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杨保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空间》北京大学大师讲坛成功举办

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2023-04-10 来源: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原创
4月2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带来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讲坛2023年的首场演讲。

图片


4月2日下午,应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为师生带来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讲坛2023年的首场演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吴必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管理处处长陈广峰作为对谈嘉宾出席演讲。除现场的北大师生外,还有数千名听众通过线上平台聆听了本场讲座。讲座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主持。


图片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前,在俞孔坚教授的陪同下,杨保军先生参观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及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景观设计学》的办刊成果,对学院取得的成绩表达了认可与鼓励。


图片

图片

杨保军参观教学科研成果、《景观设计学》办刊成果


讲座伊始,俞孔坚教授向来宾与听众介绍,自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建院以来,大师讲坛系列讲座通过邀请生态、建筑、规划等多个领域的领袖人物为北大师生及社会各界广泛分享前沿思想与实践经验,已经成功举办了数十期。本次讲座中,中国城市规划领军者杨保军将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空间》为题,为大家系统阐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意义。俞教授还借本次讲座的机会,向为景观学院捐赠座椅、支持学院建设“景观新楼·坐的博物馆”的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表示感谢。当天讲座中,对谈嘉宾使用的便是此次捐赠的中式座椅。

杨保军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出发,指出城市更新行动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部署,并从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增进民生福祉等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杨保军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在当前既有存量又有增量的发展状况下应更加重视“五量”,即“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回顾以上八个方面,为城市更新行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杨保军还阐释了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与建设人民城市的思想。这些重要论述为城市更新行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基于这些内容,杨保军介绍了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认识,并分享了在进行基础研究与调查工作时的心得体会。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城市化重速度轻质量、重大风险隐患多、城市缺乏特色等多方面的问题,综合来看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与包容性存在不足,由此引出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杨保军通过对纽约高线公园、波士顿“大开挖”工程等国外城市更新优秀项目的介绍,说明当城市进入更新阶段时,城市发展方式应当由增量建设转化为存量提质增效、增量结构调整。当前,我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任务包括健全体系、优化布局、管控底线、提升品质、提高效能、转变方式。通过江西省永新县的街道改造实践项目的分析,杨保军系统介绍了如何通过挖掘传统营城智慧,重塑永新文化精神,让衰退古城再绽生机。

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工作进展部分,杨保军从已开展的工作和成效、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两方面进行讲述,着重分享了城市更新的典型经验做法。成都猛追湾、重庆戴家巷、南京小西湖等各地鲜活生动的城市更新案例,加深了听众对城市更新的内涵、外延以及成功经验的理解,引起听众对于城市更新多种途径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杨保军介绍了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工作设想。在城市更新的主要行动方面,涵盖了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整社区和活力街区建设、城市风貌提升、城市交通畅行等多方面的内容。他强调,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城市与自然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他以广州海珠区创意园微改造项目、西安传统商场改造升级项目为例,指出要以多种途径盘活闲置空间、以文化内容推动城市空间的价值跃升


图片

杨保军正在演讲


俞孔坚教授对杨保军才情满溢的演讲表示赞赏与感谢,并介绍了由北大景观校友创立的草图营造与古村之友团队在小微空间改造与全国古村落全面保护与活化等领域的相关实践活动。 

在点评与对谈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城市更新主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分享和交流,不同意见的碰撞启发了听众们对城市更新的深入思考。

尹稚教授率先发言,他指出,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关系到未来2-3亿人“进城”的问题,其成功的标志是具有活力的年轻人、流动人群回到城市中心,但目前城市更新项目尚缺乏中长期金融工具的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给设计院经营模式带来长期收益与成本的衡量与调整,对规划团队的知识范畴与专家团队的多元构成提出了挑战。


图片

尹稚教授发言


吕斌教授表示,应当建立城市更新绝不是大拆大建的“造房”运动的共识,当下应聚焦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他强调城市更新目标应更多回归城乡生活,关注环境生态、场所精神、公平性、文化价值识别等社会价值方面的深入思考。


图片

吕斌教授发言


吴必虎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引发的思考则指出,恋地主义的原真性解释了为何在地体验不会被消灭,物理隔离与社会隔离将通过空间共享与业态共享得到解决,柔性管理则能够提高社会自治与城市活力,居住旅游是环城市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图片

吴必虎教授发言


陈广峰处长从管理部门的角度介绍了北京市最近一年城市更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机制有效推动城市更新、引导社区共建从“要我更新”转变为“我要更新”等方面的思考。

最后,俞孔坚教授在总结中谈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发展演进,这意味着城市需要不断地更新变化,城市建设领域也将持续面临新的工作内容与难题,同时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他表示,杨保军先生的讲座不仅为景观学院的师生和规划领域的同仁带来了信心与勇气,更让我们认识到城市更新作为一项大课题,需要始终记住以人为本,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与教育进步。


图片

俞孔坚教授总结发言

图片

嘉宾合影


“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讲坛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讲坛邀请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工程师及生态、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学术领袖,开展高水平的系列讲座。举办十年来已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张锦秋、谢礼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Mike Goodchild、Michael Sorkin、Barry Bergdoll、巫鸿,美国工程院院士Gerald E. Galloway等50余位国内外学术领袖担任主讲嘉宾。2023年,大师讲坛还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撰稿 | 王可欣
编辑 | 朱亮亮、韩静怡、张謦文
摄影 | 马哲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