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城市雕塑稀少 专家呼吁提留基金丰富城市表情

admin 2007-05-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天(5月13日)上午,经过西单文化广场的陈先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广场中原来摆放风筝雕塑的位置,因为地铁施工,他喜欢的那尊“蒸蒸日上”的雕塑已经被移走一段时间了,但每次经过,
  今天(5月13日)上午,经过西单文化广场的陈先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广场中原来摆放风筝雕塑的位置,因为地铁施工,他喜欢的那尊“蒸蒸日上”的雕塑已经被移走一段时间了,但每次经过,陈先生还是忍不住向那里看。“经常带着孩子到广场来玩,很喜欢那个雕塑,现在看不见它,还真有点别扭。”和许多市民一样,陈先生希望施工结束后,还能把风筝“请”回来。 
  如果把一栋栋建筑物称作“城市的表情”,城市雕塑无疑就是城市的“表情符号”,一个好的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记者从市规划委获悉,目前本市登记的城市雕塑大约有2000件左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来说,这个数字显得太小了。 

  故事 

  老太欲砸裸男雕塑 

  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城市雕塑在“边边角角练兵”,最初在正义路、三里河绿地等处建设了少有的几件雕塑。经过近20年的发展,雕塑已经成为北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的载体。 

  在于化云看来,城市雕塑直接引导社会的文明进步。他至今还记得北京建设第一个男裸体雕塑时的情景。雕塑的题材是一个男童手擎和平鸽,因放大到2米多高,失去了男童的稚气,有点像大人。在吊装时,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一位老太太更是气愤不已,扬言“晚上我非砸了它不可”。 

  1989年亚运会前夕,奥体中心两尊女性人体雕塑也曾让评选委员会难以定夺,这两尊名为《遐思》和《小憩》的作品构思很好,但当时城市雕塑还没有出现过女性人体,最后相关负责人想出一个高招:雕塑不做基础,浮摆平搁。“市民要是接受不了,马上挪走。”没想到建成之后,市民不但接受了,而且非常喜欢。 

  数字 

  平均每平方公里2件雕塑 

  于化云介绍,2004年,本市首次对城市雕塑进行了普查,调查显示,北京拥有城市雕塑1386座,其中纪念性城市雕塑464座,占总数的25%,是全国最多的。 

  从城市雕塑本身的体量上看,10米以上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有139座;3米到10米的中型作品727座;3米以下的小城市雕塑作品有970座,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最近几年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总的来说,北京现在的城市雕塑应该有2000多件。”于化云表示,这个数字对于人口上千万、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北京来说,显然是少了。“在韩国,一座大楼的前后左右,几乎都可以找到公共艺术品,甚至连通风口也会被美化起来。” 

  症结 

  三大瓶颈僵化城市表情 

  于化云表示,北京的城市雕塑在制作上领先全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雕塑人才明显不足。“截至2004年底,雕塑家不到1000人,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六七十岁。有一次要组建一个顾问团,推荐的人除了六七十岁的,就是二三十岁的,中间明显断档。” 

  其次是可以提供给雕塑家创作的空间和机会太少了。“在国外,城市雕塑作为建筑的姊妹艺术,在建筑设计之处,便会与雕塑人员沟通,而现在国内多数建筑还是建好了以后才会想到配个雕塑,很多人甚至到现在仍不认可公共艺术。”创作空间的缺乏,也是影响雕塑人员创作功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雕塑家写实作品非常突出,但在抽象思维方面明显不足,运用雕塑语言适应空间概念的能力偏弱。” 

  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城市雕塑发展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强制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拿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而目前本市还没有相关立法保证用于这方面的经费来源。 

  呼吁 

  艺术基金需要提留 

  随着2008年的临近,人们都期待北京能够留下更加丰富的表情符号。专家呼吁,北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百分比艺术条例》。 

  据介绍,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做法,即: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使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欧洲及日本、美国等国家曾先后在20世纪60年代立法,要求在所有公共建筑的总建造费中拿出百分之一的经费,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实施基金。这一法规使大量艺术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为创作设计城市雕塑、壁画及各种公共设施建设出谋划策,留下了许多精美作品。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