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一年60部规划:绘就南京城市新蓝图

admin 2002-11-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金秋经洽会,120亿元投资落户河西新城区。当时,河西新城区大片的土地上还是农田、村舍,问投资商“为什么会青睐这里”,一个共同的答案:“因为我们看到了新城区发展的前景。”
  金秋经洽会,120亿元投资落户河西新城区。当时,河西新城区大片的土地上还是农田、村舍,问投资商“为什么会青睐这里”,一个共同的答案:“因为我们看到了新城区发展的前景。”

是什么让投资者从一片空白中看到了美好的前景,产生了投资的浓厚兴趣?是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今年,一批国内外知名规划师来到南京,和本地的规划师们一道,为南京城妙笔勾勒了60多部发展规划。60多部!提起这个数字,市规划局局长何惠仪的语气里有一份掩饰不住的自豪。“要知道,这是我们多年以来编制的规划数量的总和!而且这还不包括一些零碎的小项目。”

“过去,我们规划部门在规划编制上投入的精力并不多,一年也就十来个项目。”何惠仪坦率承认,变化始于今年初。当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三区”和老城环境整治发展战略,并且明确提出“城市建设必须以规划为先导”。

新区,像一张白纸,等待着设计者描绘宏伟的建设蓝图;老城,像一件蒙尘的艺术品,等待着规划师们精心雕琢重放异彩。作为“先导”的规划,怎样才能适应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需要?根据城市建设的需求,规划部门排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编制计划:一年内高水平地完成34项规划任务。但与市委、市政府的决心相比,这个速度还是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河西新城区、仙林大学城、江北新市区……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使规划任务一再加码,不知不觉突破了60项。这些规划的编制,绝大部分围绕“一城三区”发展布局的调整展开,在新区的建设进程和老城环境整治中,规划的先导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说,以往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规划常常要进行调整,规划跟着建设走,权威性不够。而今年的建设完全围绕规划展开,比如老城环境整治,几条景观路的改造,全部都是先制订详细的规划,而不是想到哪干到哪;仙林大学城建设中,按照规划9所大学正在向大学城有序集中。

这一年里,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辛苦,“通宵加班是常事,因为任务实在太紧迫了。”市规划局规划编制处处长叶斌最近对我市今年在规划编制上的资金投入进行了统计:总共5700万元!其中,河西新城区规划编制投入达1400万元,仙林新市区达1000万元,老城环境整治近700万元。仅花在老城环境整治上的规划投入,就超过了往年全市规划编制经费的总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