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南充三举措大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admin 2009-04-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去年9月以来,南充市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环境工程,作为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按照“示范带动、项目推动、载体联动”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去年9月以来,南充市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环境工程,作为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按照“示范带动、项目推动、载体联动”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示范带动  迅速掀起城乡治理热潮
南部试点示范。南部县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首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市(县)”。该县立足“三个结合”,率先打响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一是营造氛围与提升公民素质相结合。各类学校每月开设一节健康卫生教育课,进行一次“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活动;发放《市民文明手册》25万本,做到了进学生的书包、干部的公文包、女士的挎包;开办文明特殊教育学校,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1000余名市民进行了分类学习教育。二是集中试点与全面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选择了“一城四镇六村”进行集中试点,定水镇农贸市场“三化”经验在全省推广,伏虎镇在全省率先修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建立了常委联系片区制、参与单位联席会议制、分线暗访督办制、乡乡见面推进制等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全面整体推进。三是经费保障与创新投入机制相结合。按照“不增债务、不撂摊子”的原则,建立环境治理经费投入机制,出台扩大城镇经营收入的配套政策,将城镇经营收入、土地收益等用于综合治理;探索“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出一半”的模式进行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收到较好效果。
各地比学赶超。市委书记刘宏建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工作,亲自挂帅,亲临一线,并要求将治理工作作为调研的必备内容。在市委的带动下,各县区高度重视、你追我赶,形成了比学赶超、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一是组织领导“高规格”。仪陇县实行了领导干部“包乡镇、包社区、包街道、包村”的“四包”责任制;西充县委书记隔天听取一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汇报。二是宣传发动“全覆盖”。蓬安县发出《“净化环境、爱我家园”环境公约》20余万份;高坪区组织流动宣传队走村入户发动群众。三是经费投入“尽全力”。蓬安县计划三年时间投入4.3亿元用于综合治理;仪陇县2009年就直接投入财政资金2.48亿元。四是目标督查“动真格”。西充县将治理成效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仪陇县将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比例高达15%;并专门制定了《责任考核追究办法》,年度考核低于60分的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引咎辞职、班子诫勉6个月。
全民齐心参与。把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全市群众的城市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开通了综合治理“市民热线”,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20余条。南部县、西充县等地确立周五为“全民清洁活动日”,每周五下午干部、群众总动员,打扫公共区、生活区、卫生死角清洁;仪陇县在全县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在城镇、乡村的显著位置设置清洁评比公示栏,定期向社会公布清洁评比结果。蓬安县在县城、场镇、农村分层次聘请了300名监督员流动监督检查环境治理情况。全市上下一心,形成了人人参与治理、人人支持治理的热烈局面。
项目推动  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
抓住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机遇,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完善功能、服务产业、改善民生、提升形象”四个重点,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设施建设突出“功能优”。完成了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大纲修编,明确了今后20年城市建设方向和规模;拟定了全市2009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33个,总投资41.1亿元。启动了市区主要街道内涝整治,加快了市政新区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全市前3个月所开工的城建项目中,涉及城市道路绿化、城市景观美化工程占总开工项目的60%以上;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
环保设施建设突出“形象美”。以城市“一污、两烟、三噪”以及乡镇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建设城乡生态环境设施。9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快速推进,本年内将陆续投入运行。南充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6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到85%以上,均达到或优于省标准。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以上355天,嘉陵江南充段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标准。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绿化覆盖率提升到38.51%、绿地率达33.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65平方米,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交通设施建设突出“出行便”。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截至去年12月底,全年建成通乡公路811公里、通村公路3327公里、乡镇客运站52个、乡镇客渡码头23处。南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南充旅游客运码头开工建设,广南高速公路南充段顺利开工。今年,加快了成都至南部、南充至巴中、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确立了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通乡通村公路目标。
人居设施建设突出“环境好”。加快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区南门坝旧城改造工程拆迁安置工作快速推进。一季度,全市共新建廉租房21.7万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投工15万个,全面启动了19个省级“千村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150个村完成“三建”(建沼气池、建庭院经济、建垃圾处理池)、“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乱建)、“五改”(改厨、改厕、改危、改圈、改灶)工作,乡村园林建设如火如荼。
载体联动  强力推进城乡容貌整治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围绕“城市形象好、居住环境好、市政管理好、市民素质好、干部作风好”的“五好”目标,强力抓好“四个重点”,快速改善了城乡面貌。
以整治城中村居为重点,优化居住环境。以“四治(治脏、治乱、治破、治暗)”为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和开放式居民小区全面开展治理脏乱差活动,清理长期堆放暴露垃圾的闲置空地300余处、卫生死角1200余处,清运背街小巷历史遗留垃圾和建筑垃圾5万余吨,清除“牛皮癣”广告6000余处。筹措资金1.2亿元,全面完成了市辖城区居民小区水电气遗留问题处理,共解决水电气遗留问题75个,涉及小区72个、4.2万户,惠及居民15万人。
以整治关键部位为重点,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力度,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5个,规范设置流动临时摊点经营场所200余处,清理游商摊贩、占道经营、跨店经营500余起。启动交通沿线风貌整治,对城市近郊、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两侧500米视野内的场镇、村社进行标准化整治,共拆除破旧废弃建筑8万平方米、规范广告牌匾600余处、建设绿化及节点景观100余处,建成绿色公路长廊50余公里。
以整治交通秩序为重点,创建和谐交通。坚持“动静结合”方针,大力实施畅通工程。规范动态交通秩序,开展了市辖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对5条重要街道实行严管重罚;开展整治非法营运“狂飙ABC行动”,缴获非法营运车辆700余辆。整治静态交通秩序,以车辆停放好为重点,清理整顿停车场60个、洗车场120个、修车场80个,规范车辆停放1万余车次,城乡道路交通秩序井然。
以整治违规建筑为重点,规范建设秩序。扎实推进规划区违法违规建房清理整顿工作,清理违法违规建房户6154户、占用土地面积52.69万平方米、建房72.86万平方米;拆除非法建(构)筑物2.5万平方米,整治临街建筑立面3万平方米、店招店牌5000余个,拆除违规设置户外广告1800个。开展安全文明型工地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取缔现场搅拌和噪声扰民,重点监管建筑材料堆放和建筑垃圾运送,有效维护了城市正常建设秩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