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深圳2012年将建成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admin 2009-08-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市2009年物流工作会议精神,8月19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市2009年物流工作会议精神,8月19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深圳将以香港、新加坡等物流先进城市为标杆,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最优秀物流服务城市、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 

  ■强化物流集散功能 

  建设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 

  《规划》指出,应充分发挥深圳地处太平洋海上交通要道,珠江水系主要出海口,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通道优势,建成以海空双港为龙头、集疏运体系发达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 

  海港方面强化“外向带动战略”、“国际中转战略”、“区域合作战略”,继续巩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干线港地位,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建立紧密型两岸三地和亚太区域的港航合作关系;实施“拓展货源腹地战略”、“珠江战略”、“内贸战略”,实现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发展内贸运输。到2012年,将深圳港建设成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空港方面,加快拓展航线网络,鼓励机场收购重组,构筑泛深圳航空联盟,强化深圳机场中枢集散功能;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强力推进航空城建设;推进机场战略转型和体制改革,把深圳机场打造成为中国内地品质最优的大型门户机场;发展两岸直航业务,深化深港机场合作,与香港机场共同打造泛太平洋地区的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空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 

  ■打通四大物流通道 

  构建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 

  同时,优化完善物流空间布局,加快物流通道设施建设,加强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构筑联系国内外、贯通珠三角的“一带三轴”四大物流通道,打造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 

  “一带”是指以深圳至中山过江通道、机荷高速、深惠高速、深汕高速和厦深铁路及西部沿海铁路为主轴,以深圳中部物流组团、西部工业组团、东部大工业区为依托,贯通珠三角东西两翼,乃至粤东、粤西的横向物流通道。 

  “三轴”是指在深圳东部构建以盐田港区、莲塘口岸为起点,以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和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为依托,以东部过境高速、东部沿海高速、盐排—博深高速、龙盐快速和平盐铁路、京九铁路等为交通主动脉,辐射惠州、河源、粤东乃至江西等地的东部物流通道;在深圳中部构建以皇岗口岸、福田保税区为起点,以龙华物流园区、光明物流园、平湖物流园区和平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福龙快速、龙大高速、清平高速、梅观高速、莞深高速、丹平快速、广深铁路为交通主动脉,辐射东莞乃至粤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中部物流通道;在深圳西部构建以深圳湾口岸、前海湾保税港区、南山港区、大铲湾港区、深圳机场为起点,以前海湾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固戍物流园区、机场物流园区为依托,以西部通道、沿江高速、广深高速、南光高速和珠江水系为交通主动脉,辐射东莞、珠海、中山、江门乃至粤西和西南各省的西部国际物流通道。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最优秀物流服务城市 

  推动港口、机场等物流枢纽节点的功能升级,实现海港向综合运输中心和国际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代港口发展,空港从“量型”机场向“质型”机场转变、干线机场向航空枢纽机场转变、空港经济向临空经济转变、航空港向航空城转变,物流园区从传统的仓储区向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中心转变,提升枢纽节点的物流功能。 

  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供应链管理、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物流金融、订单管理等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实施物流总部带动战略,按照“内聚外联”的思路和策略,以“内聚”培育一批总部型企业,以“外联”引进一批总部型企业,加快发展物流总部经济,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构建一个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和较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商务运营能力的物流总部企业群。 

  ■促进产业协作融合 

  构筑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 

  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供应链不断向亚太新兴地区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实施供应链战略,促进产业协作融合,创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深圳拥有大海港、大空港和产业集群的优势,打造以深圳为集疏运核心平台,以珠三角、东亚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服务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亚太地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中心。 

  以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为目标,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物流外包,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协作联动,促进物流业向原料采购、生产管理、执行分销、分拨配送、逆向回收等环节和领域融合渗透,促进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全力加快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区域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辐射力的供应链管理企业,显著提升深圳供应链增值服务水平,全面降低区域产业群生产要素及产品流通成本,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发展数字物流体系 

  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以数字珠三角和数字深圳建设为契机,按照“大物流、大通关、大口岸、大平台”思路,以ITS技术为支撑,整合GIS、GPS、EDI、ERP等在政府端、企业端与客户端的广义物流应用。构筑以全市统一公共信息平台为主导,以园区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数字化物流系统;通过海商网、空运物流信息网等示范工程,重点推进电子口岸大通关平台、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撮合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大物流信息平台。 

  【发展目标】 

  深圳将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切入点,以香港、新加坡等物流先进城市为标杆,以推动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为定位,以服务珠三角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导向,以大物流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海港、空港快速发展为基础,创新物流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加快培育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把深圳建设成为 

  全国最优秀物流服务城市、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 

  至2012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四、国内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空港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0%;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低于13.5%,接近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平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