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宜居”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友好

admin 2006-09-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环境友好”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充分的人文关爱。让城市人在这个环境里感到有保障、很放松、有干劲、有幸福感、有信心、有奔头。这样的环境至少要满足三项条件;第一是利
  ●“环境友好”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充分的人文关爱。让城市人在这个环境里感到有保障、很放松、有干劲、有幸福感、有信心、有奔头。这样的环境至少要满足三项条件;第一是利于生活的自然和物质环境;第二是利于发展的社会和人际环境;第三是利于身心健康的精神氛围

  ●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宜居”城市的建构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上海完全有理由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避免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的问题,彰显并激活历史文化传统和温馨生活传统,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宜居城市

  ●上海人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城市艺术生活方式的传承、上海人的“持家”理财传统对于节能社会实施的有效性等等,是上海文化传统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这些传统应当在城市管理中得到体现,使城市的管理模式刚柔相济,也成为一种“宜居”的“环境友好”,为在这个城市群里生活和工作的人提供舒适的空间和精神家园。

  最近,温家宝总理对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暨“2006中国市长论坛”作重要批示时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城市规模要合理控制;城市风貌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城市功能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
  “宜居环境”的提出,说明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认识达到了“以人为本”的高度。所谓“宜居”,就是一座城市是否适合并满足人的居住和生活。在当今社会里,“宜居环境”应当理解成为人的生存空间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人际环境和精神层面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指物理的空间,城市建设目的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人的居住环境要“友好”,即“宜居”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友好”。

  近年来,“宜居”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评选“宜居城市”十分注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全方位的考量经济社会的综合因素。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评选2005年“全球最适合生活的城市”,指标包括安全性、医疗服务、文化与环境、教育,以及基本设施等五大领域将近40个指标。最近正在网上征求意见的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六个大块: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子项和指标,如环境优美度中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三个子项,而生态环境子项又包括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10个指标。可见“环境友好”应当包括自然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的人文环境,已经成为共识,而社会政治人文环境的因素有时甚至超过自然环境的权重,例如,“9·11”以后,人们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安全因素已经越到了首位;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宜居”城市,都是受恐怖组织威胁可能性很小的城市,而美国城市因为犯罪率高、恐怖分子活动频繁,整体排名都很低。

  早期对“环境友好”的理解,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环境问题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将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环境友好”的理念是站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高度来认识的,它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等具体问题的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以保持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以保证可持续发展。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环境友好”,已经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评价,充分考虑人的多元需要,而不是只看重它的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认识和环境友好的建设,也从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渐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一切生存空间关系的和谐。“环境友好”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充分的人文关爱。让城市人在这个环境里感到有保障、很放松、有干劲、有幸福感、有信心、有奔头。人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这样的环境至少要满足三项条件;第一是利于生活的自然和物质环境;第二是利于发展的社会和人际环境;第三是利于身心健康的精神氛围。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处理好城市发展中“长效”和“短效”的关系,建立有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这才可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宜居城市。

  从发达国家和已经形成的大都市群走过的路来看,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没能成为生活质量最好的城市。那么,上海能不能成为“宜居”的大都市呢?

  首先应当看到,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在发展时没有充分注意“综合环境友好”,发展中“留有余地”、“留有空间”,过分追求经济发展的“单边效应”而造成了许多“城市病”:快速过度的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工业化时代的生活对人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挤压,影响了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说,如果一开始就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规划开始,致力于“综合环境友好”建设,合理解决“效率”和“空间”的问题,保持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这些“城市病”是可以避免的。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在19世纪30年代已拥有500万人口,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城市的现代性和“宜居”的基础极具潜力。一个半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都是国际国内人们向往的地方。人们向往一个城市,会以自己的感受来权衡是否“宜居”。自然环境优美和社会公共福利保障体系健全、公民的归属感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以及政府管理水平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除了物质生活的质量,更多的会考虑发展的空间,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宜居”城市的建构并不是绝然对立的,我们完全有理由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避免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的问题。历史文化传统和温馨生活传统正是上海的特色和优势,那么彰显并激活这些传统,这个城市会具有更大宜居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理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宜居城市。成为各种人才集聚的“宜居”城市。

  生活美好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能因为快速发展而牺牲已经获得的“宜居”条件。也不能一味地攀比他人而抹煞自己的特色。彰显并激活上海历史文化传统和温馨生活传统,创建“环境友好”的城市人际环境以及精神空间。不仅可以释放因为高速发展的城市生活节奏而不断受到挤压的个人生活空间,缓解过度的竞争造成城市人巨大的精神压力,还可以让上海人传统的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精致温馨的家庭和谐,成为医治当今“城市病”的良药。上海人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城市艺术生活方式的传承、上海人的“持家”理财传统对于节能社会实施的有效性等等,都是上海文化传统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上海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传统应当在城市管理中得到体现,使城市的管理模式刚柔相济,也成为一种“宜居”的“环境友好”,为在这个城市群里生活和工作的人提供舒适的空间和精神家园。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