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都市营造”给城市一个艺术空间

admin 2003-01-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个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展成为代表上海形象的文化品牌,乃至文化热点,国内的当代艺术家们恐怕很少有此奢望。然而1月20日,当2002上海双年展顺利落幕时,不惟举办者有了这样的自
一个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展成为代表上海形象的文化品牌,乃至文化热点,国内的当代艺术家们恐怕很少有此奢望。然而1月20日,当2002上海双年展顺利落幕时,不惟举办者有了这样的自信,更有不少媒体称之为“亚太地区当代艺术活动的热点”。

“都市营造”———贴近现实的主题带来展览的轰动

这个题为“都市营造”的双年展,是上海双年展举办4届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海内外数十所大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专程参观,数十家国外媒体和近百家国内媒体进行报道,观众逾9万人次。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人们的目光再度聚集到了全球化时代中的上海、乃至国内诸多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上来———将都市建筑艺术列为一次美术大展的主题,在国内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上海双年展已经举办了3届。第一届的主题是“开放的空间”,第二届是“融合与拓展”,第三届为“海上·上海”。这一比照国际惯例操办,强调“国际性”、“当代性”的艺术展,已产生较大影响。但展览形象变得如此活跃、与所处城市及大众形成真正的“互动”效果,却是第一次。

这次双年展的轰动,直接与其主题有关。何谓“都市营造”?根据主策展人的解释,“营造”一词出现于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等同于“建筑”;而“都市营造”却远远超越建筑本身,而指向更为广大的以艺术眼光观照当代城市形象的主题。

同济大学教授伍江说,以“都市营造”作为主题,切入上海这座迅速发展的城市的现实,让艺术家、学者、观众和所有关心上海发展的人乐于融入其中,在平等、宽松的空间里探讨交流。中央美院副院长范迪安说,“都市营造”这个主题在中国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针对性。

关注城市和建筑———跟随艺术家与建筑师的目光

一家艺术专业刊物主编认为,上海双年展主办者的目光正渐渐从纯粹的艺术领域转移到和人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更强调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以及身处迅速发展变迁中所特有的都市文化身份。

这趋势从“海上·上海”双年展就已有所显露。在诸多作品中,黄永砯以黄沙塑造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现浦东开发银行)的装置作品《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借用了上海市民熟悉的建筑形象,运用双关语的方式表达对后殖民文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某种忧虑和思考。

“都市营造”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类作品主题的放大与深化。参展作品以不同视觉样式,体现着当代艺术和建筑“营的理想”和“造的智慧”,展现着对今日都市人文空间的了解和思考。日本艺术家川俣正的作品是用竹子在上海美术馆外搭起脚手架,让这一建筑呈现出“正在建造中”的形象。洛斯·卡平特罗斯小组将古巴的一些著名建筑制成10顶可以随处搭设的帐篷,探究生活在都市空间里的经验。韩国郑然斗的《长青塔》则拍摄了34户生活在总体相似、细节相异的城市公寓房间里的家庭肖像,饶有趣味地展示着都市生活里个体与类群的某种关系状态。

相对而言,国内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获得“亚欧基金会奖金”的年轻艺术家杨福东的录像作品《天上,天上———茉莉,茉莉》,更像是带着强烈个人色彩和抒情性的纪录片,表现的是年轻的都市人的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杨振忠的录像作品《我吹!》,把真实的城市风景变成了一个时尚女孩可以凭主观意志随意“吹”动的游戏道具,轻松幽默又让人在惊奇之外产生联想。旅美艺术家徐冰的装置作品《会飞的字》,利用汉字的象形意味和字体抽象演变的过程,用“鸟”字创造了一个从拥挤窒息而规范呆板的都市空间里出逃的梦幻般的抒情过程。而与他们同处一室的建筑师们,所展示的更多是对于建筑形式本身的深切关注。清华大学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三人组成的“乡土建筑”小组,展示了数十年间踏访中国各地乡土建筑得来的数百张照片;因为一部爱情小说而进入大众视野的各国各地“廊桥”,被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剥去”表皮装饰,展现出在所谓文化差异后面的某种共通性和自然之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寻桃花源记》,通过宽带网时空联线方式,把展览现场与西递村同步沟通,以表现都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重绘时代精神———根植当代社会,当代艺术才有生命力

在国内大众眼里,迄今为止,许多当代艺术作品不仅让人一头雾水,有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的倾向,更因一些行为艺术或装置作品的出格,使人对其艺术品格多生质疑与排斥。但这一次的上海双年展,这样的怀疑或反感很少出现。记者采访时发现,还是有观众面对一些作品说“不懂”,但他们同时却认为“新鲜、有趣”或者“很美”。不少录像作品需要看五六分钟,多数观众都耐心地观看,甚至不止一遍。

这是值得当代艺术家们反思的。当代艺术的许多样式,是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而起的新品种,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著名艺展中,已成主流性作品。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落差,如何使更多中国观众走近它,如何把艺术推向大众,让艺术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在“为艺术而艺术”旗号下,当代艺术一直走得有些头重脚轻,不断有人呼吁艺术家们关注和反映现实生活,让作品变得更踏实厚重。2002上海双年展,恰好提供了一个当代艺术与现实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什么是都市?什么是都市化?一次美展变成了激发起人们思考与讨论的现实话题,无论如何,都是它的成功。

而对于像上海这样一座城市,当代艺术不是仅供赏玩消遣的古诗旧画、风花雪月,而是直面城市文明的新刺激,反映在新世纪背景下新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为城市开启一块想象的空间。对于城市的文化地平线和文化格局的建设,对市民审美素质、艺术素养的提高,这样的艺术创作和展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