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四设计机构武汉都市中心区布局研究

admin 2004-12-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center][img]http://www.landscapecn.com/upload/news/2004122415115843.jpg[/img]中规院方案[img]http://www.landscapecn.com/upload/news/20041224151216686.jpg[/img]
[center][img]/upload/news/2004122415115843.jpg[/img] 中规院方案 [img]/upload/news/20041224151216686.jpg[/img] 北京大学方案 [img]/upload/news/20041224151235161.jpg[/img] 同济大学方案 [img]/upload/news/2004122415133127.jpg[/img] 武汉院方案[/center]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聚集了现代城市最强的活力,凸显出城市最精彩的魅力。武汉中心区的发展战略,归根到底是创造更强的资源凝聚力、知识创造力和环境持续力的现代化都市核心区。   武汉历史上拥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但今天武汉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城市中心”。长期以来,由于实际的功能重复和缺乏协调,没有能够自然形成一个全市认同的中心。武汉城市中心一直是以传统商业为特征,商业随着客源而分散,现代服务资源和领域商业竞争的加剧,使城市商务活动更加市场理性,而商业服务规划分级体系,受到土地区位价值规律的挑战,城市中心感进一步被削弱,出现了“武汉中心在哪里?”的质问……   今天,如何制定一项目标定位明晰、功能结构合理的中心区发展框架,在继续保持武汉中心区的繁荣基础上,打造面向国际的现代化都市中心区,继续为武汉城市持续发展赋予勃勃生机。   寻找四个答案   中心区是城市中高度城市化的地区,集中体现了城市工程科技和社会财富水平。在世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普遍围绕中心区进行。在我国,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均已启动综合整治措施,重构中心区的布局、交通和商业网络。城市的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心极化过程将成为武汉近期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特征。为建设具有国际化的武汉中心功能和形象,需要构筑高效率、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中心区发展构架。   1、中心区有多大?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区域辐射功能的直观和集中体现。中心功能越强,空间范围越大,空间凝聚力越高。城市中心区因其边界和容量的不断变化而呈现一种变迁的状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中心区经历过一个“繁荣—衰退—复兴”的过程,而武汉市内环线地区一直是人口和城市活动最密集的区域,需要通过调整城市空间来缓解现有中心区的复杂和矛盾问题。   2、主导功能是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地区之间,竞争着有限的发展资源,中心区空间的高价值也需要更加适合的主题来实现,为此中心区的总体功能定位,既要与城市现实际条件相适应,又要有前瞻性的引导。   3、商务功能区在哪里?商务活动是武汉城市中心区现代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建设高外向度的商务功能是城市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分。目前,武汉具有类似商务中心功能的地段有多处,武广世贸圈是当前人气最旺的传统商贸地段,沿江的永清商务区规划建设定位是“独具滨江特色的高品质商务综合区”,建设大道金融街聚集了武汉市最多的金融机构,江南商贸区提出建成世界五百强总部区,武汉新城的中心区拟建成生产性服务中心,多方极力推动的王家墩则在艰难启动。   4、传统中心怎么办?传统商业中心需要向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集聚转型,那么武汉传统的中心何去何从,科学引导传统的中心区转型,包括通过旧城改造疏散中心传统功能,提升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和塑造中心形象等重要战略内容。   给出的选择   1、调整中心区范围、加强两岸联系,在滨江地区构建多核心的都市中心区。从整体出发考虑武汉沿江集中的服务功能、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等,有步骤地整合和提升中心城区占据优势的“住、购、学、游”等服务功能,在加强过江交通走廊建设的同时,构筑一个在较大范围中的相对集中的多核的中心空间区域,通过优化功能、用地调整和路网改造等,不断增强中心区的空间集聚效益。   2、构筑要素多元化集聚的高端服务业,以面向国际的现代都市功能为主导。随着武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化,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武汉市需要一个能够更加体现出高价值、流通性和规模经济特征的现代都市功能,体现金融和商务服务、管理和控制、创造性产业及文化和旅游功能等四个功能领域的集聚,以汇集武汉最宝贵的都市资源。    3、实现中心区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建设与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方向相匹配的都市核心。规划选择两江四岸地区为突破口,构建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功能核心区(即中央活动区CAZ)。挖掘和发挥临江地区的潜在优势,整合和协调城市现有商务空间,明确城市高端商务和高级金融资源的聚集方向,强化对区域管控、研发和营销集聚的核心功能。   4、坚持平方公里规划理念,严格保护老城风貌地区,推进汉江两岸地区的用地调整和空间优化。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平方公里规划理念,遵循“两个不超过”的原则(即改造后的入驻人口不超过原有人口、建设总量不超过原有的建筑总量)疏散老城区,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环境质量。在严格保护老城风貌地区的基础上,以开发新汉江为中心城改造的近期重点目标,推进中心地区调整和空间优化,改善交通、提升功能,重现历史文化精华,彰显城市环境特色,将滨水景观融入具有时代感的中心区。   “多心”的武汉    历史上武汉由于长江、汉水的自然分割,形成了三镇鼎立的独特格局,也自然形成了分立的中心。打开武汉城市地图,武汉传统的沿江地区仍旧是都市活动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有着历史的辉煌、两江交汇的壮丽、现代的节奏和华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岸夹江”的中心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长盛不衰的繁华是武汉城市的魅力所在。今天,这里的交通和环境条件虽然得到逐步改善,但却呈现出诸多的现实矛盾。   1、商业中心外移,武汉的中心感模糊。受到中心区过高的土地价格、交通不便、市场资源约束等影响,以“薄利多销”为特征的传统商业不断转型和外迁,传统餐饮业随客源而集聚和连锁经营,进一步削弱了闹市中心的集聚程度,使城市中心变得更加模糊。   2、三镇中心功能相互竞争,没有真正的城市中心。由于过江交通的阻碍,相对独立的三镇中心未能集聚在一起,而现代通讯、商务、物流、证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使武汉建立华中地区最强大的新中心又面临着区域性的竞争。   3、现代服务业集聚方向上“多家”争夺。目前武汉具有类似商务功能的地区有多处,这些地区的竞争使本身就相对缺乏的区域商务资源更加分散,使得武汉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在不确定中失去先发的优势。   4、中心区陷入高密度、高成本的发展。武汉中心城人口密度持续不断上升,城市历年维护资金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高于同级城市平均水平,对中心区更新改造压力增大,也减弱了城市发展再投资的力量。   5、中心区功能单一。武汉内环线以内地区依旧是传统商业和居住功能的单一集聚,现状的居住、商业、办公用地占据很大的比例,区域性商务和文化设施不足,势必影响中心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功能的多元化和吸引力提升。   6、旧城改造任务艰巨,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大量的危旧房急待改造,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保护,拥挤的交通条件需要改善,低效的空间格局需要梳理,衰退环境特色需要重塑。    四家战略   北京大学———功能复合的中心   以长江和汉水交汇之处为圆心,三城各自的核心区在此靠近,形成城市的复合中心区,承担城市的金融、商贸、文化和行政功能,构成“两轴三城、多核放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战略。   完善“三城”是通过功能分工、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等使武汉市成为一个经济高效、布局合理的城市;突出“多核”是根据三城的分工分别建设相应的城市功能中心,汉口重点建设金融、商贸中心,武昌建设科教、政治中心,汉阳建设文化中心,青山、沌口、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产业中心。   同济大学———都市核(UC)   构筑一个沿江廊带型的都市核,带动核心区域的复兴,在长江二桥、过江隧道、解放大道和沙湖之间,规划“都市核”(UC),强化形成武汉组合型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都市核作为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直接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之区域精密控制内核,扭转汉口、武昌、汉阳离散的态势。   同时,建议搬迁建设大道金融街道,保留王家墩地区为“都市绿肺”、高级住宅和私人航娱用地,待条件成熟再行开发;将汉口永清片并入江北商贸区,成为都市核的组成部分。   武汉院———中心在江边   构建“内强外优”的都市核心区,即整合城市主要服务功能,在中环线内构建涵盖商业、商务、政务、文化、教育、科研以及居住等综合功能的核心城。   一是统筹布局生产性高端服务功能。构建“T”字形的武汉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核”,在吴家山、鲁巷建设武汉的两大副中心,引导城市向外拓展。   二是建设国际化功能区。建设王家墩中心商物区(CBD),并设立华中地区的期货交易中心。在武汉新区墨水湖南岸建设领事馆区,在墨水湖、青菱湖畔建设国际居住社区。 三继续坚持三镇均衡发展的思想,各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四是疏散旧城中心区功能,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特色。 中规院———城市轴心 采用“三镇双城、服务轴心”的空间结构策略,在“三镇鼎立、共同发展”的目标之下,在长江北岸和南岸,按照两个“城市”的模式来组织空间和功能。在武汉三镇之间建立一个强大的、面向区域的“城市服务轴心”,在这条轴心的中央,由汉口、汉阳、武昌三个老城区组成的具有高度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色地区,形成武汉的核心;在江北汉江两岸服务轴心上,分布若干具有重要功能的服务中心,从新的角度展现“江城”的风貌特色。 专家声音 张庭伟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 把中心区仅仅作为一个CBD,已经不能真正代表中心区起的作用,新的理念是CAZ(centralactivitieszone),芝加哥的CAZ当然首先是金融、现代服务业,但同时相当程度上也使大芝加哥地区变成了一个高档的居住区。芝加哥的经验还说明,在大城市的经济转型的同时,还产生了它的空间转型,如工业首先从中心城搬到郊区,进一步从郊区搬到所谓的阳光地带,追求的是更加低的成本,更加高的利润。 王富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非常赞赏选择了两江交汇地区作为三镇的城市发展核来讨论高端服务,但如过分强调核,而对它的改造和投资不够的话,这个就可能成为死核,进不去,出不来。 洪亮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就武汉市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讲,要确立制造业中心的发展目标,通过中心区打造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在城市中心区布局规划中,首先应重视系统功能的强化,尤其是联系、整合与支持城市中心的交通系统比城市中心区本身的空间形态更为重要;二是要坚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贯彻一个成熟的城市发展思路;三是向外输送居住功能,提高交通效率;四是商务区的功能除金融商贸外,应与城市文化、科技、信息、创意产业、服务中心及行政管理等功能设施相整合。集中精力和投资,重点打造“一环两岸”(内环线周边地区及长江两岸)都市核心区。 艾建国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武汉市要建设一个成功的CBD要首先解决好交通问题,以保证CBD能够发挥最大效应。武汉比较适合于中心区沿江发展的模式,这与武汉市的文化、环境、经济现状都比较切合。但需增加过江通道,以提高沿江核心区的通达性,使城市构成一个整体。 周婕 武汉大学城建学院教授 中心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包容的关系。中心区的用地各种功能之间相互的依赖也形成了它特定的区位空间,特别是它体现出的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武汉早期的中心就是围绕航运,在长江、汉水的两岸展开。中心区建设最基本的是要有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要达到整合为一体的效果还是要多架桥。 杨维祥 武汉城市规划咨询中心高级规划师 从中心区的构成来看,绝不只限于商业,市民需求最大、与生活相关联的产业也很重要。商务区的开发应预留发展用地,某些功能的用地性质给予一定的兼容性。于一丁市规划院总工,高级规划师 中心区特别是CBD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区域定位和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武汉CBD定位是为中国中部区域性地区服务的,在长江两岸建设,跨江交通是很大的问题,增加了实施的难度。武汉市中心商务区的选址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选择一个可实施的经济的方案。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从规划角度来看,要有政策的一贯性,规划目标不能游移不定,这对城市发展很不利。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