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admin 2004-10-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img]/upload/news/200410713152440.jpg[/img] 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文本共15章,104条,包括城市发展
[img]/upload/news/200410713152440.jpg[/img] 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文本共15章,104条,包括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城市性质与规模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居住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等11项专题规划,规划有效期到2020年。 一、规划原则 1.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市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规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区域整体效益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3.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开发经营的综合效益;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创造安宁、方便、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4.满足城市防震抗灾、防火、防暴、防洪,以及治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等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 5.坚持城市规划动态性原则,使规划的长远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做到“高起点、远目标、重实际、可操作”,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6.创造城市特色,充分发掘城市自然生态特色及社会文化特色,并在规划中加以利用,塑造城市的地方特色。 二、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4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包括规划建成区、近郊区及周围的生态控制区、白龟山水库及水源地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规划建成区四周及白龟山水库南、西侧各2公里为城市生态控制区。 三、城市性质 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豫中地区中心城市。 四、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本次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用地布局,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城市的高压线走廊范围、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4.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消防站布局,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5.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五、城市发展目标 坚持面向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城市的区域经济中心职能,合理布局城市的各项设施,将平顶山市建设成为工业强盛、商贸繁荣、交通便利、市景优美、生活舒适、设施完善、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 1.利用自身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强化重工业的优势地位,在轻工业寻找突破口,成为豫中地区的能源、原料的主要提供者。加强与许昌、漯河两市的联系,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一个城市经济圈,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提高在河南省的经济地位。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对煤炭业进行知识化改造,另一方面培植化工、机电、电力、建材等新的支柱产业。 3.发展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完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的服务功能,为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条件,尤其要积极发展交通运输服务、信息服务、中介咨询服务以及娱乐休闲服务。 4.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并举。通过西部新区建设,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吸引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为旧城改造拓展空间、创造条件,促进城市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彻底改变城市面貌。 六、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发展战略 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区域和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增强现代城市功能。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各县市城区为增长极,促进市域城镇体系的整体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选择地支持一批特色突出、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建制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建设功能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探索道路。 2.经济发展战略 在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地区整体竞争力。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扩大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带动全市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重点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开发和建设。第二产业加快改组改造的步伐,按照市场导向、竞争定位的要求,提高轻工业比重,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用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完善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 3.社会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富民安民的生活环境,使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全面进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增强科技实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在重视培养人才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4.城乡一体化战略 加强城镇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城,推动城镇化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初步建成以现城区为核心、东展西拓要结合,以西拓为重心的梯度推进的组团集合布局结构,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为平顶山市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空间基础。确保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在满足城市工业、居住、商贸等社会经济用地需求和建设健全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农业用地、水源保护区等各类生态用地,从严控制散布的村镇建设用地,并将村镇建设纳入集约建设的轨道上来。 5.环境和生态保护战略 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水土流失,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有效控制新的土地开发。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动植物以及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起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增加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的面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