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中国城市建设从日本那儿借鉴什么?

admin 2007-01-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高密度化,是中国巨大城市不可避免的未来。如何创造高密度的生活空间,不仅是城市设计师的重大课题,也是全体城市居民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东京的某些经验,可资参考。具体
  高密度化,是中国巨大城市不可避免的未来。如何创造高密度的生活空间,不仅是城市设计师的重大课题,也是全体城市居民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东京的某些经验,可资参考。具体说来,有效的私人空间利用、城市公共领域的扩展及城市空间文化等,都值得议论。 

  目前,日本经济“东京一极集中”现象仍在加剧,东京人均住宅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东京却发展出“开拓”私居空间的智慧,积累了很多技术。 

  日本民族,任何事情都喜欢从“小”的角度考虑。在空间利用方面,他们也热衷于把一块狭窄地皮,建成一栋集约而惬意的家居。有个电视节目,邀请建筑师挥洒才能,在有限的平面上追求最大空间利用效果,最为叫座。 

  家居空间的充分利用,也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日本平均家居面积约为90平米,东京要低于这个数字,但住房设计注意空间利用,故能缓解面积不足的问题。以笔者所居公寓讲,面积59平米,两室一厅,卧室约7平米,书房10平米,另客厅12平米,而这之外,笔者最欣赏的是,这套房内有一大一小两个收纳柜、两间2平米的收纳室或衣帽室。 

  说起“收纳术”,也是日本电视上的热门话题,春季过后被子收入真空袋保管,抽掉空气体积缩小,如此可大幅节约空间。再如市面所售双层书柜,外层书柜可横向拉动,这等于一面墙布置了两排书架,虽价格为普通书架数倍,但仍卖得很好。 

  保持狭小家居空间舒适,经常排除杂物是一重要前提。近有一本名为《丢弃的技术》的书热卖,鼓舞了众多狭小家居住民,抛弃旧物更加自觉。 

  笔者觉得,日本城市最值得借鉴的,是其开放性以及公共空间的开拓、利用。城市居民以公共空间为私人空间的延长,这样就会极大缓解私人空间的不足。比如,东京存在各种层次的咖啡馆,最便宜的150日元(合人民币10元不到)一杯咖啡,学生也可利用。而且东京人几乎不在家中与朋友聚会,多选择各种餐馆或咖啡馆,这可解除私人空间狭小的尴尬。 

  当下,中国城市小区建设盛行,追求半封闭的城市空间,其中各种会所、健身房仅供小区居民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只能是减少城市公共空间,降低城市的开放度。 

  我想,检验的城市魅力,还是要看其开放性。在东京,全体市民可以利用的图书馆、体育俱乐部与运动场以及举行集会进行学习的“公民馆”星罗棋布。当然,开放性来源于城市设计的理念,日本城市空间公共性原则,建立在纳税者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发展出的公共性。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注意到,日本各私营铁路站内厕所,除乘客外,对非乘客也是开放的。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也多允许非顾客利用其厕所。北京奥运在即,中国各私营机构是否也可尽量开放其内部空间,为和谐城市增加魅力? 

  笔者以为,在高密度社会之中,除规则外,尚需要高密度社会的文化。懂日语的人知道,日语中“整齐”、“清洁”与“美丽”同为一词,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整齐、清洁即美。 

  以上述“整齐清洁为美”的观念考察,我们可以读出日本城市空间的美学立意。其街区建设不追求华丽而是注重实用,城市更多注重整齐、清洁,其结果则被认为是美丽。 

  说心里话,日本的大城市,因土地所有权限制,很难大批连片开发,故区域之内建筑布局少有浑然一体感觉,不少城区显得很陈旧。但是,不论如何陈旧,多数城区仍保持了较为清洁的环境。这种结果,并非地方政府的强制或不断清扫,而主要靠高密度社会中居民的努力。 

  我们看到,在街道外观上,尽管建筑不能说最美,但居民却努力“整理整顿”,做到“整齐”,不乱放杂物。在他们看来,如不“整齐”,宁肯舍去,如对广告牌设置即采取这一原则。不光城市空间追求整齐,连时间也要“整齐”,如丢垃圾时间,差一分钟,你的垃圾可能就得再等一周。但是,恰是这种对“整齐”的追求,才开拓出高密度社会居民呼吸的空间。 

  20年前访日的中国游客,可能为新干线或新宿高楼群感叹,而今,一些中国新兴城市显然要比日本城市漂亮,高楼的数目远远超过了日本,铁路的速度也已大幅提升。我们对日本的关注,应转至高密度城市,看它们是如何维持市容整洁、绿地青翠与空气清新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