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上海新一轮城市更新 静安将建博物馆群

admin 2015-05-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目前,静安乃至上海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规划设计。静安提出了“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城市年轮,升级城市功能”的成片保护与发展理念,就是要将城市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相嫁接、相融合,从而促进城市的“有机生长”。这与在静安建设记忆和传承城市文脉的博物馆群的思路十分契合。


上海新一轮城市更新

  静安区因千年古寺静安寺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虽然面积只有7.62平方公里,但因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薮,使之浓缩了上海开埠以来中西文化冲突与嬗变后的精华,层次丰富,典雅精致。

  面对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建立城区博物馆的呼声,区委、区政府领导指出:静安寸土寸金,但是历史建筑众多,文化遗存丰厚,要像其它区县那样建一个区域性的大型博物馆不太现实,倒是更适合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

  目前,静安乃至上海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规划设计。静安提出了“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城市年轮,升级城市功能”的成片保护与发展理念,就是要将城市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相嫁接、相融合,从而促进城市的“有机生长”。这与在静安建设记忆和传承城市文脉的博物馆群的思路十分契合。

  静安区文化局局长张爱华指出,我们构建静安博物馆群,要结合城区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促进博物馆多功能建设,创造城市文化环境的“场所感”,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真正成为能够体现静安城区高雅时尚、开拓进取等性格特征的名片和市民的文化休闲场所。

  构想一:进一步发展博物馆事业,形成多行业、多类型的博物馆群落。

  静安区域内现有开放的、在建的、计划中的博物馆56家,范围涉及红色主题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等。对此,静安提出针对性的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思路。

  红色纪念馆:布展提升

  静安是上海红色文化大区,已开放的主题纪念馆就有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1920年毛泽东旧居、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等7处。近期,静安区文史馆将对上海毛泽东旧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将重新梳理相关史料与展陈文物,结合新思路、新文本、新展品,对展馆进行改版,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同时,拟结合东斯文里改造,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加以延伸,扩充中国工运史方面的内容,建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工运史博物馆,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文化原动力。在内容上与未来的“东斯文里文化群”形成互补,外观上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非遗博物馆:大力发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静安目前只有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一家,这与区域内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亨生西服、龙凤旗袍、美新点心、第一西伯利亚皮货等品类众多的非遗资源的情况不相匹配。对此,可以运用当今博物馆高科技与传统展陈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立档、保存和宣传、弘扬。同时,正在改建中的静安区文化馆还将专辟一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让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

  行业博物馆:百花齐放

  从全国范围来看,行业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方兴未艾,而静安的行业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不仅历史悠久,门类繁多,而且富有特色,许多传统行业中的老字号有着上百年甚至更悠久的历史,如:王家沙、立丰食品、绿杨邨、西区老大房、三阳盛、雷允上等等。这些老字号完全可以兴办起富有特色的行业博物馆,让市民在欣赏、品尝、购买特色产品的同时,还可以看到这些老字号产品的制作流程,甚至亲身体验其操作过程。这有望成为静安博物馆群中的一大亮点。

  还有上海保存最为完好的当铺类建筑——元利当铺旧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静安拟对该旧址进行修缮,建立典当博物馆,还原老典当行空间布局及交易场景,让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老上海典当行的运作方式,了解上海商业金融文化的流变。

  民间博物馆:政策扶持

  民间博物馆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条予以规范和支持,《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中就有“本市鼓励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其依法收藏的文物设立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的条文。这将极大地鼓舞静安区内具备合法条件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开设民间博物馆。对此,静安也将拿出实际措施来给予扶持。

  此外,从事收藏、书画、篆刻、雕塑等艺术创作及展示、交流的艺术馆、画廊等文化场所也将和其它博物馆一样,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更好地服务于民。

  社区、学校博物馆:进入“新常态”

  将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纳入静安“大文化服务圈”,由区文化局联手社区、学校,深度挖掘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推动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让学生和社区居民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实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升市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社会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构想二:赋予历史风貌街区现代功能,点、线、面联动,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场域。

  静安区虽小,但身处三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分别是南京西路、愚园路(静安区段)、衡山路-复兴路(静安区段),这些街区还拥有许多支马路,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分布面广量大。对它们的保护,不仅仅是保留老房子,更重要的是保护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功能升级,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场域,推动区域性的商旅文融合发展。

  陕西北路:走进老屋感受历史

  与南京西路相交的陕西北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静安区针对其保护和利用作了科学规划,保护性修缮了沿街历史建筑,综合整治了街景街貌,并精心设计绿化小品、艺术铜牌等,使整个街区居民的生活能维持一定的环境水平和质量,保持“平实、和谐、原汁原味原生态”。同时,引进龙凤旗袍、美心点心店等老字号,通过政府主导,逐步实现沿街商业形态的自我调整。原先十几家的内增高鞋店已逐渐为红酒坊、上海故事、“编织皇后”李黎明工作室、融明水晶工坊、源创创意园、酒吧、咖啡馆、西餐厅等所替代。政府有关部门还出资资助沿街商铺更换富有文化意蕴和艺术情调的店招,使其逐步向集文化、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老上海风情街发展。

  但是,陕西北路沿街的历史建筑大多还是大门紧闭的。区文史馆长杨继光告诉记者:目前,有居民正积极参与名街口述历史采访,我们也正与荣家老宅的使用方PRADA公司、宋家老宅的管理方宋庆龄基金会、何东旧居的管理方上海辞书出版社、崇德女中使用方七一中学等洽谈有条件地局部开放参观事宜。未来三至五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争取每年打开两扇门,让市民游客能走进“历史老屋”,触摸到老上海的生活细节,亲身感受文化的积淀。

  江宁路:剧院文化深度体验

  江宁路坐拥美琪大戏院和艺海剧院两大文化“阵地”,有着不可估量的资源优势。美琪大戏院正在改造,将以“现代戏剧谷核心剧院”的新面目与市民见面,大量的精品剧、原创剧、实验剧将在此常驻演出,还将引进在纽约、伦敦盛演不衰的浸入式戏剧,使这一区域成为都市年轻白领体验文化气息、感受文化氛围的新地标。此外,还将引入街头艺人表演,全方位带动江宁路文化街建设。

  愚园路:名人文化深度挖掘

  愚园路是老上海的高档住宅区,曾有不少名人寓居于此,屐痕处处。“十三五”期间静安将启动愚园路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组织人员发掘、研究相关史料,根据资源特色设立相应的保护点,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广泛传播其文化渊源。

  构想三:建立特色文化创意园区,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开放空间。

  对于上海现存种类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落张园、东斯文里,可以按照博物馆的性质定位和功能要求,加以规划。通过重新装修、内部有机更新,实现外部框架不变但内部元素突破的目标。也可在地块内开辟文化长廊或者相关文化休闲场所,甚或是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市民游客能够“一站式”地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餐点,甚至可以亲身体验静安传统石库门民居生活,实现文化创意带动区域“体验经济”的目标。

  对于今后博物馆群的日常运作,区文化局、文化馆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想法:整合区域内文化遗产资源,形成全面反映静安历史人文资源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博物馆群,政府补助,民间主办,有偿开放,有限开放。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