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申城打造体育新地标

admin 2008-12-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设计独特的综合体育馆,犹如一卷向上涌起的波浪;晶莹剔透的拱形游泳馆,又仿佛层层浪花冲刷在平缓沙滩。昨天下午,处处凸显“波浪”元素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正式破土动工。这座能够满足国际最高级别赛事要求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中心,将于2010年底闪耀黄浦江东岸,成为申城体育新地标。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效果图。                          

  设计独特的综合体育馆,犹如一卷向上涌起的波浪;晶莹剔透的拱形游泳馆,又仿佛层层浪花冲刷在平缓沙滩。昨天下午,处处凸显“波浪”元素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正式破土动工。这座能够满足国际最高级别赛事要求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中心,将于2010年底闪耀黄浦江东岸,成为申城体育新地标。
    
  顶级竞技场 
    
  “这是目前在建的场馆中最出色的一座。”仅仅只是观看模型、听取介绍,国际泳联执行主任马库莱斯库就不禁发出如此赞叹。 
    
  2011年,上海将成为继日本福冈之后第二个举办游泳世锦赛的亚洲城市。为了满足赛事要求,上海在启动场馆规划之初,就多次向“水立方”等奥运会场馆取经。 
    
  建成后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将实现世锦赛4/5项目的集中管理,只有公开水域游泳比赛被安排在淀山湖畔的上海水上运动中心举行。其中,主赛场综合体育馆可容纳观众18000人,届时将举行游泳和花样游泳项目的比赛。游泳馆设置座位5000个,将举行水球项目的比赛。室外跳水池则成为中心最大亮点,开放式的坐席可供5000名观众现场助阵,浦江两岸的水岸景观也一览无遗。 
    
  游泳中心主任李桦对于马库莱斯库的赞赏丝毫不感到惊讶,“我从2001年开始参加历届世锦赛,如此出色的硬件条件还未见到过。上海专门为比赛建造如此大规模的专业场馆,在国际泳联历史上也是头一遭。”
    
  生态健身园 
    
  作为竞技场馆,东方体育中心为运动员提供一流的比赛环境。而在比赛之余,一座座建立在人工湖畔的体育场馆,还将向热爱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的市民们开放。 
     
  较之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上海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仍显落后。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上海人均体育占地面积1.71平方米,远不及北京的2.3平方米和广州的2.72平方米。在目前已有的31座各类体育场馆中,综合型大型场馆数量也明显偏少。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东方体育中心在规划过程中,就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为市民提供绿色健身环境的理念融入其中。中心建成后,体育建筑群将被绿色和水系环绕,来此休闲健身,宛如置身“绿色氧吧”之中。场馆内的各项体育设施以及相邻的滨江体育公园,则将更大程度上丰富公共体育场馆的全民健身功能,使东方体育中心成为市民健身的新乐园。
    
  人才大本营 
    
  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场馆开放的另一重要意义就在于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游泳是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群众体育活动之一,每年夏季参与游泳锻炼的人次达800万以上。尽管遍布上海的游泳馆并不少,如此功能丰富的大型综合性场馆还是第一座。“上海多年来在游泳、跳水等项目中处于全国领先位置,若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肯定也会有更多好苗子随之冒出来。”李桦说。 
    
  场馆出色的硬件条件也将为国家队和上海队提供先进的训练空间。“我们会考虑在今后充分地利用如此好的条件,将这里作为国家队高水平的训练基地之一。”李桦表示,“新的奥运周期中,2011年世锦赛是非常重要的一级台阶。希望届时能够在此集中训练、比赛,将上海作为我们的人才大本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