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第一部长城保护法规出台

admin 2002-07-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敲掉长城墙砖抓蝎子、把大片的夯土城墙制成砖瓦、游人的蹬踩令城墙一年年矮了下去……万里长城,这一令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奇迹,不仅长年经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蚀,也屡屡受着
  敲掉长城墙砖抓蝎子、把大片的夯土城墙制成砖瓦、游人的蹬踩令城墙一年年矮了下去……万里长城,这一令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奇迹,不仅长年经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蚀,也屡屡受着人为破坏的威胁。为保护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部专门为保护长城而度身定制的专项法规,目前已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近日,晨报记者专程赶赴北京,详细了解了长城受到的破坏,以及正在起草的长城保护法规的进展情况。

  曾经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长城学专家、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说,如果把历代修建的长城都算在一起,那么现在存在的长城其实只有当初长城建筑总量的30%左右。而年代离我们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1/3还可以看出是一道墙体。

  1999年,某地因修建公路的需要,居然将挡住去路的一段赵长城遗址全部拆除!对这一恶劣的破坏行为,有关部门不过处以8万元的罚款。董耀会说,这样的处罚根本无法对破坏行为形成约束,甚至会鼓励进一步的破坏行为。因为改道重新修建公路和毁掉长城然后赔偿8万元这两个选择,后者的成本显然更低。

  在徒步考察长城时,董耀会了解到,长城几乎成了一些当地居民物尽其用的“宝地”:放假的学生为了从长城城墙的砖缝里抓蝎子卖钱,不惜用铁棍敲掉城墙上的砖头;在土壤匮乏的西部,当地农民“就地取材”,在土夯长城上挖沙取土烧制砖瓦造房子……而且,不满足于看几个修复了的长城段景点的游人又开始攀爬一些本就年久失修的长城段,某些被频繁攀爬的城墙,十几年来已经矮下去了一米多……在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了八达岭长城修复前的一段残长城:入口处的烽火台旁,两侧城墙已经全部坍塌,砖块呈斜坡状散落下来。从茂盛的杂草和灌木的缝隙里一步步前进,不少砖块已经摇摇欲坠。记者视力所及的数千米以内,几乎难以找到一处完好无损的城墙。

  事实上,即使是这样一段游人相对稀少的残长城,也到处可见人为破坏的痕迹,入口处的砖块上留下了许多游人的“纪念”。而游人如织的八达岭长城,因被重新修复过且已向游客开放多年,每一块外围的砖头几乎都未能逃脱被刻字的命运。

  令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的的长城,为何如此屡禁不止地受到破坏?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最主要的是对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问题。长城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不能再生的、全社会的公益性财产,不是某个地方政府或开发商的经济项目。而现在许多旅游开发却根本违背了这一原则,人工化、商业化的痕迹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面目全非,也改变了其公益性财产的性质,是“错位开发”。至于其他方面的人为破坏,则都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渠道予以解决。经过两年多的调查论证,一部有关长城保护的专项法规终于于近日初露端倪。目前,这一法规正在由北京市文物局负责起草。

  北京市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孙玲透露,这次起草的法规将是第一部专门为长城保护度身定制的专项法规。它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长城建筑本体的保护,即禁止在长城上开发增建设施,禁止在附近挖沙取土、乱砍林木等;二是对长城周边的保护:在长城城墙外围线200米内,禁止新增建筑物;对于八达岭长城等旅游景点,保护的范围将会超过200米;对于十分偏僻的山里长城段,则禁止乱砍乱伐、禁止直接对长城建筑造成损害等。此外,对长城周围建筑,将要求与长城建筑本身相协调,不允许超高建筑出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