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我国积极抢救湿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admin 2003-01-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华网武汉1月12日电(记者 戴劲松 李延丽) 近年来,红项鹭、大雁、白鹳等越来越多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东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上过冬,并已成为武汉市民们冬季欣赏的景致之一。
  新华网武汉1月12日电(记者 戴劲松 李延丽) 近年来,红项鹭、大雁、白鹳等越来越多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东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上过冬,并已成为武汉市民们冬季欣赏的景致之一。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说:“鸟儿们的选择,表明一度污染严重的东湖开始恢复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政府推行多年的抢救性治理工作开始见成效了。”

  按照新近颁布实施的《湖泊审批听证制度》,武汉市今后将对所有填湖占湖的非公益行为一律“叫停”。有关专家称,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建构立法抢救湿地资源管理体系又一有力措施。

  据悉,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50年前在中心城区共有湖泊127个,眼下仅剩下27个,而东湖最负盛名。

  包括湖泊在内的湿地资源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被称为“地球之肾”。中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但近几十年来,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威胁。曹文宣院士说:“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设立此间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制定保护对策的同时,正致力于让湿地发挥其调节生态功能。目前,专家们已经在“利用湿地治理污水”课题研究取得突破,这项技术成果与一般的污水处理厂相比,不仅投入仅有原有规模的1/3,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污水中含有的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内分泌干扰物。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湿地保护领域的合作正式展开,“长江中游退田还湖与可持续性发展”、“湿地保护与抗灾救灾”、“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等研究项目也将先后启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首席代表郝克明先生介绍说,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21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目,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

  根据这家国际环保组织协助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到2010年,我国将初步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天然湿地萎缩的趋势,而到2020年将逐步恢复已退化或丧失的湿地,以确实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