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十二大重点开发区掀起盖头

admin 2009-08-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12个重点开发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呼包鄂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地区、北部湾地区、滇中地区、关中地区、天山北坡地区。“两横三纵”:欧亚大陆桥、沿长江通道两条横轴,沿海、京广、包昆通道三条纵轴。

“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12个重点开发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呼包鄂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地区、北部湾地区、滇中地区、关中地区、天山北坡地区。“两横三纵”:欧亚大陆桥、沿长江通道两条横轴,沿海、京广、包昆通道三条纵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09年8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第三期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在包头结束集中学习。记者从总结大会上了解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征求全国各省市区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近日将正式上报国务院。

  全国国土空间将划为四类

  所谓“国家主体功能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全国国土空间最新布局办法。根据这一规划,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四类。一类是优化开发区,即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二类是重点开发区,即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三类是限制开发区,即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四类则是禁止开发区,即禁止开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国家的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的调整,将根据每个主体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倾斜。

  “两横三纵”沿海全覆盖

  2008年初国家发改委曾提出“两横三纵”的重点开发格局构想:以陇海线和长江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广京哈线、包头钦州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支撑点,以其他城市化地区为补充,形成“两横三纵”的“井字形”城市化格局。《规划》最终定稿基本沿袭了这一设想,但局部有所调整。一是大大扩展了沿海纵轴的范围———京哈线所在的哈长地区,从京哈京广纵轴分离出来,并入沿海纵轴;北部湾地区也从包钦纵轴分出,并入沿海。与此相对应,包(头)钦(州)纵轴西移,变为包(头)昆(明)轴线,延伸到滇中地区。第二个重大调整是陇海线横轴改为陆桥横轴,从原来的东陇海地区、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继续向西延伸,扩展到新疆的天山北坡地区,横贯整个中国。

  最终定形的“两横三轴”是:欧亚大陆桥、沿长江通道两条横轴,沿海、京广、包昆通道三条纵轴。

  在这个战略格局下,《规划》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优化开发区之外,确定了12个重点开发区,分别是: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呼包鄂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地区、北部湾地区、滇中地区、关中地区、天山北坡地区。

  其中,沿海纵轴北起哈长地区,经环渤海、东陇海到长三角,再沿海峡西岸南下珠三角,最后收尾于北部湾,覆盖了全部沿海地带。

  京广纵轴包括中原地区、江淮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在珠三角与沿海轴线交汇。包昆纵轴北起内蒙古呼包鄂,南至云南滇中地区,中间分别以关中、成渝为节点,与大陆桥、沿长江两大横轴交汇。

  国家级限制开发区也基本划定,由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以“七区二十带”为主体,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农业地区,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以及甘肃、新疆等农业主产区。二是以“两屏三带”为主体,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云贵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此为骨架,国家划出大片限制开发区域,并配以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