票的IP地址进行限制,有恶意投票的情况,最多一天竟出现了9千多张选票。后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解决。      网站上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绝大多数是赞成第二方案。附近的有些居民虽然房子简陋,但仍然表示为了使故宫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仍赞成第二方案,希望保护范围大一些。      也有群众希望保护范围更大一些,建议涵盖包括二环以内的旧城,但从实际出发无法做到。      据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介绍,建立故宫缓冲区曾经有过3个方案,第一方案是以皇城为界;第二方案是在第一方案基础上扩大了南北两侧的范围;曾经有过的第三方案范围更大,东至东单,西至西单,之所以未能提出第三方案,因为经过对比研究发现,现状很难改变。他透露,第三方案把王府井也包括在内,但以现在的实际情况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控制建设的难度也较大。而目前,第二方案涉及的范围控制得比较好。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