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投资林业就是营造投资环境

admin 2001-12-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12月13日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广东省政府今天将隆重召开全省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20年来,我省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整个造林绿化事业的发
  12月13日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广东省政府今天将隆重召开全省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20年来,我省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整个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使我省林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林业“三大效益”日益凸现,城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大绿色通道形成一张密密的林网。为此,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和本报近日联合组织了一场专家座谈会,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20周年。正如会上一位学者所说,这20年的成功,可以用“提高认识是基础、科学规划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全民参与是条件、依法管理是保证”来概括。专家学者们围绕我省林业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总结出不少发展林业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关于植树造林的新思维、新趋势和新问题。我们端出这个版,力图反映出我省丰富的林业建设实践和这些专家来源于调查实践的观点。 

  今年,台湾宏碁电脑在中山市增资6900万美元。他们看重的不仅是中山的地理位置,更是这里的投资环境: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7%,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奖”。而且,中山市将再投入4621万元,用4年时间进行森林改造。 

  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并不奇怪:今年1至10月份,中山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比增16·7%。 

  中山市盎然的绿意,折射了林业投资热潮给我省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九五”期间,全省投入林业的各项事业经费达19·70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了96·6%。去年省级财政对林业的各项资金投入达3·65亿元,等于“八五”时期5年的总和。与此对应,一个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我省形成。 

  绿化也是基础设施 

  本月3日,广州成为全世界迄今人口最多的“国际花园城市”。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市长林树森去年视察当地林业时的大声疾呼:要进一步提高对林业的认识,把造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抓。 

  广州一直不吝啬林业“基建”费用,1999年就达3723万元,去年超过4000万。尽管已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他们又正在制订相关投入规划,作为2010年“大变”的重要内容,届时广州市人均绿地将达到15平方米,并加大政府财政补贴,使生态公益林区由13·3万公顷扩大到2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区和森林公园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 

  应该说,广州近年来每年30亿美元左右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有着较大的因果联系。华南师范大学徐颂军博士认为,林业甚至可以称为国民经济必要的基础设施,特别在加入WTO后,国内外经贸、文化交流将大大加强,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园林建设,将直接和间接地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森林也堪称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中山大学环境科学所陈桂珠教授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森林遭到破坏所引起的干旱、洪涝,正是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人们带来的恶果。所以,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必须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公共财政经营森林 

  由森林营造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由于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它将逐渐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长期以来无偿利用环境发展经济的现象将一去不返。提供这种产品,政府责无旁贷。 

  而且,这种公共产品创造的价值,往往很难直接估量。国家林科院研究员侯元兆指出,森林外部生态效益比直接效益大很多,仅生态效益就比木材直接效益大13倍,如果单看森林的一点直接效益,等于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日本的一次定量评估也表明:仅以贮水量、防止土壤流失量、供氧量、栖息鸟类4项计算,森林一年创造价值相当于当年政府预算金额。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我省逐渐确立了由“吃饭财政”往“公共财政”转变的思路。从1999年以来的3年中,全省共投入生态公益林资金16·52亿元,其中省级建设资金1·89亿元、地方建设资金9·27亿元、省级效益补偿资金5·36亿元。为尽快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功能等级,省财政今年安排的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自然保护区以及东江、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等专项资金已超过6000万元。另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省计委已将“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重点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列入了广东省“十五”计划基本建设新开工重大项目。其中仅“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重点工程,省级投资就将达5亿多元。 

  上行下效,这种理财观念也已在全省各地形成。仅一个惠州市,从1998年至去年,财政投入的林业资金就达到4965·5万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全市新建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3·85万公顷。当地领导说,“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的称号只是表象,他们更看重的,是这种公共产品巨大的隐性的长远效益。 

  引资频打“绿色牌” 

  “几通一平”等硬件和管理、法制、政策等软件,固然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条件,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对投资地提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清新的空气、满目的翠绿等所昭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应投资者这种要求,珠三角发达城市在招商引资的时候纷纷大打“绿色环境牌”。 

  深圳从小渔港发展到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也是从一个荒芜之地发展成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据统计,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前,深圳的绿化覆盖率只有10%,人均绿地面积仅3平方米。20年后的今天,深圳的绿化覆盖率已达45%,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已经进入了国际上绿化发达城市的行列。 

  有专家评价说,深圳市规划与建设追求的目标是“新加坡的城市环境、香港的城市运作效率”,从这一点,足见该市将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意识。1998年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后的深圳市3个月内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20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5·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正如国际公园协会秘书长阿兰·史密斯本月在深圳所说,他们发现深圳比去年更美丽了,一个城市能够这样长效地管理环境,实属不易,他由此对深圳充满了信心。 

    多年来,珠海市致力于环境保护,坚持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发展经济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继从联合国捧回了“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后,去年底,珠海又成为全国唯一以整个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示范区。 

  走进珠海,弥望皆绿。为保护这片绿色,珠海市规定25米等高线以上封山育林,不准毁林搞建设,沿海纵深80—100米范围内禁止兴建非公众观赏性建筑物,山坡25度以上不准建任何建筑物。他们把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加以重视,全市绿化覆盖率高达43·03%。有人曾认为珠海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于超前了,而近两年来,珠海经济持续升温————这正是森林给予他们回报的开始。 

  东莞曾被人讥为“农民城”,原因就在于早几年其城市面貌的脏乱及缺乏绿意。从前年开始,东莞计划用几年时间投资几百亿元,进行包括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在内的城市建设,去年年末,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45平方米。今年以来,东莞提出要重点打出的城市牌中,“绿”的要求更是被摆在了全面整治城市环境的突出位置。市委书记佟星提出,要全民动员,开展绿化活动,千方百计增加市区和镇区绿化面积,尽可能见缝插绿,让东莞更显天高地灵。 

  文明、进步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东莞聚集。今年上半年,东莞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31亿美元,同比增长6·6%;新签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79亿美元,增长7·3%。不仅现有外资企业增加投资额达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而且新签项目质量提高,大项目也有所增加。 

  还有正在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河港城市”的顺德,还有林网规模直追信息网的南海……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进一步理解和利用,我省林业不仅已经挺进生态建设主战场,而且正在成为良好投资环境的孵化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长春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