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在发展中延续传统

admin 2005-05-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走在北京的街头,路边建筑上画着白圈的“拆”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道寻常的风景。但是,前不久在南方小镇上看到了相同的景象时,我的心却被深深触动了。“拆”似乎已经成为了我
  走在北京的街头,路边建筑上画着白圈的“拆”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道寻常的风景。但是,前不久在南方小镇上看到了相同的景象时,我的心却被深深触动了。“拆”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国际化”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旋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也纷纷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千百条小巷、胡同、里弄以及其中延续几代的市井生活,在推土机下轰然消失了。 

  “面目全非”的城市
 
  提起北京,人们都会想起胡同,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构成了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和市民文化。胡同里住着各色各样的人家,胡同文化讲究“处街坊”,邻里胜似亲人。在南方,小街、小巷、里弄构成的市井,是一种亲切、温暖、富有人情味的世俗生活。 

  我国现在的城市,大多已经不是自然生长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强行的扩建和人工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遵循商业导向和利益导向而发展,这导致了我们城市发展的混乱状态。当前,有不少城市呈现了形式简单、功能单一、结构雷同的局面。包括我们现在的文化生活,很多已经是以全球化标准来衡量的舶来文化。 

  城市的发展应该延续其历史、环境、居民和社会追求的文化,要与人的生活经验、审美体验产生共鸣,毕竟城市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地方,应该能够激发人们交流、交换的欲望。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其外在的建筑,而是弥漫于城市中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生活方式。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都会使城市丢失了“灵魂”,会破坏城市中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赖以维持的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 

  城市是生活方式的体现
 
  去年,上海朱家角打造“新江南水乡”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在各种声音中,如何定义“新江南水乡”这个概念成为了热点话题。传统的江南水乡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景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江南古镇的定义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是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探讨如何建设一个“新江南水乡”的过程中,不少专家提出,原来意义上的江南水乡实际上早已不复存在了。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城市管理》杂志的主编汤萧说,我们在讨论江南水乡建设的同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水乡的内涵和精髓,但是这些精髓是建立在江南的农村文明之上的,而江南的农村文明又取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他认为,江南水乡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保留下来的仅仅是外形而已,因为江南的悠闲生活早已经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以及工业化文明的侵袭。百年的革命,阶级消失了,所有的乡绅、地主、大户、产业主、民族资本家等等,逃亡的逃亡,没落的没落。今天,中国的城镇与其他某些国家古镇在城市形态方面最本质的差异在于阶级的消亡,家族谱系的中断。 

  不仅仅是江南水乡,现在在我国各地的城镇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变。随着城镇的发展,人们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份悠闲,以往的市井生活,也逐渐消失在车水马龙之中了。 

  不要遗落城市的“灵魂” 

  政府部门作为城市发展的管理者,应该肩负起对未来城市的责任,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处于超常规的发展状态下,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驾驶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又应该将其驶向何方。一个城市是一代又一代人心血的堆积、也是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完美拼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城市是经过千年锤炼、百年发展而形成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简单的模仿、盲目的复制、粗暴的拆后重建无疑会毁了我们的城市,会遗失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地域化和国家化、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之间的矛盾,这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解开的死结。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曾经说过,城市的发展需要留下的不是历史的某一个片断,而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比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都应该有建筑留下来,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建筑师是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建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适合居住的房子。清华大学的陈丹青教授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缺乏本地居民的参与。有些设计人员对于他们所设计的城市、对当地的文化传统根本没有人文感情,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一个项目的概念。不了解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资源,无法结合当地民情和地方审美情趣而做出的设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造成整个城市建筑风格不协调,城市形象杂乱。澳大利亚PTW设计公司的董事白智平表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的发展,需要专家的支持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鲍诗度教授认为,对于城市的建设,要遵循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原则。 

  要对城市的过去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过去新的生命,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考虑城市建筑符号、空间形态等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城市文化创造的传承问题;在考虑城市和谐统一的审美要求时,更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量变要求。古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环境、状态是单纯而质朴的,而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复杂多变的。要达到社会环境和生活形态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统一,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建设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