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两院院士吴良镛:城市现代化须破“诸侯规划”

admin 2003-01-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将成为世界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将成为世界城市化的重要推进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意义早已超出国界的范围。

全球进入城市世纪,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怎么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三次江苏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教授吴良镛发表了“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主题演讲,认为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规划。

珠三角城市群必须共同面对世界经济冲击

吴良镛认为,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推动着城市化,全球将共享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类知识,在商品、服务及其他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中为全人类提供福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也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1%,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

他说,中国地域差异明显。中国城市分为绿洲城镇、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大江、大河入海的三角洲地区特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所增长,共同形成了城市化的地区结构。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进一步繁荣,得到长足发展,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吴良镛说,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广州—珠海两翼总人口约3000多万,加上香港(670万人)则接近4000万人。近年来,城镇密集连绵,已成连片之势;珠江东岸广深(香港)城市带、西岸广珠(澳门)城市带,构造了一个“人”字型的发展构架;广州市正处于珠江三角洲两条发展主轴的交汇点,在“人”字的焦点上,同时还是7条拓展轴的辐射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必须共同面对来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的冲击,应对国家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城市之间应当优势互补,以保持经济优势与发展潜力,构造开放的区域合作的“组合城市”。

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吴良镛指出,这些特大城市地区功能和结构还很不完善,但已经显现出一些共同特点或趋势;一是处于门户位置,二是具有枢纽功能,三是密集的网络结构,四是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五是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它们都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这样对中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开展国际合作,都具有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作用。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全世界总人口中将近20%的份额为中国所占据,但是中国人均资源与人均财富在世界上远小于其他一些资源总量和财富总量并不居前列的国家,而人均指标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更加有效,也是经济增长更加直接的目的。因此总量规模与人均数量低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吴良镛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面临严峻的现实与世界潮流的挑战,加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是信息时代交流交汇的网络节点;是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是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操作关键。必须研究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特殊性,探索各自的规律。

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必须打破“诸侯规划”

吴良镛提出,要突破普遍存在的“诸侯规划”。过去,人们对城市地区理论并不理解,习惯于局限于地方,自给自足地解决问题,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局限,从本质上讲,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诸侯经济”的反映。尽管从经济角度看,国内各地区之间并没有关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各个地区之间本不存在贸易障碍,但是事实上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无形中会形成一些贸易的壁垒、生产的壁垒,从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重要的体制上的障碍,结果导致盲目竞争等种种问题。因此,要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就必须打破狭隘的行政地域观念,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反映在规划上,就是要打破“诸侯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涉及面很广,需要多种学科共同研究,融合起来,整体处理问题,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政绩,不尊重科学。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努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资料

1993年,联合国东京会议称“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2000年,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有325个,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北京、东京、墨西哥城等20个。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358个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和27个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目前,世界上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从1995年的24亿猛增至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1%。

在未来25年里,拉美、加勒比海地区、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翻一番。中国城市化率也将从1999年的30.9%增长到2025年的55%左右,城市人口从1999年的3.89亿增加到2025年的8.3亿~8.7亿,翻一番以上。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