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廊坊万庄生态城项目正式启动

admin 2008-06-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8年6月19日上午,中国目前最前沿的生态城市规划项目——廊坊万庄生态城正式启动。万庄生态城是在河北廊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企业合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进行的新型、生态的城市化探索和实践。
廊坊万庄生态城项目正式启动(组图)
图为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廊坊市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廊坊万庄生态城项目正式启动(组图)
图为已经落成的廊坊万庄生态城展示中心

  2008年6月19日上午,中国目前最前沿的生态城市规划项目——廊坊万庄生态城正式启动。万庄生态城是在河北廊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企业合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进行的新型、生态的城市化探索和实践。

  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市长王爱民,以及中外生态建设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万庄生态城位于廊坊市区西北处,与开发区、主城区一起构成三点组团,是三个组团中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其开发建设将成为廊坊提升城市规模和能级,从而铸造京津冀一体化 “发展之箭”的重要一环。

  万庄生态城项目从2006年开始规划,经过概念规划、控制性规划到专项规划,前后参与其中的国内外专业机构近20家,历时一年多。目前,总体规划已经河北省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万庄生态城的开发不同于一般传统城市开发。首先,不是单一追求环境生态,而是从规划开始就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尽最大可能地考虑并融入了影响人们选择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各种因素,采取全面、系统、协调的规划措施,提出生态城市整合策略,在规划和开发中立足于环境生产、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尤其是注重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同时,通过系统化资源管理模型与评估系统,对规划开发与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协同,使开发和建设过程不断优化。

  其次,万庄生态城综合考虑了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空间形态以“混合--多元--生态”为目标,形成由村落为中心生长出来的城市组团;产业发展以信息产业、总部与研发、可持续技术应用、后现代农业示范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文化传承则以保持和发展地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文化为原则,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万庄人文景观。

  第三,不是隔离农村的单一城市开发,也不是简单推倒重建式的新城开发,开发中尊重原有地理、尊重原有文化、尊重原地历史,既将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区域中保留了大量基本农田,保留了万亩老梨树,保留了部分道路肌理,又充分考虑区域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协调,和谐发展。

图为廊坊万庄生态城项目远景规划图

  万庄生态城是一个系统工程,采取一系列技术策略作为支撑。在上海东滩生态城近10年的研究中,上实地产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区域开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能源策略

  考虑能源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途径。

  水资源策略

  通过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保护水源、改善水景、节约用水的综合生态目标。

  废弃物/材料策略

  根据废弃物产生、运输、分类、回收利用、最终处理等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制定合理的策略,减少废弃物的产量、减少废弃物的运输需求、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并促进环境保护和鼓励循环产业经济。

  环境策略

  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体现在“城”和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在环境和生态承载力的限度之下有机开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改善环境。

  与此同时,通过良好的建筑微气候及热环境设计,能以最少的能量消耗,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据悉,万庄生态城区域内的展示中心、相关道路和管网等公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已经相继启动。

  编辑注释:

  “生态城市”一词语来源于生态系统的术语,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在研究过程中,生态城市理论从最初阶段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整合生态观等的城市综合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断丰富。

  世界普遍认为“生态城市”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全方面的时空和谐;

  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趋于更高效利用;

  所有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局部及整体处于最优化的状态;

  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