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生态文明看江西·村

admin 2008-04-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余市迎嘉新村 其乐融融的日子 联合国官员在德安县岳家垄村观看沼气做饭 咱们村里也时兴健身 漂亮的新居 丰收的喜悦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小山村里,让自己融化在天人合

新余市迎嘉新村

其乐融融的日子

联合国官员在德安县岳家垄村观看沼气做饭

咱们村里也时兴健身

漂亮的新居

丰收的喜悦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小山村里,让自己融化在天人合一的田园诗中

  春天,婺源江岭,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汇成花海,引得游人如织。登高极目,粉墙黛瓦的村庄散落在层层叠叠的明黄与青翠中,不由人心生感慨:人或许是张扬的,因为自然是斑斓的,春有山花烂漫,秋有层林尽染,所以,为人所居的村庄选择了最“无意争春”的灰白两色以不变应万变;人或许又是内敛的,将所有的绚丽与缤纷都归于自然,自己只是守着一份默契与山脉河流相依偎。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西农村,是一个和谐的载体。正如北大教授俞孔坚评价婺源的乡村之美时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的根本和一个超稳定农业社会的真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神的和谐”。

  我们走进这份自古而然的和谐。48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杨村围屋神秘、?=陂隽永、钓源风雅……然而,无论何种村落,都充满着农耕文明对自然的尊重。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野渡舟横,让我们感知所谓生态文明,追求的不过是人与自然简单而纯朴的相互尊重。

  这份尊重让越来越多的游人愿意停下脚步,留在江西的乡村,一住就是几个星期甚至个把月,不为别的,就为了每天在婺源晓起乡间的青石路上遛弯,在有潺潺溪水从眼前淌过的阳台上喝茶……这时,他们不再是旅途上的匆匆过客,也不再是美丽风景的看客,他们试图将自己融化在山水环抱、天人合一的小山村里,他们享受着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享受着这里人与人的和谐。“柴门闻犬吠”,乡村最平常的风景,可如今,村头田间蹿来蹿去的土狗,对陌生的游客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还会对着游客端起的相机摆摆姿势。

  2007年,红绿辉映的江西迎来了7000多万的旅游人次。方兴未艾的乡村游由蜻蜓点水的观光游深化为休闲游、度假游。庐山脚下,那些曾经是默默无闻的农家山村,这一年,新增了172家农家乐,营业收入达1.22亿元。

  环境友好的江西农村,让城市与乡村共享生态文明。

  粉墙黛瓦依旧,马头墙下的平坦路、干净水、因特网,让乡村现代与传统和谐对接

  原生态的村庄固然令人沉醉。但由于经济的落后,那里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乡村的生态文明,保留与延续传统是内涵之一,它需要融入新的元素。

  赣县枧田村,一座乡村原生态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村庄。它的原生态在于保留了村庄稻田、菜地、水塘、民居相错杂的格局,没有刻意地将其整齐划一;它的现代化,是将一条条水泥路蜿蜒进每家每户。记者沿着竹篱菜地、水塘沟渠相伴的水泥小道走进一户农家,轻轻地拧开水龙头,一台小水泵随之启动,井水转化为自来水。两层小楼的民居,一楼的楼梯间被改造成了卫生间,屋后还配备了三格式化粪池。村民们对记者说,春天,柳树绿了,桃花红了,燕子也回来了……好多城里人都喜欢来我们这儿看看,还出钱让我们给他们烧饭吃。

  别小看枧田村这一个个细节的变化,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上因特网的新农村建设,在乡村再造一个新的生态环境。省新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今,新农村建设已让全省2万多个试点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当中,最让江西感到自豪的,是对乡村原生态的充分尊重,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建筑还是那样的建筑,唯一不同的,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更加快乐、健康。

  乡村的生态文明,不是被动地静态保护,而是随物赋形地在尊重历史与自然的前提下创新建设。它还为传统的原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龙南县客家围屋,在新农村建设中,保留了传统民居,挖掘了文化内涵,引得游人竞相驻足,让沉寂的乡村热闹非凡。

  江西的新农村建设2004年悄然开始,两年后一鸣惊人。有媒体评价,江西这一次终于赶上了早集,在全国领跑。

  生态大省江西,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婺源晓起村党支书汪寿如的2007年显得格外平静。这一年,为了保护晓起村总体的民居环境,他拆除了几户村民违反乡规民约建设的房屋,没有人为此上门吵闹。大家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们的“绿色资产”,自己是这笔资产的拥有者、守护者与经营者。

  赣县茅店镇罗坑村,一个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的村庄。这里没有人外出务工,他们将低产的稻田改造成鱼塘,四周山坡种上果树,使一个没有河流的村庄变成了水产养殖基地,再造了一个与过去不尽相同的生态循环。他们卖鱼苗、脐橙,经营垂钓、休闲渔庄、农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龙珠休闲农庄的“庄主”告诉记者,去年大旱,他鱼塘里的水位下去了一米多,但他还是让经营果园的村民到塘里抽水浇园,他认为,果园涵养的水分是鱼塘水源之一,如今,水塘“反哺”果园理所应当。

  江西是生态大省、农业大省,大约有18万个自然村,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是乡村的主人,更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创造精神的主力军。

  传统的生态文明,让农民发现自己原来拥有令无数人羡慕的家园,这个家园还在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政府资金带动下的新农村建设,又让他们拥有了崭新的现代生活。所有这些,激励着农民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据了解,我省今年计划90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可是,仍有3000个村庄想加入进来。过去是干部动员村民搞新农村建设,现在,是村民们催着干部搞新农村建设。

  乡村是动人的,而村民们对新文明的追求更动人。

  江西“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环境,让人总会与各种乡村不期而遇。延续那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将现代融入传统,使农民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会让人与村庄的邂逅变得温暖而亲切。

  声音

  让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生态相协调

  王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其原生态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这是一个规划先导的过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规划,既要保留农村的自然风貌、历史文脉,又要提升其精华,修复其简陋。同时,江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就让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良好的自然、历史、文化基础,依托这些优势,在经济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村、特色文化产业村,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激发他们自己作主、自己动手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自然、文明和谐美好家园的热情。

  郑林(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独特”,二是“协调发展”。当城市通过建设绿地、公园等人造景观回归自然时,农村浑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就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农村生态文明的独特性。但另一方面,农村就总体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它同样需要发展,但这个发展应该汲取早期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教训,让传统与现代、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相互协调,既尊重人的需要,也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家政策的导向与支持最为关键,可喜的是,我们国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社会,城市与农村既协调发展,又各具特色。

  陈文华(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谈起农村的生态文明,人们大多会关注那里的自然生态,其实还应该注重当地的人文生态,应该将传统农耕文明中宝贵的文化精髓与自然、历史、经济相结合。人们现在到农村,感受着那里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民俗,但人们还应该探寻和深思外观之下包含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的仁和、勤俭、宽容;道家精神的朴素、自然、豁达;还有徽商衣锦还乡后的修路桥、开学堂……凡此种种,在追求人的发展,也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些都是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