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建成 5月正式开放

admin 2009-04-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全国首家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大型民办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已经于去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试营业。20年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共投入资金2.78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项目,抢救保护征集了各类民俗文物共3.36万余件(套),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西安城墙南门里顺城巷的陕西关中民俗体验长廊已建成,5月1日将正式开放,向游客展示具有关中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及民间手工艺制作。

  全国首家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大型民办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已经于去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试营业。20年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共投入资金2.78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项目,抢救保护征集了各类民俗文物共3.36万余件(套),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选址在秦岭北麓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建设规模494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77亿元人民币。博物院开工建设以来,在省、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已抢救保护征集了历代石雕、砖雕、木雕及生产、生活遗物和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故事、工艺作坊、礼俗乡规等共3.36万余件(套),其年代悠远,上自周、秦、汉、唐,下及宋、元、明、清,分为四个系列十个类别;征集明、清濒临消失的40院近千间古民居,其中已恢复建成古民居12院,戏楼、门楼1.3485万平方米,修建仿古围墙2200多米,完成人工湖土方2.5万立方米,铺设引水管道800余米并打深水井一眼,移栽古树、成树1500余棵,另外还移栽、培育各种观赏、绿化树木8000余棵。目前正在建设的有:道路3850米,迁建古民居13院、古庙1座,石槽展廊1250米,栓马桩展厅1.2万平方米,以及祭坛广场等。

  博物院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区,具体分为:民俗文化展示区、古镇游览区、文化名人活动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餐饮住宿及会议中心。主要建设内容有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廊、名人院、文物库房、驿馆、店铺、茶楼、宾馆、研究中心、会议厅、人工湖、广场、园林景观等。该项目连续几年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同时被省、市列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由于博物院地处秦岭世界地质遗址公园中心地带,东有王顺山、翠华山牞西有“三园”及楼观台等道教圣地,交通便捷牞紧邻环山旅游公路,距西安市中心20公里牞可谓“西安市的后花园”,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博物院的建成,将填补我省大型优秀民俗文化展览、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弥补作为皇家文化古都西安尚无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集中保护展示的空缺,成为以收藏、保护、展示为目的大型文化旅游核心基地,全国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对于进一步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但是,作为民营博物馆,依然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文化产业特别是像博物院这样具有公益性的大型文化项目,一般投资比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建成后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不明显,投资商大多认为无利可图不愿投资,金融机构又因种种限制难以放贷,所以很难从社会上和银行融通到资金。二是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仍不健全,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鼓励民办文化的舆论氛围还不浓厚。对此状况,已经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正在积极寻求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