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秦皇岛开发区欲建中国北方最大城市水体景观

admin 2013-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手抓经济发展,建设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一手抓环境治理,保护好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将绿色、低碳、环保作为开发区的发展方针,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一手抓经济发展,建设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一手抓环境治理,保护好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将绿色、低碳、环保作为开发区的发展方针,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臭水沟”变成生态样板
  
  开发区大毛义村是深河沿岸的村子之一。 以往,深河原有河道只有10米左右,植被遭到破坏,水量不断减少,冬旱夏涝。一到夏天,因为两岸杂草丛生,垃圾堆得遍地都是,蚊虫滋生,臭不可闻,村民们都不敢敞开门窗。“现在修完了可真是太好了!比城里好多大公园还漂亮,我们晚上吃完饭都爱过来逛逛。”村民王桂琴说。现在,站在蜿蜒的林荫道旁,小桥、流水、人家交相辉映,绿水、雕栏、亭廊点缀其间,还真有西湖泛舟的意境。

 

 秦皇岛开发区深河景观带一期工程 董旭摄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开发区深河一期环境治理工程。据了解,深河一期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绿地面积23.5万平方米,水体面积19万平方米,硬质景观4.6万平方米;河道挡墙砌筑4.5公里,河宽拓至50米,达到20年一遇的行洪能力。共栽种各类乔木、花灌木等130多万株,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培植城市湿地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基本形成,多种园路和景观节点将生态植被、河面、亭台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了一幅精美画卷。

  目前,开发区戴河生态园二期工程深河段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据开发区城市发展局工作人员介绍,戴河生态园将打造出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山水画廊,它的后期沿河景观带与汇入大海的戴河相连,全长达到17公里,整个工程预计于2018年竣工。届时,生态园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水体景观项目,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提供优良投资环境,为城市建设现代化、园林式、生态数据产业园提供有力保障,并对营造一流环境、集聚一流企业、吸引一流人才、打造秦皇岛“数谷”起到推动作用。
  
  百亿“三高”项目被拒门外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秦皇岛开发区出台了《项目联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集中评审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大、利税再多也拒之门外。据了解,开发区近几年共舍弃“三高”项目6个,总投资近百亿元。
  
  在项目规划选址阶段,环保部门提前介入,对项目的各项环保指标进行论证,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的项目,从源头上严控“三高”项目进入。
  
  近十年来,开发区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科学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在指导思想、产业方向、机制安排上,为绿色发展筑牢了制度框架。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支撑’战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为此,开发区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淘汰落后产能,筑牢生态红线,出台了《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节能奖励专项资金,提高企业节能积极性。
  
  开发区全力支持清洁生产项目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环保部门对山船重工、哈电重装、长城玻璃等能耗大户进行了电节能专项检测,准确掌握了企业电机、风机、循环泵等方面的用电状况,对症下药,引导企业优化能源利用。据了解,2012年,嘉隆玻璃、旭硝子、天威秦变等7家企业累计节能800多吨标煤。对规模小、层次低、能耗大的项目进行集中清理,腾出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了产业升级,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污染水平。近年来,开发区单位GDP能耗平均仅为全市指标的61%。2012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165.5吨、氨氮28.54吨、二氧化硫100.58吨,分别实现削减率2.2%、3.1%、2.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打造“园林式”城区
  
  打造“园林式”城区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2012年,开发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由2011年的42.08%提高到42.10%,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7.73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2.48平方米,造林绿化效果显著提升。

  开发区已成为白天是景点、夜晚是亮点、节日是看点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绿色新城区。
  
  近年来,开发区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长江道、黄河道、龙海道、天池路等数十条主干道,多座跨铁路立交桥通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并完成了黄河道、兴凯湖路等43条道路环境建设,钱塘江道、长江东道等11条道路环境改造,以良好的环境营造宜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赢得了全社会对环境建设的关注与支持,为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近年,开发区投资5259万元,建成由5座垃圾转运站、10座城区垃圾收集站和57个村镇垃圾收集点组成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城发部门采购12台机械化道路清扫车,对秦皇西大街、长江道、高速西出口等重点道路加大机械化清扫、冲洗频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以上。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全区87个村大力开展“四清四化”和“五改”活动,目前,重点村“四清”工作全部完成,净化工作初显成效,绿化、亮化、美化和改厕、改电、改水、改灶、改造住房等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继1999年开发区成为全省首家、全国开发区第三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之后,开发区目前已完成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5次换证审核工作,并将这一先进理念和体系引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全区经济发展路径,使绿色发展成为全员一致的行动,也将开发区未来发展牢牢焊接在了绿色生态的轨道之上。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