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煤场变公园 老少乐开怀

admin 2006-10-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西焦生态公园的园林式绿化让附近居民受益不浅。陈安 摄   在为期3年多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中,位于老城区的荔湾区紧密围绕着生态公园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以及饮用


西焦生态公园的园林式绿化让附近居民受益不浅。陈安 摄

  在为期3年多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中,位于老城区的荔湾区紧密围绕着生态公园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以及饮用水源保护等几方面着手,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位于该区和平南新村的西焦生态公园,由原先的黑煤场改建为绿色生态公园,成为该区整治老城区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周边群众前来休闲健身,很多家长还带着儿孙到这里来学步,成为天然的“娃娃秀”大舞台。

  搬走黑煤场3000万建公园

  昨天上午,在狭长型的生态公园里,记者看到,在一条溪流的四周,种满了榕树、木棉、鸡蛋花、美国槐、散尾葵、黄榕等各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了立体绿化效果。在公园正中间的位置上,有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活动场地,一侧的树阴下,有五六个的阿姨正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剑;而在另一侧,则有七八个小宝宝正在妈妈或奶奶的带领下学走路。其中的一个妈妈告诉记者,她家就在公园的东北边,每天早上,附近的老人都会到公园里来锻炼身体。家有小孩的老人们也喜欢带着孩子到公园里晒太阳或学习走路,有的时候一下子会来20多个小宝宝,整个公园变成了“娃娃秀”的舞台。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个西焦生态公园,是在黑煤场基础上兴建起来的一处绿色公园!在兴建公园之前,这里原来是西焦煤场和西焦油库地段,是广州市区内的最后一个煤场。煤场基本以露天为主,遇到有风或装卸煤时,周围就会煤尘滚滚。

  随着周边居民区的不断扩大,在市、区人大代表多次呼吁下,2001年6月,政府终于成功对西焦煤场实施了搬迁,随后又陆续投资3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一个占地31180平方米的西焦生态公园,并于2004年年底建成开放。

  全力打造环境整治工程

  据了解,西焦生态公园以绿化生态功能为主,结合休闲、文化科普等功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它不仅是荔湾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广州市区独一无二的“生态公园”。该公园不设围墙,免费向市民开放。园内大量选用吸收大气污染物和隔声能力强的灌木,以抵御外来干扰和城市污染的威胁。

  除了西焦生态公园外,荔湾区还将位于城区西南端的西塱村,列为生态示范村进行建设。该区还先后开展了以广州花博园大沙河、荔湾湖小翠湖为代表的水环境污染整治和景观改造工程,以珠江综合整治和花地河、大沙河两条示范河涌的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大对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力度。

  与此同时,为实现“蓝天碧水”的最终目标,荔湾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对区内235个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迁”,推倒了2024条冒黑烟的烟囱,摘除了污染重灾区的黑帽。2002年,该区又启动《荔湾区宁静清洁工程计划》,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进清洁能源,落实油烟治理工作。从2003年起,区环保局还加强了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管,从2005年7月起,分两个阶段对辖内环境污染源进行全面的摸查,于2006年4月基本完成摸查工作。

  逾八成居民满意环境质量

  通过这3大环境整治工程,荔湾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全面改善。自2003年以来,荔湾区共完成市政府立项的“青山绿地工程”57项,投资1.5亿元,增加绿地39.6万平方米。

  目前该区建成区内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5.7%和30.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29平方米。去年,荔湾区空气污染指数属于优或良的天数共246天,占总天数89.5%。辖区内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程度达到85%以上。(记者叶平生 通讯员卢绍琨、任守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