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幕后故事

admin 2009-07-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2年多时间,430多名技术成员,为南京未来20年绘就一幅发展蓝图。7月2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成果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征询各界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第8次修编制定“总规”,参与单位之广、人员之多,前所未有。

  2年多时间,430多名技术成员,为南京未来20年绘就一幅发展蓝图。 

  从城市规划展望2030年南京模样 

  
7月2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成果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征询各界意见。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第8次修编制定“总规”,参与单位之广、人员之多,前所未有。 

  “总规”要对南京未来20年做出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谋划。在一条条关乎民生的规划条款背后,经历过哪些艰难的权衡与取舍?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水平,如何在外界“拍脑袋、纸上划划”的老印象中,实现“科学性、前瞻性、协调性”的新提升? 

  近日,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与“总规”修编专家组核心成员进行了对话。   

  谈原则:规划不能“拍脑袋” 
  记者:这次“总规”修编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叶斌(市规划局副局长、“总规”修编办副主任):以前,很多人觉得,城市规划就是规划局一家的事,实际不是这样。城市规划是对各项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统筹协调和安排,与城市各行业的发展分不开,必须要有关部门、区县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同时,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属性也要求其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此次“总规”修编涉及32个行业,60个单位参与,技术成员有430多名。“总规”修编委托国内20多家专业单位,开展了18个专题和26个专业规划的研究工作,并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总规”成果编制工作。 

  记者:多行业参与起到了什么作用? 

  叶斌:以各行业科学研究的结论为依据来制订规划,可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我们说,“总规”修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不是套话、空话。说白了,规划就是要讲究科学,不能“拍脑袋”。 

  比如,以往不受重视的民政、气象等部门,我们这次都把它们纳入了修编组。有了民政部门的参与,老年人、殡葬等问题的研究就会更加科学,这些问题最终在“总规”里也都有体现。 

  如果说,民政属于社会科学问题,那气象就属于自然科学问题。通过气象部门、气象专家对南京近30年来的风向频率研究发现,南京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平均每年有22%的天数是静风。这些科学数据,对“总规”关于城市产业的布局、通风走廊的建设等,都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 

  记者:“总规”预测,203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126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为1130万左右。数据是怎么来的? 

  叶斌:这是人口专家按照多种国际国内公认的科学方法进行预测,并从土地、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容量等方面核算后确定的,未来人口预测的内容非常细致,包括未来几个时间段,1—7岁的有多少人,小学、中学的学龄人口有多少,多少人将大学毕业,60岁以上的有多少人等。 

  普通市民可能对城市总人口不太关心,但做规划很重要,人口关系到城市活力、就业、教育、交通、产业、各项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城市有多少人,就要有多少对应的就业岗位,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孤独城市。1260万左右的人口,和“总规”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空间规模的布局,相对是能够实现平衡的。 

  谈副城:城市功能它都要有 
  记者:2002年,南京确定了“一城三区”的发展战略。如今,“总规”又提出“一主三副”,为什么? 

  叶斌:“一主三副”是对“一城三区”战略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基于国际上类似南京的城市发展规律的经验判断。当一个城市人口达到1000万人时,必须要有功能完善的副城。南京目前存在着人口过度集中、服务功能不均衡、轨道交通落后等问题,要成为成熟的现代都市,必须发展副城,成为一个多中心的城市。 

  记者:副城和新市区有何区别?今后将如何建设? 

  蒋伶(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目前,南京3个新市区的功能还比较单一。东山主要是开发区的产业和大面积住宅开发,仙林主要是个大学城,江北各种配套设施更落后于主城。副城是一个城的概念,城市该有的功能它都要有,它要有能力吸引人在那儿生活、工作、上学、就医等,减少对主城的依赖和压力。所以,“总规”把3个新市区都升格为副城。 

  根据规划,3个副城都将建设各自的地区中心。东山预留的地区中心在凤凰港一带,仙林预留的地区中心在白水桥一带,江北预留的地区中心在石佛寺一带。副城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活动基本围绕着地区中心转,而不是像现在都围绕着主城转。 

  谈民意:统计分析每条意见 
  
记者: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市民的意见在“总规”中有何体现? 

  徐明尧(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在“总规”修编的前、中、后期,公众参与的渠道一直都是敞开着的。2007年底,市规划局专门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列举了88项规划内容,去了解市民最关注什么,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对下一步规划有何建议。共有1.6万多名市民参与了调查。我们把这些意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把它作为修编的重要依据之一,他们的意见在“总规”中都有体现;在“总规”起草阶段,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各种反馈渠道也是开通的。在这一阶段,我们还着重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有关部门及一些社会团体的意见;现在“总规”公示阶段,我们同样在征询各界意见。 

  记者:你们对征询来的意见怎么处理? 

  徐明尧:当然要一条一条认真统计分析,并认真研究是否采纳、如何采纳。凡是通过网络反馈过来的意见,我们有一个自动统计、即时更新的软件,参与者的情况、关心什么、各项规划内容的满意度是多少、还有什么其他意见等,在后台都可以一目了然。书面反馈的意见也在进行人工录入,到公示期结束后将进行统一的分析归纳。 

  从已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市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水平均越来越高。过去,很多市民只关心“我家门前今后会怎样”,现在市民的关注点和专家组越来越相近。从最近反馈的意见来看,市民关心较多的是轨道交通、主城外围发展、过江通道、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NextPage]
  谈交通:16条过江通道还不够 
  记者:“总规”设计了16条地铁,这么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杨涛(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对于一个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以上的超大型城市,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靠小汽车根本不现实,关键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 

  “总规”规划了16条地铁,线网总里程约645公里,中心城区线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区线网密度0.86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地铁站339座。这种线网规模、密度,与日本大阪、名古屋、法国巴黎等世界先进城市的现状规模相当,应该能满足南京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 

  记者: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过江难一直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总规”规划了16条过江通道,够用吗? 

  杨涛:想够用,很难!只能说,这是个综合平衡的结果。秦淮河上那么多桥,有时不还是堵吗?国内外有不少跨江、跨河、跨海城市,如武汉、重庆、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等。南京段长江宽度达2-3公里,与其他城市均不同,空间尺度、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差别很大,不好简单对比。 

  以每天对岸人口的出行量来计算,纽约两岸的联系度为60—70%,武汉、香港两岸的联系度为30%左右,而南京江北和江南的联系度仅将近10%。在江北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中,专家提出,江北必须采取相对独立发展的策略,与江南协同发展,类似国外“双子城”的模式。基于这样的策略,江南与江北的联系强度不应过高。我们按照20-30%做了一个测算,于是在“总规”中提出16条过江通道,其中包含轨道交通的有5条。如果光靠过江道路,再多建几座大桥,也解决不了机动车的拥堵问题,经济投入也将非常惊人。 

  谈生态:力保通风走廊“咽喉” 
  记者:“总规”对南京的发展定位中,有一条为“滨江生态宜居城市”,生态保护有什么实质性体现? 

  蒋伶:生态保护,也是此次“总规”修编和以往明显不一样的地方。以往,生态往往让位于发展,先是定下来这一片要发展某某产业、那一片要发展某某产业,然后再考虑生态的事。这次,生态保护被作为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前提和指导思想,关系到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绝不会让步。 

  我给你举个例子。 

  前面提到南京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的气象问题,为保证城市“透气”,“总规”为南京规划了两条主要的生态通风走廊:一条是瓜埠——八卦洲——长江;一条是方山——秦淮河。对照地图,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生态通风走廊基本是直线,而且正好和冬、夏季的风向一致。 

  其中,瓜埠——八卦洲之间,有一块4公里宽的化工园隔离带。化工园一直想把这块地用于化工园建设,我们和当地有关部门及化工园沟通过无数次,最终我们还是坚持把它预留下来了。因为,这块地一旦用于建设,将卡住这条生态通风走廊的“咽喉”。 

  另外,“总规”在方山也预留了一大片湿地。 

  程茂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规划师):“总规”里提到调整产业结构问题,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根据国家、省下达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按照理论界的研究,南京只能容纳800万人口,否则生活的舒适感就会大大减弱。而2030年南京总人口又将达到1260万左右,从生态的需要考虑,南京也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谈文保:2000多处遗产分三等级 
  记者:“总规”提出,重点保护城南、明故宫、鼓楼—清凉山3片历史城区,为什么? 

  童本勤(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在老城内,历史遗产丰富,要是能整体保护当然更好。但城市已经发展到目前这个样子,新街口、鼓楼等已建起无数高楼。在保护明城墙、秦淮河、若干历史文化资源点、若干历史街区的风貌区之外,确定重点保护这3片历史城区,是比较务实的选择。 

  其中,城南是自元朝以来集中建设的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最能体现南京明清建筑、街巷风格和传统风俗;明故宫是以明代宫城为核心的明代皇家风貌片区;鼓楼—清凉山则拥有浓厚的民国建筑风情。3片历史城区特点各不相同,从不同方面彰显出南京的城市风格,且周围高楼较少,空间较疏朗,尚有保护的条件。 

  记者: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规”是怎么体现的? 

  童本勤:南京是六朝古都,又是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一直十分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对策。一是坚持建设新城、疏散老城的战略,将现代化建筑的重点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心在空间上错开;二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确定保护对象;三是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保护,从“死保”走向“活保”。 

  在修编“总规”之前,市规划与文物部门做过一项艰苦的“功课”,开展了为期3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为南京所有的历史遗产建了一个资源库,共有2000多处。这2000多处历史遗产怎么保?如果都“死保”,可以说不现实。本着务实的态度,通过专家论证、甄别、评分,修编组提出分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保护力度。 

  一是国家、省、市认定的文保单位,要严格保护,确保历史信息能够真实、完整地传承下去;二是非文保单位,但有一定保护价值的,采取登录保护的办法,就是采用相对柔性的多元化保护方法,如保护传统风貌和外观,内部可按现代功能需求进行改造和使用;三是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信息保护为主,即使建筑或遗址本身不在了,立个碑在那儿同样可以传递历史信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