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田退湖进:洞庭湖盈缩拉锯战

admin 2012-08-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告诉记者,洞庭湖综合治理要求对湖区湿地进行严格保护,这就限制了一些县乡政府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影响地方政府对一些企业的引入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上马,同时湿地保护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会有一定影响。
    出乎多数人意料,地处洞庭湖口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南岳阳市,往年屡屡在长江洪水肆虐中“受伤”,今年竟扛住了。 

    2012年7、8月间,长江爆发二十年难遇之洪水,岳阳录得33.44米的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不足1米,低于1998年洪峰时的35.94米。而同一时期,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中游的湖北、江西,下游的浙江、江苏均全线告急。

    “今年的成功避洪,洞庭湖综合治理功不可没!”岳阳防汛办副主任林荡透露,由于历史上大规模围湖造田,洞庭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基本丧失。1998年后,湖南环洞庭湖区开始大力推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使得洞庭湖调蓄功能大为提升。

    以岳阳为例,自1998年开始,全市共分4期实施平退堤垸155个,退田还湖面积38万亩,扩大河道行洪能力12%,增加蓄洪量15亿m3。

    不过,隐患并未完全消除。

    湖田之争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9世纪末,洞庭湖进入全盛期,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岳阳水务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湖南省洞庭湖区15200平方公里中,湖泊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萎缩过半,仅为清末民初的43.8%。

    “相比泥沙淤积等自然原因,大围垦、无序挖沙等人类活动对洞庭湖面积的侵蚀更严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透露。

    资料显示,1949年来,洞庭湖周边共加修堤垸266个,其中670公顷以上94个,围湖造田及堵支并流等原因导致湖泊面积从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600多平方公里,造成调蓄洪水能力减少80亿立方米。

    大面积围垦在特定历史时期确实令湖区周边收益颇丰,建国后兴建的屈原农场、黄盖湖农场等国有农场和地方农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张问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长期的“与水争地”带来的负面效应亦开始显现。

    “与水争地”直接造成水的泛滥。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后,除1990、1992、1997年外,共发生6次较大与大型洪灾,平均3年有两次大水灾。

    据湖南省水利厅测算,洞庭湖区每围垦100平方公里,可导致岳阳城陵矶出口水位提高0.03米。1998年城陵矶最高水位为35.94米,其中围垦至少导致水位抬高0.5米。

    为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爆发“湖田之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围湖造田形成的堤垸大大阻碍了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建议退田还湖,但一些地方政府因地方利益以及对围湖造田的破坏性认识不足,并不认可退田还湖。

    湖田之争大背景下,大规模围垦事实上并未令湖区农民真正受惠。记者近日在洞庭湖区调查到,环洞庭湖周边的长江中游堤垸经济,多数是赤字经济。

    在岳阳市湘阴县青潭垸,曾经的湖区农民谭绍学依据回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围湖建垸造田,风调雨顺时,亩产1400斤稻谷,收入不过1000元左右,“由于垸内地势低,每个垸内都要修建水泵房排涝,维持一亩地一年电费成本是500多元,去掉种子肥料钱,收入少得可怜,碰上水灾的话,基本年年都亏本。”

    岳阳市相关统计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围湖造田建的堤垸中,除少部分栽种杨树等经济林的堤垸经济效益较好外,栽种纯水稻的堤垸95%难以保本,5%为微利状态。

    退田还湖“跃进”

    湖田之争在1998年出现风向倾斜,转机源于当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1998年的特大洪水,固然因气候异常、暴雨增加而起,但沿江湖泊的调蓄能力降低亦是主要祸因。资料显示,建国以来,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以上。

    洪水消退后,国务院下定决心,开始对全国大的通江湖泊推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湖田之争”的天平开始向“退田还湖”倾斜,洞庭湖的综合治理由此发轫。

    “退田还湖是核心和关键,平垸行洪是目的,移民建镇是配套措施。”岳阳防汛办副主任林荡如是解析政策的重心所在。

    自1998年至2004年间的近7年时间内,湖南省围绕环洞庭湖区,展开退田还湖等综合治理,而退田还湖的重点区域在岳阳、益阳、常德三市,尤以岳阳为重中之重。

    “退田还湖分为单退和双退两种。”林荡告诉记者,“单退”就是退人不退耕,垸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继续耕种,“双退”则是退人又退耕。

    岳阳市水务局资料显示,7年间,全市退田还湖工作涉及10个县、市、区,102个乡镇,155个堤垸,移民5.9万户、21.6万人;腾出面积38万亩。

    “更重要的是,退田还湖减少了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还大大节省了抗洪开支。”岳阳华容县移民局局长石炎林透露,退田还湖后,临洪大堤相应缩减,防汛抢险开支大为减少,仅华容一县,一年节省的抗洪开支即达600万元,而且再未出现洪灾导致人员死亡。

    “2004年退田还湖已经基本结束完成验收,之后的几年是效果巩固期。”湖南省水利厅人士透露,目前环洞庭湖区实行“单退”的堤垸,大部分是雇人管理,而针对周边可能存在的“围湖造田”反弹现象,环湖地区的各市都成立了水政执法大队,防止复垦现象出现。

    保护与发展“拉锯”

    记者在岳阳市洞庭湖区调查到,近年杨树种植在一些环湖堤垸越来越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杨树种植大规模蚕食洞庭湖面积,影响洞庭湖及周边河流的蓄洪行洪能力。

    在华容县的数个堤垸,记者看到,原本多在高位洲滩栽种的杨树,已经被栽种到了低位洲滩甚至水草滩涂,为了使杨树不被淹,栽种者采用机械挖沟抬垄的方式大面积的进行工程造林,一步步侵占洞庭湖的“地盘”。

    “杨树是经济林,造纸什么的都用得上,价值比较高,因此很多企业和有关系的个体户都承包洲滩种杨树,我们想管也管不了呀。”华容县临湖乡镇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无奈透露。

    除了种植杨树,环洞庭湖区大量存在的小造纸厂等污染企业,也在逐步蚕食洞庭湖水面。 

    内幕人士透露,在常德西洞庭、益阳沅江、岳阳城陵矶等环洞庭湖地带,中小造纸厂屡禁不绝。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环洞庭湖造纸企业的规模达到350万吨,是1998年时的数倍。

     这些造纸企业向洞庭湖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废渣,破坏洞庭湖生态的同时,还在入湖处冲积形成三角洲,影响洞庭湖的洪水调蓄能力。

    而部分地方政府为当地经济利益考虑,采取消极甚至是抵制的态度对待治理,洞庭湖综合治理正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反复“拉锯”。

    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告诉记者,洞庭湖综合治理要求对湖区湿地进行严格保护,这就限制了一些县乡政府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影响地方政府对一些企业的引入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上马,同时湿地保护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会有一定影响。

    “在治理和保护的过程中阻力重重。”张鸿透露,很多地方政府从地区利益出发,对洞庭湖保护并不热心,阳奉阴违的事件亦时有发生。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