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开发区进"标准时代" 国内首个工业区标准将出炉

admin 2004-07-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怎样判断一个开发区的优劣?什么样的工业区最适应城市的发展?这个困扰地方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问题,即将在上海出现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市经委有关人士透露,上海市地
  怎样判断一个开发区的优劣?什么样的工业区最适应城市的发展?这个困扰地方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问题,即将在上海出现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市经委有关人士透露,上海市地方标准《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已经浮出水面,即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正式的工业开发区标准,标志着申城工业开发区建设将迈入“标准”时代。   “标准”的背后,是对工业区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当年成立工业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市场经济的试验田,通过采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因此以往的开发区都是以国家级、省(市)级等行政级别划分的,不同级别的开发区享受不同的政策。但时至今日,工业区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入世后“国民待遇”原则,政策效应已全面淡出工业开发区。与此同时,众多工业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开始在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的角色定位呼唤新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效应淡化后,不少开发区都有些困惑,今后工业开发区的竞争优势何在?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新“标准”的出现,正是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据悉,根据这一标准,以后工业区不再以行政级别划分优劣,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包括规模、土地利用率、基础设施、商务环境等要素在内新的指标体系。比如根据规模大小,面积在 10平方公里以上被称为大型开发区, 3平方公里以下的则为小型开发区,两者之间的是中型开发区。这些指标,预示着未来工业区的竞争要素,也将成为社会各界评价某个工业区的重要依据。   根据工业开发区新的功能定位,产业集聚的程度,将成为评价未来工业区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   在新标准中,不仅规模、土地利用率等指标,都与这一要素息息相关,而且该标准还对工业区布局原则中作出明确限定:同一镇内不应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的工业开发区,并且有两个以上产业群的开发区,其产业布局应相对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涉及工业区自身发展的要素外,在新标准中,工业区与城市生态、周边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判断工业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据了解,由于以往缺乏相应的建设规范,工业开发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往往在污染造成之后才引起重视。   为扭转这种状况,新标准作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工业开发区设立之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开发区应建立与其规模和产业类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和监管系统,如确定长期监测点位,建立地表、地下水、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开展监测活动,制订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在本市外环线以内(除都市型工业园区外)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不应设立新的工业开发区,原设立的应加强环境保护,加快产业调整和升级。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