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南京“蓝图”再添三大手笔

admin 2005-03-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千篇一律的建筑形象、相互类同的城市面貌,不能带给人以美的愉悦,只能引起反感。人们越来越要求有历史意蕴的城市形象,寻求历史与现实有机契合创造性的充满生机的环境。古都

  千篇一律的建筑形象、相互类同的城市面貌,不能带给人以美的愉悦,只能引起反感。人们越来越要求有历史意蕴的城市形象,寻求历史与现实有机契合创造性的充满生机的环境。古都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塑造永远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昨日上午,《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及《南京市石头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并于南京市科技会堂市规划展览馆公示。这两个规划在听取民意并作出相应修改后,将上报省、市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始正式执行。下午,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随着十运会脚步的愈发临近,河西新城的建设更加“憋足了劲”。南京全城正在全力营造一种过去和现在共存的环境,在城市建设考虑历史的积淀,表现出对传统和人文历史的尊重。 

  A篇

  栖霞山和石头城两大景区规划“出炉”

  栖霞山周边污染企业将全部搬迁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是栖霞山人文风景资源的写照,更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栖霞丹枫”为其著名景色,被列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为我国四大红叶观赏景区之一。山林色叶等自然风景与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寺———栖霞寺、千年古塔舍利塔、“江南云冈”———千佛岩及六朝石刻等,构成了栖霞山风景资源的最大特色。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入跸栖霞山,留下了规模宏大的行宫遗址。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栖霞山周边污染企业多,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风景区保护与采矿及周边企业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由于日益积累的污染,“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已经不再———栖霞山枫叶与几年前相比,颜色明显有所变淡。

  《总体规划》建议近远期措施结合,最终搬迁周边有污染的企业,使风景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再现栖霞山昔日的山水之胜,建成以佛教文化加红叶景观为特色,融游赏、宗教礼仪、科普和游憩休闲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将遵循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并为今后申报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打下基础。

  六朝石刻纳入风景区保护控制范围

  《总体规划》中划定,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为:东至江南水泥厂厂区,南至312国道,西至九乡河,北侧以铁路及长江为界,规划范围面积825.4公顷。其外围保护控制范围为:西至南北象山,东至栖霞区科技园,南至312国道,北至长江。面积约1208.7公顷。南北象山区域有许多六朝石刻散落于工矿企业、学校、田野中,为了加强保护,将该区域纳入风景区保护控制范围。记者注意到规划中的栖霞山风景名胜区面积,比现有栖霞山公园面积增加了一倍多。

  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按照风景特色及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为自然景观区、名胜古迹区、户外游憩区、何家山综合风貌区、科研生产区五大景区。古迹名胜区还将划成栖霞寺区、行宫区、桃花涧区、三茅宫区、天开岩区、茶文化区和登高揽胜区等。

  “栖霞红叶”作为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之一绝,规划将加强红叶植物及彩叶植物的种植,突出栖霞红叶景观的特色。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原则和植物季相变化,适当增加常绿树种,培育稳定性强的混交林,完善生态系统。

  舍利塔、千佛岩被划入特级保护区

  南京栖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沈志军副主任告诉记者,此次规划明确的历史遗迹保护区中,舍利塔、千佛岩被划入核心景区内,不允许建设任何建筑设施,严禁机动车通行;栖霞寺景区、天开岩景区、行宫景区及栖霞特有的地质景观划入一级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建设和风景区无关的设施,机动车不得进入景区;名胜古迹区内的其他景观和自然景观区为二级保护区,其余区域为三级保护区。

  对于壁画保护方面,不同专家则有不同的看法,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景区存在扬尘和酸雨,对岩石壁画有一定的风化作用,所以有关专家建议用高分子树脂漆进行喷护。该办法目前已在千佛岩处用两块明朝的大碑进行试验,技术一旦通过,将全面推广。

  新增水上出入口,可进入景区

  在规划图上,记者看到栖霞山风景区的规划将开辟一个专用车进出口,另外,在其两侧再开两个次进出口。此外根据规划,栖霞山风景区除保留主出入口外,还将在园区西南角312国道上开设一个主出入口,并在北面江边码头设水上出入口。早在很多年前,南京规划部门就在北面江边为水上码头预留了场地。今后南京沿江地区的几大景区也可通过水上交通将二桥公园、燕子矶、栖霞山风景区连成一块。

  沈副主任告诉记者,规划范围内有不少工矿企业以及部分民居。今后在景区建设中,这些废弃房屋将改建为旅游休闲设施,如:利用原铅锌银矿的废旧用房及周边鱼塘,建成垂钓休闲中心;利用一家水泥厂的建筑及设施建立休闲度假中心;利用原农民住宅,结合红磨坊景点,打造民俗风情园;有的民居建成展示农家生活为主的农家乐园等。

  石头城“鬼脸照镜”将重现南京

  石头城最早是三国东吴时期统治者利用清凉山天然石壁建立的军事要塞,现在尚存300余米的石壁。这里,青灰色城墙依山而筑,其中一段的砾岩因长年风雨剥蚀,表面坑洼,酷似一张鬼脸,被南京人俗称为“鬼脸城”,过去城墙前面还有一片水塘,因此民间又赋予了它“鬼脸照镜”的传说。

  《规划》中石头城的规划范围南至清凉山,西至明城墙,北至清凉山体校,总面积16.94公顷。同时提出远期规划界线将西延至秦淮河,将秦淮河东岸鬼脸城段公园绿地纳入园内,背侧将清凉山体校绿地纳入公园,以形成景观完整统一的石头城公园。

  本次规划公园定位以“石城怀古”为主题,将石头城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山水相融合,将古代战场遗址与现代国防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并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性公园。

  规划把公园划分为三大功能景区:即国防春晓景区、石城霁雪景区、山居秋暝景区,共分布了21个景点。规划根据“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开发各景区。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特色,以古城墙为轴线,挖掘原有的文化内涵,展现古朴、自然的韵味。对现有山林实施林相改造,提高公园内的园林生态水平和植物景观质量。建筑与设施布局合理,在保护和开发特有的文物古迹的同时又能融时代气息。规划将重点考虑挖掘景区古文化内涵,恢复“鬼脸照镜”的景观,同时改善外部通往景区的道路等。

  B篇

  河西今年将出让土地1900亩

  南京河西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记者昨天从河西建设指挥部获悉,目前河西的道路基础设施、中央商务区、公共配套设施等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建设计划。为了募集建设资金,今年还将对外出让1900亩土地。同时考虑到新城建设的持续性,嘉年华娱乐世界、娱人码头等十多个重点项目将对外招商,奥体中心192个包厢将出售20年的使用权,体育场馆冠名权也将转让。

  1900亩土地使用权出让

  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计划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河西新城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2004年挂牌出让了2137亩地,其中经营性用地270亩,住宅类用地1867亩,今年计划再出让面积约1900亩,主要是河西中部以及少量北部的土地。

  奥体中心是“十运会”的举办地,但十运会后,又将何去何从?记者昨天了解到,奥体中心的贵宾包厢将出售20年使用权,主体育场专为贵宾设置192个包厢,包厢使用面积在30到85平方米,可在其中免费观看各类比赛,同时可享有包厢范围内比赛广告标的权,非比赛日可作为普通商务办公用房使用。此外,奥体中心各体育场冠名权也将向社会公开拍卖。

  在奥体中心场馆的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还预留了3.7万平方米配套商业用房,这些商业用房将对外销售或出租,适合经营超市、健身、餐饮、酒吧、品牌专卖等项目。

  “嘉年华”落户河西

  惊险刺激的嘉年华也将落户河西。据了解,嘉年华娱乐世界北隔和平路与奥体中心相望,南为纬九路,西邻江东南路,用地面积270亩,是一个融商业商务、休闲娱乐、购物消费、居家生活于一体的SHOPPINGMALL,预计年容客流量可达700万人次,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除了嘉年华,南京人还将体验到飞越长江惊险之旅。据悉,今年夹江将被封江,禁止生产类船只的通行,在夹江两岸将竖起两座有高座的塔楼,以钢缆相连,活动者利用高差形成的势能飞越夹江。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

  滨江公园的活跃区内,计划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将15公里的夹江变成内湖,成为一个大型水上游乐园———娱人码头,计划停放一些报废军舰、潜水艇等军事设施,拟用水箱养殖一些珍稀鱼类、水兽等供人参观,设置游艇、皮划艇、快艇等游乐项目。

  累计“砸下”310亿

  南京市河西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建邺区委书记李强昨天介绍说,河西新城的道路基础设施、中央商务区、新型居住区、滨江风光带、公共配套“五大板块”正在积极推进。十运会前,中部地区将建成约100公里的道路,目前已开建24条道路,完成了80%的工程量。绿化建设方面,滨江公园A区基本建成,B区在实施绿化建设,C区绿博园主展馆已经开工,D区开始土方施工。面上绿化完成了60%,共栽植乔木10万株、花灌木11万株及草坪地被40万平方米。

  备受瞩目的13个项目16幢高层建筑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其中,宋都大厦已经封顶,紫金大厦到14层,东渡大厦到7层,新城大厦到5层;圆通广场、中泰广场等7个项目在进行地下室施工;紫鑫中华广场一期高层住宅已封顶,二期步行街进入地下室施工;欧洲城在开挖土方。奥体新城、金马郦城、万科光明城市等奥体板块楼盘累计开工约200万平方米,竣工近100万平方米。

  “八路两园一带”北部综合整治进展顺利。江东路北段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南段正在半幅施工。沿线165幢楼宇平改坡及立面出新、120幢楼宇亮化已经全部完成,另有150幢亮化正在实施。宝船遗址公园、南湖公园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秦淮河风光带建邺段、鼓楼段正在全力拆迁。

  据介绍,自2002年启动建设至今,指挥部累计投资了110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00多亿元,新城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CBD、住宅及其他重点项目已形成相当规模,初步可以满足城市功能需要。

  C篇

  三桥连接线雨花段两侧将严控开发

  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南京市政府近日批准了《三桥连接线雨花段两侧绿色南京规划方案》。三桥连接线雨花段两侧位于板桥新城北部,是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生态廊道的组成部分,是长江三桥、高速铁路大桥过江的重要交通枢纽地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ad_dst = 0;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script> 目前该地区建设混乱,环境问题严重,生态用地遭受威胁。随着长江三桥和河西新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尽快改善这一窗口地区的形象尤为迫切。

  规划建成一流都市生态区

  规划围绕建成南京一流的都市生态区的目标,提出要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体,形成集生态农业、湿地公园、花卉苗木、休闲旅游、高尚住区和生态产业园区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区。在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上,以秦淮新河、三桥连接线和京沪高速铁路走廊为骨架,北片功能主要发展高尚住宅、旅游休闲,南片功能主要为少量高环境要求的生态产业园。

  与此同时,规划对该地区开发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沿三桥连接线两侧、秦淮新河南侧300米内、沿宁芜公路和绕城公路两侧各100米内、沿京沪高速铁路北侧150米内、沿南河两侧各50米内、沿中兴路两侧各50米内的地区,除可兼容少量旅游休闲设施和市政设施外,都不得进行任何开发。规划确定的开发建设总量严格控制在总规划用地面积的30%以下。

  对区内大型交通设施用地和国道、城市环路、城市快速路以及城市主干路等重要道路用地,规划都进行了严格保护和控制,并加强景观风貌保护和城市设计,对三桥连接线及京沪高速铁路两侧沿线界面提出了景观控制要求。

  快速城市化地区要实现控制性规划全覆盖

  
记者昨日从南京市规划局获悉,2005年该局将以控制性规划的整合和全覆盖为重,强化前瞻性规划和实用性规划的编制,完成市城建奋斗目标确定的规划编制项目、南京快速城市化地区控制性规划全覆盖,以及一批市政设施规划等。

  完成市城建奋斗目标确定的规划编制项目。完成地铁二号线沿线、机场地区等一批城市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主城外围文物紫线规划、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等一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编制;完成城市空间特色意图区的规划划定,编制完成一批城市特色意图地区的城市设计或详细规划工作。积极为区县发展提供规划服务,重点推动“三城九镇”的规划深化,完成部分中心镇重点地区详细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

  完成南京快速城市化地区控制性规划全覆盖。主城范围内,对已完成地区进行全面整合,空白地区实行填平补齐,实现控制性规划的全覆盖;新三区则完成近期建设地区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本覆盖的规划基本原则。

  完成一批市政设施规划。包括南京市新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指引、市规划局“六线”上网工程、老城区人行过街通道规划、老城区20个停车场选址规划、老城区天然气中压调压站选址规划、南京电信规划、南京供电规划、南京城市交通问题红色警报与应对策略、南京市水环境整治规划等。

  据李强透露,河西道路设施及标志性建筑等主要工程在六月底前都将基本完工,七月份进入“梳妆打扮”阶段。今年计划投资19.16亿元,其中道路建设2.44亿元,景观绿化6.37亿元,滨江公园管理服务配套设施(A、B片区)、学校、社区中心等配套工程8.44亿元。

  具体的工程进度为:6月底,全面建成中部地区所有道路,8月份面层摊铺、交通信号、标线等全部到位;全面完成“八路两园一带”北部整治工程以及主干道沿线的“平改坡”、立面出新、门头店招改造、广告和标牌设置等,与中部地区城市环境相呼应;“十运会”前,16幢标志性建筑除金奥、朗诗两幢超高层主体封顶外,其他建筑外立面装修,部分商业设施实现营运;完成栽植乔木30万株、花灌木95万株、草坪地被200万平方米以上。

  从六七月份开始,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新城进行全面的“梳妆打扮”,从店牌、店招和广告出新出彩、楼宇美化亮化等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

  十运会前,河西中部地区将有230万平方米的商务用房,30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用房,以及250万平方米的新型居住区用房,65万平方米的公共设施配套用房,共将形成50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推向市场并交付使用。征地拆迁稳步推进南京奥体中心和河西新城区一二三期征地拆迁任务从2001年就开始启动,拆除总面积19603亩,拆迁村居民9090户,工企单位1016家,累计拆迁房屋面积568.6万平方米,保证了奥体中心及配套项目的建设用地、道路建设用地以及重点挂牌出让地块的按期交付。

  2004年8月,滨江大道(二期)征地拆迁启动。该工程南起纬七路,北至汉中门大街西延线,全长1700米,路幅宽60米,是今年全市四大建设工程之一,今年9月底前竣工通车。该项目占地需拆迁村居民1464户、工企单位46家,目前已经开始组织进场动迁。

  江东门纪念馆周边拆迁工作从本月1号起启动。该项目占地270.68亩,需拆迁村居民350余户,工企单位11家。

  资料链接:

  河西新城地处秦淮河以西、扬子江以东,与老城一河之隔,与江北新市区隔江相望,方圆9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6平方公里。2001年10月,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以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在宁举办为契机,作出了在河西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城的重大决策。2002年2月,河西新城区建设正式启动,今年是第四个年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02、2003年主要是规划设计、大规模征地拆迁阶段;二是从2004年起转入了全面建设阶段。今年9月26日、10月9日,中国首届国际绿化博览会、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将先后在河西开幕,届时河西新城将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经反复论证的河西总体规划,将新城定位为商务、商贸、文体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地和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城市西部休闲游览地,最终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交相辉映的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