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森林长寿”建设成效明显 2012年将实现森林覆盖率41%

admin 2010-08-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重庆长寿区在生态建设上,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特色绿化工程,主张建设积极的补偿生态环境,并计划在2012年新造林25万亩,改造低效林15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41%、道路绿化率80%、水系绿化率80%以上,力争升级成为市级森林城市。截至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面积已提升至34%,“森林钢城”建设初具雏形。
  重庆长寿区在生态建设上,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特色绿化工程,主张建设积极的补偿生态环境,并计划在2012年新造林25万亩,改造低效林15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41%、道路绿化率80%、水系绿化率80%以上,力争升级成为市级森林城市。截至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面积已提升至34%,“森林钢城”建设初具雏形。 

  以“两山一带”育森林城市 用“五个二”工程护江山诗意 

  自2008年8月启动后,森林长寿工程以“两山一带”为核心,围绕“五个二”工程开展建设,将大面积连片城市景观绿地、功能性苗木屏障、农村经济林与长江两岸绿化有机结合,逐步达成长寿森林建设的生态补偿、绿化发展的目标。 

  “两山一带”是集生态隔离、环境保护、景观欣赏、市民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区与化工区工业园区的一道天然屏障,是全市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最生态的产业园区。 

  长寿区林业局副局长李仕国介绍,菩提山做为西南地区一片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地,过去因疏于绿化、基础建设,更建有监狱,几乎就是一个荒山,很少有市民驻足。近年来的两山一带建设中,政府邀请了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如今的菩提山森林公园玉兰、桂花交错,银杏、香樟林立,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使得菩提山不单成为了城区肺叶,为城区供氧,更吸引了城区大量市民前往观光消暑。 

  穿过被小叶榕和黄桷树覆盖、绿掩映浓的老城区,经过全市最后一座横跨长江的长寿长江大桥,重钢工业园区在新木的笼裹下呈现眼前。长寿林业局局长黄广荣介绍说,园区内外的绿化建设以“森林里面找工厂”为终极目标,一改化工业园区给人的污染印象,通过林木的美化、净化作用,积极开展“生态补偿”,使长寿区在得以于化工业制造发展的同时,力求不以危害自然、降低百姓健康生活水平为代价。 

  与此同时,沿桃花溪两岸,政府还开展了工业园区拓展与北部新区森林屏障工程,建立起全长约9公里、宽200—1200米的区域绿化带,主要栽种木荷、枫香等能吸附粉尘、吸收二氧化碳、中和酸性气体的功能性苗木。作为工业园区与城区之间的绿色屏障,这条绿化带为两大千亿级园区和重钢环保搬迁建设中减低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森林长寿的建设过程中,针对老城、新城的不同特点,当地政府决定实施差异化建设部署。在老城区绿化建设中,本着“见缝插树”原则,在不破坏现有绿化的情况下,提高老城区的绿化档次和质量。在桃花新城和森林钢城绿化中,采取建设与绿化同步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略,使得建设与绿化共同发展,新城能与绿色同生。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绿化的独特需求,区别性、建设性的选择植株,在保障成活率的同时实现价值最大化。高速公路沿线覆盖50—100米宽的速丰桉绿化带,成苗后作为树苗出售,收益持续贴补城市绿化项目。长寿湖消落带绿化通过自主研发,攻破了世界性难题,发现了水淹2米仍能存活超过80天的中山杉、池杉等树种,使得长寿湖畔不再因水位变化而土质裸露,真正做到四季长青。更为可喜的是,这一消落带绿化方案经长江沿线实验后,成功应用于沿江消落带绿化,为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维护做出贡献。 

  长江两岸织绿带 林业结构新改造 

  长寿境内三峡水库岸线长99.10千米,在长江两岸绿化建设中,当地政府同样因地制宜,采取了分层植被差异种植的方法,在美化江岸、保障农户利益的情况下,实现退耕还林最大化,提高了树种质量。 

  两岸175线至100米生态景观带内,选用抗氯、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较强的树种,苗木干径不低于5cm,合计新造林0.5万亩,改造0.7万亩,封育0.3万亩。两岸100米至第一层山脊生态防护林则以常绿、经济林为主,采用干径不低于3cm的苗木,合计新造林3.55万亩。同时,对0.8万亩低效林实行整体改造,对残次林、劣质林、低效纯林、衰退过熟林等采取树种更替、补植、抚育、嫁接、复壮等技术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 

  目前,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并通过林业局评审,计划在今年9月开工实施。 

  向成活率要绿化效果 向责任制寻长寿森林 

  过去的园林建设,往往在数量上下功夫,而苗木栽植后的维护工作则多有疏忽。建国后的几十年,全国累计种植的树木数量可覆盖十个中国,却最终没能真正绿化一个中国。因此,园林人常常感叹: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栽树不见树木、年年还栽老地方。 

  然而,伴随着森林重庆建设的开展,我市各区在绿化建设中摸索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告别了单一植入、从此不问的局面。 

  长寿区在森林化的过程中,强调“五年栽、五年管”的观念,既采用落实林业管护的模式,公开招聘,中标单位包栽、包管、包活、包成林,并以成活率给付工程款,又聘请了有造林资质的中介单位对承包造林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理,确保按照作业施工和每个造林环节的施工质量都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造林效果。苗木栽种给付40%,育活一年给付60%,两年80%,两年半100%的付款方法,结合造林新技术,使得苗木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平均达到了97%。 

  以菩提山森林公园为例,为了在酷暑干旱季节保障植株存活,建设方动用了1300人、64台水车、128个水泵对整座森林进行全面灌溉,并在秋季对旱死苗木及时进行补种。 

  正是就是这种“包栽包活”的管理制度,帮助长寿绿化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目标。 

  三项效益齐争取 生态利民又富民 

  生态利民、生态富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要点,只有让百姓从中真正获得利益,群众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化建设中。森林长寿的建设正是本着向绿化要效益的精神,将城市绿化的直接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有机结合。 

  在长江生态防护林的归属问题上,实行谁造林,谁拥有,谁投资、谁受益,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 

  造林土地落实方面,采取租地、先租后征、合作造林、造林还林相结合的模式,防护型林木存活养好后,就交给农民管护,农民从中可获取每亩250元的管理收益。 

  沿江土地适合栽种经济作物,为此,政府出资为农民种上龙眼等经济树木,并在养活养好的过程中,教授其种植技术,再把林地交还给农民,让农民通过片片经济林富裕起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