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防灾减灾要从每件事做起

admin 2011-03-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迅速组织院士专家就日本大地震的成因、震前预报、核泄漏危害、地应力监测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在院网站专门开设“地质学家解读日本大地震”专栏,讨论地震机理与发展趋势;部分专家应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邀请宣传地震知识,科学解读此次地震,提高人们防震减灾的意识。现将部分专家的观点、建议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迅速组织院士专家就日本大地震的成因、震前预报、核泄漏危害、地应力监测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在院网站专门开设“地质学家解读日本大地震”专栏,讨论地震机理与发展趋势;部分专家应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邀请宣传地震知识,科学解读此次地震,提高人们防震减灾的意识。现将部分专家的观点、建议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卢耀如院士:从日本大地震思考我国防灾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说,这次日本大地震诱发海啸,给日本造成很大灾难,因为电讯、交通的瘫痪,对重灾区的情况还没有全面了解,所以目前对地震造成灾害的损失情况,尚不能给出最后定论。但可以肯定,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作为一衣带水之隔的我国,从这次日本大地震中,也应从中吸取一些深刻的教训。

 

  加强地震灾害监测,注意防止灾害链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及北美洲板块交界地带,是地震多发国。日本对房屋的防震相当重视,也有丰富的经验。例如:他们特别注意基础的防震,并加强建设中、低层结构的抗震能力。但是,日本在防备诱发海啸及其它灾害方面,还没有相应的防护与预警安全措施。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特别是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区,还有东南沿海至香港海域中也有活动断裂。有人认为我国东南沿海没有产生诱发海啸的地形条件,但这仍需要作具体研究与分析。地震诱发其它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其危害性是很大的。 

 

  地震虽然还是难于精确预报,但有的具有前兆。例如2004年印尼海啸前,我国广东有地下水喷出50米,北京收到次声波,东海科学钻探5000米深处氦、氩气体异常等;地震时我国十多个省发生地下水异常的同震效应。因此,加强地震危险地带的监测,完善海域(领海)的传感监测设施;对地震易发及可产生更多诱发地质灾害的地带,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的可能地点,预先采取防治措施,其目的就是要斩断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链。

 

  加强核电站的地质选址工作

 

  我国核电站正处于发展的高潮之中,目前有20多个机组,正在国内制造,今后核电站将会不断投入电网。在核电站建设中也都注意到了地质选址,但以往只是从断层性质上考虑,或挑选安全岛屿建立核电站,对相关灾害威胁,还没有更多注意,例如有的核电站是否有抗御附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能力,是否可抵抗强烈风暴潮、海平面上升与海啸的威胁。这方面,很需要对已建的和将建的核电站,进行一次抗灾能力及风险评估,以便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加强城市及重要设施的安全管理

 

  针对我国人口密集的城市,以及有重要设施(核电站等)的城市,都应注意加强水源和能源的安全管理。这样才能避免因发生地震或其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收到防灾减灾的功效。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具有风险的工厂遍及各个省市,如何有备用安全的水源和能源,是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应当借此次日本大地震,从中更好地领悟到其迫切性与必要性。 

 

  注意建筑物的抗震及应对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

 

  日本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注意的,但只考虑到抗八级地震的要求,而没有考虑抵御九级地震。即使如此,这次由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还是不多。而我国只要发生五六级地震就造成了较多的房屋破坏。 

 

  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灾能力。首先,应当对有可能发生强地震等的灾害地区,对民居及公共建筑进行抗灾能力的评估,再对抗灾能力低的建筑分批加固,或者构筑公共的安全避难所。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各级政府领导部门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意识非常重要。日本这次地震,有三条高速铁路中断,受灾严重。所以,目前对高铁的建设应像核电站一样,应当更好地注意有关抗灾综合能力与风险评估。此外,应当加大力度宣传“5·12”国家防灾减灾日,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自然力量是巨大的,人类工程建设的手段不是万能的。因此,绝对不能忽视自然灾害。只有重视了,才能更好地使建设工作更加适应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也才能达到和谐自然的目的。  

  李海兵研究员:太平洋板块运动引发日本大地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李海兵表示,此次发生的大地震位于日本海沟西侧的日本东海岸,是由于太平洋板块沿日本海沟向西俯冲欧亚板块之下,致使欧亚板块向东反弹逆冲所致,震后数十分钟内日本东海岸又遭受最高浪高达10米的海啸袭击。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八木勇治对日本大地震的解析结果显示,地震是由长约500千米、宽约200千米的巨大断层出现最大20米的位移而引发,断层北侧最先裂开,约70秒后南侧的茨城县近海区域也开始发生断裂,整个断层断裂持续了约2分半的时间。 

 

  太平洋板块每年相对于北美板块向西运动数厘米,正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导致此次大地震。日本此次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是1990年以来世界上第四大规模的地震。

 

  这次大地震可能会引发数十次大余震和数百次小余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已经监测到13次震级高于里氏6级的余震,35次震级高于里氏5级的余震,以及数百次震级在里氏三四级的余震。

 

  构造活动

 

  此次地震前两天曾发生一系列前兆地震。3月9日上午的7.3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牡鹿半岛以东160千米附近的三陆海域(北纬38.5,东经142.8),震源深度约10千米,距离本次地震仅40千米,之后同一天还连续发生3次超过6级地震。它们均应为前兆地震。

 

  新燃岳火山处于日本鹿儿岛和宫崎两县交界处的雾岛山,1月19日,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开始出现小规模喷发,1月26日上午7时30分左右开始强烈喷发,同时观测到地下岩浆活动导致的火山颤动;1月28日,新燃岳火山再次喷射出灰烬和熔岩,2月1日当地时间早晨7时54分(北京时间6时54分)左右开始第四次喷发。 

 

  一系列地震表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正趋于活跃,1月和2月初日本南部新燃岳火山的数次喷发则表明菲律宾板块也日益不稳定,有可能触发了北部太平洋板块发生运动,总体来看整个环太平洋地区进入活跃期的信号越来越清晰。

 

  对其他地区构造活动的影响

 

  从2008年以来,全球进入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的信号越来越强,2008年在我国青藏高原发生了8次6级以上地震,包括汶川地震,2010年又发生了玉树地震。地球是一个整体,某地区地壳的强烈活动,将会影响到其它地区的地壳活动,青藏高原的活跃已经影响到太平洋板块的活跃。

 

  这次9.0级日本大地震,肯定会影响到太平洋板块的其它边界或邻近板块的活动。太平洋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每年以约8厘米的速率向西运动,而菲律宾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每年以约4.4厘米的速率向西运动。 

 

  由于太平洋板块的北部边界(阿拉斯加地区)以及东部北美边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活动,因此这些部位可能是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应力调整,这些部位边界有可能再次活动。这一地区将是重点防范区。 

 

  另外,由于3月13日下午,新燃岳火山又开始出现强烈喷发,表明日本大地震有可能触动了菲律宾板块的活动,因为1~2月新燃岳火山已有活动,那么,菲律宾板块的西边界将是可能活动的主要地区。台湾处在菲律宾板块西边界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台湾地区将是进一步重点防范地区。


  链接

  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室内,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应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野外,应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海边,应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它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延长生存时间;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听到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