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州公布珠江沿线景观规划重塑母亲河形象

admin 2005-11-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珠江沿线(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批,规划进一步确立珠江在广州的城市空间景观发展纽带地位,珠江滨水地区真正成为广州和谐生活的重心所在。   该

  “珠江沿线(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批,规划进一步确立珠江在广州的城市空间景观发展纽带地位,珠江滨水地区真正成为广州和谐生活的重心所在。

  该规划对珠江沿线高层建筑林立,房地产开发为抢得江景而“一山还比一山高”的状况喊停,严格控制珠江两岸一线界面建设高层建筑,沿线建筑高度一般不宜大于对应江面宽度的四分之一;地标性建筑或构筑物高度不大于二分之一。为形成志伏有序天际轮廓线,以新中轴线地区为最高,在关键节点上合理布置地标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沿江建筑界面不应对珠江开敞区视觉压抑。

  记者今日从广州市政府了解到,整个规划范围西起白鹅潭东到琶洲东端,东西总长十七公里,南北宽从六百五十米到二千米不等,总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沿岸地区。利用“一水贯城”的珠江环境特色联结广州历史旧城、中心城区、新城区,将珠江沿线地区发展成广州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风貌展示区。

  根据规划,珠江沿线构筑出“一条黄金水道、三大景观区段、六大景观节点”。三大景观区为白鹅潭至海印桥全长五点二公里的城市传统区段;海印桥至黄埔、猎德涌的城市建成区段;黄埔、猎德涌至琶洲全长八点九公里的城市发展区段。六大景观节点包括白鹅潭、大海珠广场、港湾广场、新城市中轴线沿江地区、会展中心两岸、长洲-新洲-鱼珠三岸地区。

  绿地、广场、公园、滨水步行道、公共建筑、建筑半室外空间等装点珠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形成沿江景观互相呼应,多种公共空间功能互补,满足各种层次和内容的公共生活要求。对沿江地区交通系统也作出整合,减少机动车对滨水地区干扰。

  据悉,近期将着重整治滨水环境,完善规划控制管理体制,建设重点区域和项目。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