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明十三陵离“世遗”不远了

admin 2002-09-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了十三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不久前,本报记者也前往十三陵探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统一规格的、咖啡色广告牌;公路两侧的房屋建筑、包括十三陵特区的办公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了十三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不久前,本报记者也前往十三陵探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统一规格的、咖啡色广告牌;公路两侧的房屋建筑、包括十三陵特区的办公用房,全部粉刷成了灰色;原来到处可见的商业摊亭已没了踪影……
“目前,我们已花了很大力气,全部完成了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拆迁整治工作。”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人说。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明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于2002年2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定中心,并已获得通过。而根据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和专家的意见,对十三陵大规模拆迁整治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全部完成。
自从2001年向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提出申报之日起,十三陵就已经做好了大面积拆迁整治的准备。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成立了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机构,并制定了《明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拆迁整治方案》。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石牌坊至十三陵公路中心线两侧30米内所有建筑物、十三陵各陵寝周围50米民宅及建筑物的拆迁,两年共拆迁近8万平方米;公路两侧30米可视房屋建筑,按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的要求,统一粉刷为灰色,已完成20万平方米;公路两侧统一安装铁护围栏3万延长米,铁护围栏刷漆3.6万延长米;拆除违章不规范广告牌68块,将25块广告牌按国际标准、统一规格进行了改色;新修万娘坟至明思陵公路3340米;拆除已开放陵园景区内商业摊亭42处4000平方米;粉刷个体市场摊亭5000平方米;更换陵区内村名牌示和未开放陵寝中英文说明牌100余块;陵寝周围50米内的高、低压架空电线和有线电视及通信线路入地埋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定陵陵前广场地面改铺青砖及汉白玉石礓礤,定陵陵恩门安装了玻璃台阶,十三陵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外设摊位全部入店。
这些整治拆迁约需资金1.7亿元,除昌平政府投入4000万元,十三陵投入4000万元,并贷款5000万元及国家、市文物局每年支持一些资金外,十三陵的资金需求还有缺口。因此明十三陵呼吁,希望政府能多给些优惠政策,社会各界能筹资以更好地使十三陵展现出500年前的景象。据十三陵特区负责人介绍,2000年清东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明十三陵受到了很大刺激,就像“老子”看着“儿子”的成功而叹气一样,明十三陵作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感到再不申报不行了。但明十三陵也深深知道,自己的申报代价一定很大,申报之路会比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也长很多。
的确,明十三陵去年收入2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亿元,而另一个亿则是景区内的商业收入。其中42处陵区内的商业摊点每年的收入2000多万元,申报世遗,这些摊点全部被取消,也意味着2000多万元的收入由此没有了。难怪十三陵申报世遗时,国家文物局都持怀疑态度。因为十三陵很久以来一直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陵区内的许多地方保留了商业性建筑物,而十三陵周围部分民居所占范围过大,迁拆的力度实在太大。
然而,两年过去后,十三陵以崭新的面貌,证明自己离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不远了,8月底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到来,将再次证明这一点。而9月1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北京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将为十三陵文物保护,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