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大城市:构想到现实的足音——绍兴城市建设发展纪略

admin 2003-05-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center][img]/upload/news/20035131329207.jpg[/img][/center]  1998年至2002年,对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五年对绍兴今后的发展,意义却非
[center][img]http://www.landscape.cn/upload/news/20035131329207.jpg[/img][/center]   1998年至2002年,对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五年对绍兴今后的发展,意义却非同一般。      在这五年里,“小绍兴”的观念被彻底打破,大城市的框架日渐清晰,绍兴要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相辉映,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这五年,城市建设和管理走上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新的城市理念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      在这五年,城市环境大大改善,人们喝的水清了、住的房大了、城市的设施更加完善、周边的环境变得更美,绍兴人对自己的家园更添了一分自豪和热爱。      绘就大城市的宏伟蓝图      绍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狭小的城区限制了城市的规模,与它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反过来又束缚了古城进一步发展的手脚。绍兴城区面积只有8.3平方公里,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兴建了绍兴经济开发区,但城区面积依然没有超过20平方公里。这一状况使得绍兴城市辐射能力偏弱、基础设施共享度较低,也使城市总是脱不掉“小绍兴”的帽子,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阻。      这个困扰绍兴多年的难题终于在这五年开始得到破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延续历史、传承文脉和改革开放、发展创新中大胆提出了构筑大城市框架、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战略构想。2000年,袍江工业区启动,行政区划调整,解开了大城市发展的结。第二年,《绍兴城市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三大组团、绿色空间”的构想大大拓展了绍兴中心城市的版图。2002年,《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又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大组团、绿色空间”描绘出绍兴未来大城市的宏伟蓝图。这一年,城市“绿心”——镜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绍兴大城市构想的提出,意义非同寻常,绍兴将由此实现由局促小城向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的跨越,实现由“山会时代”向“鉴湖时代”和“杭州湾时代”跨越,实现城市结构由单厢主城式封闭型结构向多核组团式开放型结构跨越,由单一组团综合功能向组团功能合理分工跨越,由单组团配套向多组团、高起点、全方位接轨跨越。      绍兴大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纲要的提出,让积聚了多年的能量在绍兴大地上尽情释放,分区规划、名城保护规划等等由此衍生的相关规划,统领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周边,数千年的乡野村陌变成一个个新区,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乡镇掀起新一轮撤并高潮,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五年中,市区面积由101平方公里增加到344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由30余万人扩大到60多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比例达到21%,全市城市化水平由32%提高到42.6%。      铸造大城市的精魄灵魂      1998年,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一年变个样、三年变新样、五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目标成为全市城市建设者努力的方向。当年下半年,总投资5亿元、总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的城市广场开始建造,拉开了市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帷幕。      第二年,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将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向高潮。在此后的两年中,绍兴有563家单位,21万人次捐出2.2亿元,用于环城河整治,充分体现了绍兴人民建设自己家园的高涨热情和迫切愿望。全长12公里的环城河除去了40万立方米的淤泥,拆去了64万平方米的旧房,配上了54万平方米的绿地,在河边建设了充满古越风情的迎恩门、都泗门、西园、稽山门……环城河从一条坎塌、河淤、垃圾漂浮的黑河,变成了花丛柳影,鱼虾潜行,尽展江南风情的“新”河,成为绍兴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15条内河整治、火车站广场、小舜江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系统建设、“三路”建设,街景改造、门户地段拓宽改造、南环线建设、历史街区保护、古运河整治、大环河等等一大批工程的建成和开工,使千年古城旧貌换新颜,展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五年中,市区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5.8亿元,是前五年的2.2倍,新增城市绿地300多万平方米,拆迁破旧房屋350万平方米,增加城市道路284万平方米。绍兴古城面貌由此脱胎换骨。      就在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的时候,2000年,袍江工业区也在城北建桥铺路。短短两年时间,工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总投入超过18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已覆盖了袍江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个新的城市街区在古城的北面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成为绍兴的新市民。      2002年下半年,绍兴的“绿肺”——镜湖新区的建设开始启动,新区的“主题特色园林”和市区亮化工程已获得捐款4000多万元,万亩绿化基地建设正在加速,已可见到水杉林、香樟林等林地的大批绿树在风中摇曳,林地种植面积已超5000亩。      古城内外,天蓝水绿,万象更新。      五年中,绍兴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      树立大城市的经营理念      五年前,当说到大城市,多数绍兴人脑中浮现的只是宽敞的街道、林立的大厦等等,而现在绍兴人口中的大城市,已经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众多人口聚居区,又是一个经济体;既能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大城市建设将是绍兴经济起飞的一个全新起点,如接轨大上海带来的商业旅游业繁荣、随着城市区域的拓展带来的无数个潜在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可以说,绍兴人对建设大城市作用的认识在五年之后已经有了新的提高。      这五年,绍兴城市建设的传统理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的作用和布局,开始思考城市建设如何才能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开始探索如何把城市当作资源来经营、来运作、来管理,使绍兴在诸多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接轨上海中壮大自己,走向全国,挺进世界。      在经营城市的实践中,绍兴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它的标志是从1999年开始的土地出让“四统一、一集中”政策的出台。      所谓“四统一、一集中”政策,就是对城市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土地招投标出让、统一监督,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这个政策的出台,使人们跳出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框架,激活了房地产一级市场,而土地这一资产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配置时,它的价值认定也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下实现了最大化。五年来,仅市建设局就推出拍卖土地35万平方米,回笼资金9.5亿元,城市建设资金这一让历届政府颇为头痛的“瓶颈”难题,就这样被市场的力量有效化解了。      从此以后,“城市”被大胆地放置到了市场的平台上,在市场上寻找全新的动力支撑,城市经营行为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市经营”也就成为五年来最深入人心的词汇之一。      城市绿化、环卫设施在市场上找到了“婆家”,城市广场二期工程1.8万平方米的地下商场,广场周边的广告、建筑物也以市场化手段承租出去,使广场管理进入了良性轨道。市区城河边的土地也因“经营城市”理念的贯彻而得到大幅升值,从未改造前的每亩30多万元,上升到了最高130万元,河边上的茶楼酒肆也因其价值倍增受到了经营者的追捧。      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产业,如建筑材料、工程设计、文化旅游等也迅猛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对城市价值的更深层次认识,是在去年,它的标志是当年获得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      这份纲要将绍兴大城市从“三大组团、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拓展到“四大组团、绿色空间”,将城市最北端的滨江组团拉入了未来绍兴大城市的范围,城市北延已成定局。这意味着绍兴大城市作为一个裹挟着各种经济要素的载体,将不再局限于山会平原、鉴湖时代,而将目标直指杭州湾,直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与长三角联系密切的国际市场。这也意味着城市经营从单纯的基础设施经营、城市管理经营走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经营城市理念的确立,使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城河边、历史街区中,由于民房的增值,不少居民开起了店,做起房东。通过拍卖获得土地开发权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在建筑设计、环境营造、功能完善上下功夫,绍兴老百姓的住宅档次大大提高。《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的确定,河口大闸、跨江大桥建设步伐的加快,使袍江、镜湖新区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截至今年2月,袍江工业区已累计签约落户工业项目130多只,协议投资额125亿元人民币。      谋划大城市的汗水与心血,建设大城市的隆隆机声,送走了五年的日日夜夜,经历了城市建设改革阵痛和欢欣的绍兴正收获着财富、收获着希望,也将在下一个五年中再次用汗水与心血收获未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