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西施故里山清水碧绿意浓

admin 2004-11-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萧山、义乌、富阳等8个县(市)接壤,总面积2311平方公里,1989年撤县设市。全市辖28个镇乡(街道),106万人口,城市化率为48.1%。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萧山、义乌、富阳等8个县(市)接壤,总面积2311平方公里,1989年撤县设市。全市辖28个镇乡(街道),106万人口,城市化率为48.1%。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诸暨历史悠久、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历代未废。诸暨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古代有西施、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良价等名人,现代有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诸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西施传奇故事和五泄飞瀑秀美景色更是闻名遐迩。      依托独有的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诸暨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近年来,诸暨市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实施“文明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新兴中等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采取拆房建绿、治脏补绿、建路增绿、见缝插绿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center][B]精心规划,展现山水园林秀色[/B][/center]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诸暨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以规划指导建设,以规划推动“创园”。   一、科学规划。1998年以来,诸暨市遵循科学、合理、超前的原则,相继完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等多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立了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同时,编制完成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燃气、供热、通讯、管线综合、绿地、人防等专项规划。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为园林城市的创建提供了详实的规划依据。   二、精心设计。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诸暨注重规范设计市场,严格实施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的招投标制度。主要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全部进行公开招投标,吸纳多种设计理念,努力提升设计水准。同时,严格设计方案评审,通过专家评审,使园林设计更具时代性和艺术性,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广大市民的精神追求,体现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在设计理念上,注重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多样性。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做到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积极应用适合本地生长的引进品种和驯化品种,营造档次高、品位高、生态良好的园林绿地系统。   三、体现特色。诸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市区依山傍水,山环水绕,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城市的绿化规划、景观布局提供了良好基础。诸暨又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众多,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诸暨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致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做足山水文章,深挖人文底蕴,丰富城市内涵。凸显以陶朱山为“绿肺”、浦阳江为“绿脉”的城市生态调节功能,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工程,营造山水相依、绿树成荫、和谐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建设既含历史底蕴,又具江南风情,更显现代气息。 [center][B]多元投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B][/center]      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诸暨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加大投入,加快配套,加强管理,城市功能得到不断完善。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采用高效益经营城市的理念,多渠道、多方位筹集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按照财政出一点、城市维护费增一点、部门单位承担一点、银行贷款补一点、全社会参与绿化“三认”吸纳一点的办法,确保城市绿化建设资金及时到位;认真执行城市绿化补偿费标准,对按政策规定收取的易地绿化补偿费、临时占用绿地绿化补偿费及毁坏绿化的罚没款收入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多种筹资途径,确保园林绿化的投入逐年增长。在广筹绿化资金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加快绿地建设步伐,并着眼特色,注重实施精品绿地的建设。1999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4.69公顷的江东公园,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同年建成滨江绿地二期工程,延伸了浦阳江两岸绿脉。2000——2001年,投资3.5亿元建成占地29.32公顷的城市广场。结合城市入城口的改造,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市南路、暨东路、绍大线等道路绿化10万余平方米。2001——2002年,投资2500万元对西施殿进行了扩建。期间,阳光花园、祥生新世纪花园等一批精品住宅绿地也相继建成。2003年,结合内环线拓建,投资近亿元初步建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环线绿带。   在实施重点绿化建设的同时,诸暨十分注重绿化的覆盖面,坚持城市延伸到哪里,绿化建设到哪里。经过几年的努力,至今已建成陶朱山公园、艮塔公园、浣江公园、儿童公园等11个各具特色的公园。在城区黄金地段开辟了西子广场、五角广场、永昌小游园等30余处供市民休闲、游憩的街旁小游园。十分注重道路景观设计,做到一路一景、一街一品。近几年相继建成的暨东路、永昌路、迎宾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等道路蕴含浓厚的园林气息,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艮塔东路、滨江中路、滨江北路被命名为省级街容示范路。近五年来,诸暨市用于园林绿化的投入达8.5亿元。2004年更是园林绿化的建设年,相继启动了东江公园、外环线绿化、高速公路入口处绿地和西施故里风景区二期工程建设,预计全年投入资金5亿元,建成后将新增绿化面积近90万平方米。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自1999年以来,相继建成了滨江北路、滨江南路、诸三路等49条道路,新增道路面积54.2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总长达116.67公里,道路面积达200.2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4平方米。重视供水、供电和城市燃气工程建设。目前,城市供水能力增加到11.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加快城市路灯安装及改造的速度,加大路灯设施的维护力度,确保路灯建设一次性到位,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加强燃气管理和建设,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燃气普及率均为100%,有效地遏止了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不断提高污水、生活垃圾接纳和处理能力,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万吨的诸暨市污水处理厂于2002年投入试运行。2003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1.6%。建成的白毛尖垃圾填埋场日可处理垃圾200吨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三、狠抓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扩大城市道路动态保洁范围,整顿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秩序。投资500余万元对城区60只公厕和3只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城区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对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居民区和城郊结合部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拆除道路两侧和居民区内的违章建筑;搬迁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废旧品收购点和分布在居住区内影响居民安静生活的铝合金加工点;整治沿街户外广告、空调室外机、破旧装饰物;通过“抓、清、疏、奖”等多项措施根治城市“牛皮癣”,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城市整体形象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还积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环境。对城区旧居住区实施大规模的改造,通过配套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新种树木花草及树种更新,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实行建筑立面改造,居民小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建的居住区更是四季常绿、四季有花,休闲设施齐全,在绿化的同时体现出美化效果。 [center][B]立足长效,强化园林绿化管理[/B][/center]      一、完善绿化管理行政执法体系。十分重视园林绿化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绿。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绿化法规,并结合实际,先后制订了城市绿化管理实施细则、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和城市绿化补偿费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园林绿化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二、强化绿化行业管理。强化规划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的“绿线”管理制度,在绿线范围内不批准任何与城市绿化不相关的建设项目。强化配套绿地项目管理。依据绿化管理实施细则,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严格控制配套的绿地率指标;对未达标的建设项目,进行限期整改,确实达不到指标要求的依法交纳易地绿化费。在此基础上,强化绿地执法管理,严格按照行政审批制度要求,办理树木移植砍伐、临时占用绿地等审批手续,严格执法,严格管理,杜绝较大侵害绿地的行为发生。同时,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出台市区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加强督导巡查,严格考核制度,使绿化养护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切实发挥管理的长效性。   我们相信,“山水园林式”的诸暨市将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完善绿化行业管理的同时,以创建“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作水平,营造更为舒适宜人、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明天的诸暨一定会更美、更富、更强! [center][B]城市名片——诸暨[/B][/center]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荣获“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总数连续五年居浙江省县(市)之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6位,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中国珍珠之乡”,“中国香榧之乡”,“建筑之乡”。 [img]/upload/news/2004118103446679.jpg[/img] [center]现代新城[/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531654.jpg[/img] [center]文昌阁[/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625422.jpg[/img] [center]建设大厦[/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77850.jpg[/img] [center]西施殿[/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818744.jpg[/img] [center]园林水景[/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90861.jpg[/img] [center]街头绿地[/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3921424.jpg[/img] [center]居住小区[/center] [img]/upload/news/2004118104021761.jpg[/img] [center]建设中的城市大道[/center]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