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博会成都馆 形如大鱼能让污水变净水
  城市最佳实践区·成都馆 
  案例名称:活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展馆位置:城市最佳实践区E区南部模拟街区 
  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 
  设计灵感:成都活水公园  

张泽红 制图
  图中所示仅为部分规划方案 
  资料更新日期截至2009年9月2日 
  这是一座有着池塘、湿地、森林的公园,这也是一座自然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流入这座公园,经过植物和鱼类的过滤、吸收,变成清洁的水源,喷向空中,和观众亲密接触。 
  上海世博会期间,形如一条大鱼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成都馆,将亮相黄浦江边,展示污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全过程。 
  成都馆形如一条大鱼  
  成都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E区的南部模拟街区,是一块开放的展出空间,占地2680平方米,其中水面650平方米、绿地1341平方米。  
  成都馆的设计方案名为“活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其设计构想来源于成都市内的活水公园,将以水为主题,表现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精心的自然式”的设计。 
  从外形看,成都馆形如一条游在水边的鱼,喻示着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馆内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龙门山森林植物群落景观、环境教育中心、亲水互动平台等设施。  
  成都馆就是污水处理厂  
  成都馆遵循生态与美学统一的原则,把功能设施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整个展区分为四个部分:污染前的状况、“鱼头”、“鱼身”、“鱼尾”。 
  其中,“鱼头”、“鱼身”和“鱼尾”是一套完整的水处理系统,展示水被污染、净化以及得到净化以后的全过程。“鱼头”的水池中储蓄着雨水和其他受污染的水源;污水被采集之后,经过“鱼身”净化处理,再流向“鱼尾”的亲水平台中;在亲水平台,水已经可以与参观者的皮肤亲密接触了。 
  龙门山森林来到浦江边 
  在成都馆有大量的植物和鱼类,不但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更是整套生物净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过滤、清洁水的作用。  
  “鱼头”是一块坡地,将模拟四川龙门山低海拔森林植被群落景观,展示上中下三层植物:上层以乔木为主,包括大叶香樟、湿地松、女贞、银杏、榉树、栾树、枫杨等;中层主要为乔木和灌木,乔木有厚朴、伊桐、桂花、合欢等,灌木有椤木石楠、长蕊杜鹃、栀子花、迎春、铺地柏等;下层是地被及蕨类,如穗序鹅掌柴、观音连座蕨、接骨草、沿阶草、秋海棠等。其中,珙桐、木梭萝、桃叶珊瑚等是珍稀濒危植物。  
  除了森林植物,成都馆还有湿地植物群落、水生草木群落,同样具备欣赏功能和水净化功能。湿地植物群落主要生长在水岸处,包括柳树、棕树、蒲葵等;水生草木群落主要生长在植物床和植物塘中,分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主要有菖蒲、芦苇、水浮芦、水竹、马蹄莲、浮萍、凤眼莲、荷花等。  
  成都馆的水池中还放养了黑天鹅,以及草鱼、鲢鱼、锦鱼等7种鱼类。 
  EXPO 跟早报游成都馆 
  未污染的大自然 
  在成都馆中,锦水河两岸将有大片野花争奇斗艳,其间点缀自然山石、乔灌花木,表现出优美的大自然,唤起人们对未被破坏污染的大自然的美好向往。 
  一座水车旁建有一幢临水川西民居,将成为四川文化及活水文化的展示区,展示成都的经济、文化、旅游。 
  这幢临水建筑占地110平方米,根据地形高差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作为成都文化和活水文化的展示点,下层作为水净化监测场地和管理人员休息处。 
  水受到人类污染  
  成都馆的“鱼头”部位有用土堆出的高坡,坡上建鱼头广场,广场中心地下挖厌氧化处理沉淀池。 
  一架仿古竹制水车从旁边的水池中提取被人类污染的水、收集的雨水或黄浦江水,送入地下厌氧化处理沉淀池中,池中设有尼龙填料,能吸附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动物植物净化污水  
  污水在“鱼头”的地下厌氧化处理沉淀池中沉淀之后,利用水的自然落差,流过一排卵石曝气沟和兼氧池。曝气沟是一些水流雕塑,能激起浪花,增加水流的含氧量;兼氧池则种植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水中的重金属。 
  随后,污水流入“鱼身”,先经过二级植物床中芦苇、香蒲和台湾水竹等植物的过滤、吸收,再经过三级植物塘中凤眼莲、浮萍等漂浮植物的过滤、吸收。 
  接着,水流入一个放养鲢鱼的鱼塘,再经砂石渗滤,进入一个放养鲤鱼、鲫鱼等鱼类的鱼塘。经过植物和鱼类的过滤、吸收、转化,这时的水已经较为清洁。  
  从外形上看,这些植物塘、植物床形如著名景点黄龙寺的“钙化池”,从高空俯视,如同一片一片的鱼鳞。 
  净化水流回大自然  
  在“鱼尾”,净化过的清洁水源先进入臭氧氧化接触塔,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再流经卵石铺成的小溪,最终流入亲水空间。 
  亲水空间设置互动感应喷泉,观众可以在这里与水自由接触,感受清洁之水的魅力。 
  EXPO 案例原型 
  成都活水公园:每天净化300吨污水 
  上海世博会成都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市区府河边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建有以生物净化为主的水处理设施,原来被上游污染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流过活水公园,经过净化后重新流入了府河。 
  活水公园每天的水流量达300立方米,对成都人的环境生态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